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美兰 《水道港口》2009,30(1):37-41
以实测水文、泥沙及地形资料为依据,针对该河段河床宽浅、洲滩及支汊众多,河床覆盖层较厚,河床可动性较大,拟建桥址河段均存在航槽摆动等特点,利用河床演变分析及物理模型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富绥松花江公路大桥3个桥址河段河床演变规律及通航条件,提出满足通航要求的推荐桥址,为富绥松花江公路大桥桥址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长江下游江心洲—乌江长河段河床演变宏观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现场调研和多年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长江下游典型长河段江心洲—乌江河段水流和泥沙特征、河床演变宏观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洲滩演变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归纳。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下游江心洲—乌江长河段的河床演变是江心洲河段主流摆动的联动效应,各水道河床演变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而该河段进口主流的摆动是引起河段内几个水道河床演变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黄河“兰州段”骚狐子浅滩航道整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依据黄河“兰州段”水文、泥沙、地形等实测资料,通过河床演变分析、物理模型试验等,揭示了该河段骚狐子浅滩的河床演变规律及成滩原因.在得出该河段航道整治所需的各特征值基础上,确定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整治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4.
韩飞 《水运工程》2017,(3):100-105
为给长江中游周天河段航道整治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撑,对该河段开展了河床演变及碍航特性研究。基于已有研究成果,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研究河段近期演变规律、航道存在的问题及碍航特性,并对河床演变和航道条件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合该段航道整治目标,提出航道治理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5.
闽江水口至淮安段航道整治工程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口~淮安段实测资料和动床模型试验成果的分析,探讨该河段河床演变特征,提出该河段整治原则和合理的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6.
长江下游芜裕河段是长江芜湖至南京河段的起点河段,其航道演变对下游江心洲河段通航条件影响很大。掌握芜裕河段河床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是制定和实施芜湖至南京河段航道整体航道治理方案及步骤的重要依据。利用现场调研及多年实测资料,结合理论分析,揭示了芜裕河段近期河床演变的基本特征,并运用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等手段,对芜裕河段的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成果表明:芜裕河段多分汊河型仍将维持,河段内洲滩将以冲刷为主,不利于本河段航道条件的维持,也不利于下游江心洲河段航道条件的稳定。成果可为该河段的全面系统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赣江流域规划,在赣江下游三湖镇河段规划兴建新干航电枢纽,枢纽建成后坝下游的河床冲淤及水位变化需要进行预测研究。建立了坝址至南昌118 km长河段的一维水沙数学模型,计算了拟建新干枢纽坝下河道河床下切与水位下降情况。结果表明:在现状河道条件下,经过6~7个水文年河床调整后,枢纽下游河段河床冲淤接近平衡;经过10个水文年作用后,新干枢纽坝址下游附近河段河床最大冲刷深度为1.76 m,坝址下游附近水位最大下降值为1.56 m。分析了河床调整后坝址至南昌河段航道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工程河段水文、泥沙、河床演变及水域条件的分析,建立了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工程实施后,工程河段水流条件变化较小,对工程河段的河床演变、通航安全等的影响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9.
龙门水道是长江上游的重点碍航河段。本文利用历年实测资料,分析了该河段的河床演变及通航条件变化,分析结果表明,该河段航道尺度仅能满足最小维护尺度,且水流条件较复杂,对船舶航行有一定影响,应对龙门水道加强航道维护。  相似文献   

