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264例隧道施工工人工伤事故分析表明发生工伤事故率:(1)年龄以36~45岁组高(3.17%),(2)工种以隧道工高(3.76%),(3)工龄以20~29年组高(2.87%),(4)参加工作时间以1964~1974年的高(3.61%)并且各年龄组、工龄组、工种、不同参加工作年代的工伤事故率都有高度显著性差别(P<0.001)。工伤事故类别以建筑行业四大惯性事故(物体打击、车辆伤害、高处坠落、坍塌)为主,占工伤事故总数的77.65%。工伤事故多发于6月份,并且与人体生物节律三条曲线的周期性变化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济南铁路局职业危害状况及演变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济南铁路局1984年~1995年177名职业病发病报告资料整理分析,结果显示,12年中共诊断职业病7类16种,发病率为0.23%,表现为1989年前呈逐年下降趋势,1989年后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发病年龄及工龄分别为38.6和12.3,职业危害以尘肺和职业中毒为主,工种以装卸工、凿岩工、电焊工为前三位。  相似文献   

3.
108例晚发性尘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680例粉尘作业工人脱尘3年后的尘肺发病情况进行研究,检出晚发性尘肺108例,检出率为6.42%。研究表明,所研究的人群具有下列特点:(1)晚发性尘肺的发病率随接尘工龄的增加而增加;(2)晚发性尘肺多发工种以金属矿工和隧道工为主;(3)不同工种的晚发性尘肺的X线影象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对铁路工业系统5年半中发生570例工伤事故进行安全心理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的因素导致事故占88.4%,其中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异常、不遵守操作规程、认识过程的心理原因以及个性心理等心理原因,占人的因素的81.8%。因此,工伤事故绝大部分来自于不安全心理引起的不安全行为,只有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心理,才能减少发生事故的不安全行为,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这是国内外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作者调查了在赫尔松地区林场沙质土壤工作的拖拉机司机82名。年龄:35~40岁的占41.4%,40~53岁的占58.696。工龄:10年以下的占34.1%,10~20年的占47.6%,20年以上的占18.3%。其职业特点为:在履带式拖拉机上工作的占52.4%,在  相似文献   

6.
对铁路工业系统5年半中发生570例工伤事故进行安全心理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的因素导致事故占88.4%,其中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异常;不遵守操作规程、认识过程的心理原因以及个性心理等心理原因,占人的因素的81.85。因此,工伤事故绝大部分来自于不安全心理引不安全行为,只有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有效地摈 的不安全心理,才能减少发生事故的不安全行为,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这是国内外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车务系统职工伤亡事故具有发生频率高、后果严重的特点。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车务系统职工伤亡事故发生的时间、工种、事故类别、原因和地点进行分析,从中找出职工伤亡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针对事故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劳动安全管理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摸清和了解外伤的发生规律,进一步制订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劳动力,降低伤病率,现将我厂1981~1983年的外伤发生的情况,调查分析如下。一、一般情况 1981~1983年3年中外伤发生共计158名,分别为82、43、33人。机械性外伤,占96.2%,其他外伤仅占3.8%。男性139人,女性19人。年龄18~59岁,工龄最长是30年以上,最短在1年以下。  相似文献   

9.
应用灰色系统模型GM(1.1),对路外伤亡事故这一铁路运输业特有的交通事故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际值很接近;同时随访并预测次年所发生的路外伤亡事故、伤亡人数,预测值与随访实际值相比较,其精确度分别达到95.37%、94.25%;由于此模型所需样本量少,无需典型的概率分布,计算简便和预测效果较好等优点,故今后可作为研究路外伤亡事故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高铁行车安全关键工种作业过程中,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行为,在改进传统通用失误模型系统(GEMS)的基础上,选择动车组司机和动车组机械师2个典型工种,收集这2个工种经常发生的违章违纪事故资料,将事故原因从人的角度进行分层次分析研究。研究结果为高铁管理者加强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为高铁运行作业一线职工提供主动安全防范的建议,以便更好地进行高铁运营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1.
从1960~1987年死亡47名矽肺患者,均为长期从事铸造业男性职工。现仅就死亡年龄、接尘工龄、工种、矽尘浓度、矽肺分析和死亡病因做如下分析。一、结果 1.死亡年龄:最大者82岁、最小者48岁,平均死亡年龄63.88岁,见表1。  相似文献   