10.
邓一平  刘健 《中国水运》2010,(3):121-122
通过对工程河段水文、泥沙、河床演变及水域条件的分析,建立了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工程实施后,工程河段水流条件变化较小,对工程河段的河床演变、行洪和其他涉河工程等的影响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1.
依托中科炼化离岸式码头工程,通过波浪物理模型试验,对码头桩基墩台底面压强和上托力进行研究。首先,在不同墩台底面相对超高条件下,分析了墩台底面波浪压强作用过程以及分布,对作用的两种压强类型(冲击压强和缓变压强)进行探讨,给出了墩台底面同步平均相对压强与墩台底面相对超高的变化关系。然后,在不同墩台底面相对超高条件下,分析了墩台上托力变化过程,并将最大相对上托力与最大相对同步压强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将上托力试验结果与几种典型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相关研究提供了深水离岸式码头的桩基墩台上托力计算依据,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2.
半滑行船的航行姿态对船体阻力影响较大。为研究扰流板对半滑行船的降阻作用,首先在3种典型载况下,确定了船模未加扰流板的阻力、纵倾及升沉;然后在这3种载况下,于船模艉部添加扰流板,与静水未添加扰流板时船模的阻力和航态作比较,且不同航速时扰流板的设置不同。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扰流板高度可以减小半滑行船的纵倾角和阻力;扰流板的降阻效果与船模的压载有关,其中满载情况下的降阻效果最为明显,最大可达6%。  相似文献   

13.
罗扬 《船舶》2010,21(4):28-33
针对集装箱船航行过程中集装箱的运输安全,探讨了集装箱系固的计算方法。以德国劳氏规范和中国CCS规范为依据,分析了集装箱的受力及力的传递与分配,重点阐述了集装箱堆重计算的原理。并以堆重计算为基础,介绍了捆扎计算的基本方法。希望对集装箱船的结构设计以及舾装设计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跨海桥梁基础波浪(流)力计算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勇  雷丽萍  杨进先 《水道港口》2012,33(2):101-105
在收集国内外海洋桩柱结构物波浪(流)力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桩柱波浪力计算的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已建多座跨海大桥工程实践,通过桥梁基础波浪(流)力模型试验结果与采用现行规范方法所得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对跨海桥梁基础波浪力特点、小尺度桩基波浪力计算、大尺度沉井(承台、桥墩)波浪力计算、横向波浪(流)力计算及波流共同作用下的波浪(流)力计算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目前桥梁基础波浪(流)力计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与方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跨海桥梁基础波浪(流)力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思路、研究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不规则波作用下码头结构对波浪上托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型试验,对开缝板、开孔板、桩帽及靠船构件、桩基等不同码头结构的面板上波浪上托力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规则波作用下面板开缝结构对波浪上托力有一定影响,开缝比较大时能相应地减小波浪力;桩帽及靠船构件的存在使得超高比较大,波浪难以冲击到面板上时,波浪上托力仍然能保持相当大的值;而面板上开孔结构、码头桩基对波浪上托力没有明确的影响。据此结果,对工程设计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港池开挖前后波高分布变化及对护岸工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港池开挖对护岸前设计波浪要素影响很小,对扭王字护面块体稳定、防浪胸墙稳定、越浪量和堤后冲刷影响也较小,对护底块石稳定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引起护岸破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提出改进的关于软件产品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分析了关于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增长原模型的特性,指出了原模型的假设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方面;在充分考虑补丁对销售后的软件产品的作用下,将Littlewood对软件模型的思想-即在测试初期出现的错误对软件失效的影响大于后期出现的错误对软件失效率的影响-引入到原模型,并提出了改进的关于软件产品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针对所提出的模型,利用测量的数据进行了实际仿真.  相似文献   

18.
电子调速器可靠性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调速器作为柴油机电控系统的核心,要求其具有高可靠性指标.文章介绍了提高电子调速器可靠性的措施,重点阐述了基于CAN总线的双机热备份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并以某型数字式电子调速器为对象,对冗余前后进行了可靠性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9.
工业企业生态系统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琼  齐振宏 《中国水运》2006,6(9):212-213
随着工业生态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重视工业企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各国学者都在不同领域取得了研究进展。本文从工业企业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着手,综述了目前国外和国内学者对工业生态系统概念的界定,以及他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鸭绿江西水道治理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鸭绿江口的自然条件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阐述了西水道治理工程的基本原则。并根据物理模试验结果 ,分析了西水道治理工程的各种可行方案及其对泄洪和港口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