12.
铁路工人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我国铁路运输行业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对1991年1月~2000年12月某铁路分局在职工人意外伤害案例进行了流行病学研究。用FOXPRO6.0建立资料数据库,使用SPSS10.0统计分析。结果:1991年1月~2000年12月该分局共发生意外伤害事故135例,发生率43.14/105,死亡率为11.82/10^5。其中工伤约占34.8%。10a间意外伤害发生率呈波浪形下降趋势。32~44岁多发,约占40%,且35岁以下的伤害事故死亡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第2季度高发,按月则以4月、9月较高。调车人员和线路人员为高发职业.死亡率以调车人员最高。伤害类型以机车车辆伤害最多,其次是汽车车辆伤害、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伤害部位以下肢、上肢和头面部为主。发生原因多为自身或他人违章、安全意识淡薄、注意力不集中;其中个体相关原因是最主要因素,占61.63%。建议铁路运输行业有关部门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以有效遏制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锻工车间事故统计分析铁道部太原机车车辆工厂锻工车间(030009)庞靖在机械制造行业中,锻工属于热加工、重体力劳动和事故多发的工种之一。为了找出银工造成事故的原因和一般规律,我们将恢复正常安全管理工作后,并有原始记录的1977年~1986ha发生的事...  相似文献   

14.
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抓好接发列车的安全是车务系统安全工作的重点。统计数字表明,近十年我局在接发列车时发生的行车重大、大事故、险性事故中,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发生的事故占49.1%。为了抓好这项工作,我们先了解一下非正常的范畴,非正常情况系指运行条件或自然条件发生  相似文献   

15.
170例尘肺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卫生部《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总体计划》,1989年3~5月对我站管内进行了尘肺病现状调查。1973~1989年共诊断尘肺170例,分散在管内49个单位。其中150例为原工程局转入,2例由煤矿调入路内。通过这次调查基本摸清了管内生肺的病种、病期、工种、工龄等的分布以及各期尘肺合并结核所占比例及死因和晚发生肺等情况。为我站管内尘肺的防治及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铁路职工工伤事故的种类、分布特征和致伤原因 ,为劳动安全部门提供制定策略的依据 ,对某铁路分局职工 1993~ 2 0 0 0年间发生的工伤事故情况进行了调查。 8年间共发生工伤事故 12 1起 ,受伤人数 12 6例 ,其中死亡 4人 ,重伤 7人 ,轻伤 115人 ,分别占 3 17%、5 5 6 %、91 2 7%。 12 6例工伤中 ,男性 12 4例 ,女性 2例。年龄分布是小于 30岁和 30~ 4 0岁 2个年龄段多发。工龄分布是工龄小于 10a的工伤人数较多 ,尤其是工龄小于 5a者。这些年龄和工龄段的职工工龄短、年纪轻、技术相对较差 ,安全意识不强 ,致使工伤事故发生多。提…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于1979年11月开始对宁夏汝箕沟煤矿一部分煤矽肺患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抗矽14治疗观察。现对资料较完整的31例总结分析如下。一般资料一、病例选择:年龄35~74岁,平均53.3岁;工种为采煤工或混合工;工龄:10~55年,平均21年;各期病例:Ⅰ期16例,Ⅱ期12例,Ⅲ期3例,其  相似文献   

18.
我们曾对3个县办煤矿的矿工进行肺通气量的测定,现将资料完整的483例的结果报告于下: 本组483例均为男性,年龄在20~74岁间,其中20~46岁共有375人,占77.64%。本组接触粉尘工龄为1~46年,其中1~20年共有435人,占总例数的90.06%。 483例矿工的三项肺通气量均值见表1。  相似文献   

19.
搜集2002-2016年(统计至3月)地铁施工事故246起,从时间、事故类型、施工工法、发生位置、站台形式、死伤人数等8个方面分析、描述事故发生的规律性.结果显示,事故发生的总数呈上升趋势,但每千米死亡人数呈下降趋势;每年1月、5月、7月、11月,每天0:00-1:00、8:00-11:00和15:00-18:00地铁施工事故发生较为频繁;坍塌是地铁施工项目中发生最频繁的事故类型,占43%;明挖法施工数占地铁施工事故的31%;盾构法施工数占区间工程施工事故的62%;火灾爆炸是区间工程施工中较常发生的事故,而在车站_工程中发生较少.最后,结合长三角地区主要特点,从技术、管理、政策3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济南铁路局粉尘作业人员尘肺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尘肺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济南铁路局4个系统抽取56个企业单位,对其中917名粉尘作业人员进行尘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检出尘肺病14例,检出率1.5%;疑似尘肺病(0 期)检出146人,检出率15.9%;0 期尘肺病患者的平均工龄明显高于0期(P<0.01)。电焊工占总接尘工种的55.3%,是该局的主要接尘工种,也是胸片检查异常比重最大的工种(62.50%)。结论济南铁路局尘肺病以疑似尘肺病为主。车辆段、换轨段、配件厂、工务段的防尘重点是电焊烟尘。应当高度重视疑似尘肺病患者,加强健康监护和现场监测,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