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孟树红 《隧道建设》2012,32(6):873-881
为了解决盖挖法超深孔中间型钢支撑柱精确定位的难题,通过设计制作专用定位台架,采用短臂校正长臂、激光辅助导向、先插法等施工措施,创新了一种解决十字型钢柱定位的新技术,降低工程成本和风险,同时采取重型型钢支撑柱整体工厂化加工、双导管灌注混凝土等技术措施,达到了施工快速、质量可控、安全、经济效益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坚硬岩石地层钻孔桩旋挖钻机成孔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98+238+588+224+84)m钢箱板桁结合梁高低矮塔斜拉桥。主桥0号边墩和1号辅助墩均为22■2.5m钻孔桩基础,设计桩长42~58m,入岩深度17~28m,岩石最大强度达151MPa,采用旋挖钻机施工成孔。旋挖钻机布置在水上钻孔平台上,钻孔过程中采用优质膨润土化学泥浆护壁。覆盖层中采用截齿钻头全断面钻进;倾斜或软硬交界岩面采用"稳定器+截齿钻头或取芯钻头"钻进1.2~1.5m;坚硬岩层中采用牙轮环切钻头和扩孔钻头按照■1.5m→■2.0m→■2.5m分3级钻进成孔。最后采用泵吸反循环清孔。  相似文献   

3.
逆作法采用一桩一柱结构设计形式时,钢柱垂直度偏差控制对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是施工的难点和重点。结合杨高路(世纪大道—浦建路)改建工程1标,介绍了浅埋地道逆作法一桩一柱先插法施工的高精度调垂技术。该技术主要为待钢柱吊装下放后,借助特殊定制的调直架,将其定位和垂直度调整至设计精度,调直架上层为混凝土浇灌平台,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节约施工成本。该项技术在杨高路(世纪大道—浦建路)改建工程1标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区间隧道两端多为强风化的岩层或残积土,中间较深段常遇到未风化或微风化的高强度岩层,单靠盾构法施工难以完成,多采用"矿山法+盾构法"施工。针对"矿山法+盾构法"新型复合工法,介绍其适用范围、施工过程和优点,并以深圳地铁某区间隧道为例,提出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简析复合支护的受力与变形特性,为这种新型复合工法的推广及应用给予工程实践指导和建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外公路》2021,41(3):130-134
济南凤凰路黄河大桥跨黄河主桥为三塔(钢塔)自锚式悬索桥,跨径组合为(70+168+2×428+168+70) m,中塔位于黄河中心位置,承台埋入河床较深,采用拉森IVw钢板桩围堰施工承台,围堰最大平面尺寸为37.1 m×27.1 m,桩长21 m,共设置3道横向围囹。采用Midas有限元分析软件,根据施工工序同时考虑内外水压力、土压力及水流作用,选取了4个荷载工况计算钢板桩及围囹变形及应力情况。计算结果表明符合规范要求。设置具有一定刚度的、坚固的定位导向架系统实施钢板桩的插打,基坑按"先安装支撑后开挖,分层支撑分层开挖"的原则开挖,开挖过程中利用传感器对围堰进行实时监测,实现深埋式承台钢板桩安全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6.
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 092m的双塔钢桁梁斜拉桥,6个桥墩均采用沉井基础,沉井上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下部为钢结构。桥墩处水深10~30 m,双向潮流,最大流速达3.15m/s;桥塔墩、边墩与辅助墩钢沉井的最大锚泊力分别达9 600kN和1 560kN。桥塔墩沉井采用"大直径钢桩+混凝土重力锚"锚碇系统,采用8(10)根直径3.5m钢桩和8个8 800kN混凝土重力锚,利用直径110mm钢丝绳与沉井顶面16(18)台350t连续千斤顶相连,通过连续千斤顶多向快速定位收紧系统,同步对沉井的平面位置及扭角进行快速调整;边墩、辅助墩钢沉井采用"沉井内部大直径钢桩定位"锚碇系统,每墩仅用4根预先插打且相互独立的钢桩进行沉井定位。  相似文献   

7.
《公路》2020,(7)
在深基坑工程中,应用"旋挖钻+新型气动潜孔锤"组合成桩工艺进行高强度深厚花岗岩层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实际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环保、成本等多方面的应用效果,总结出一套高强度深厚岩层钻孔灌注桩组合成桩的标准化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主桥为(200+850+850+200)m三塔钢-混结合梁悬索桥,该桥中塔墩基础采用39根直径2.8m钻孔灌注桩,承台为圆端矩形,长70m、宽34m、高6.5m,埋置于河床覆盖层中。中塔墩基础采用双壁钢套箱围堰和"先围堰、后平台"的总体施工方案。在围堰浮运定位前,先在河床面铺设软体排进行主动防护,以减少基础施工对河床的冲刷;底节围堰在岸上制造,采用气囊法下河,先转向后直线下水,利用"前后定位船+重锚"系统定位,通过向井壁注水快速着床,围堰吸泥下沉到位后,搭建施工平台进行钻孔桩施工;最后进行围堰清基、封底,分2层按大体积混凝土工艺进行承台施工。  相似文献   

9.
海上复合桩钢管打设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燕 《桥梁建设》2014,(2):112-117
港珠澳大桥浅水区非通航孔桥采用85m连续组合梁桥形式,全长5 440m,共64孔,每墩均采用6根复合桩钢管,共372根,低墩区与高墩区桩径分别为2.0m和2.2m,连同替打段桩长总长超过60m。为满足复合桩钢管在涌浪较大海域施工精度要求,经比选采用整体式导向架法打设复合桩钢管。首先将导向架运至墩位处初定位,通过导向架调位系统进行二次定位,利用APE400B液压打桩锤插打4根定位桩;再将导向架固定在定位桩上,利用导向架微调装置进行第3次定位后,插打复合桩钢管到设计标高。施工中通过液压系统、导向装置、RTK定位测量及3次定位等技术确保了复合桩钢管的平面位置和倾斜度,复合桩钢管打设施工精度均满足该工程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
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沙湾水道特大桥6号主墩双壁钢围堰设计嵌入水下岩层中7 m.6号墩双壁钢围堰采用圆形双薄壁钢壳和混凝土组合结构,结合6号墩双壁钢围堰的施工,介绍32.6 m大直径轻型双壁钢围堰结构设计、抗浮设计和水下岩层基坑开挖、双壁钢围堰制作、浮运、定位、下沉、封底、拆除等关键施工技术.该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先挖后沉"的施工工艺安全、可靠,大方量抓斗船开挖水下软质岩层快速、精确.  相似文献   

11.
漫谈矿山法隧道技术第四讲——钢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宝树 《隧道建设》2016,36(2):123-130
介绍型钢钢架的类型、应用要点及功能效果。重点阐述能使型钢钢架发挥支护效果的关键因素(包括: 与围岩紧密接触、增强脚部支持力、与喷混凝土形成一体、采用高规格型钢钢架),强调应坚持钢架与围岩间用楔块楔紧;提出当围岩条件恶劣时,可借鉴日本开发的用型钢代替大拱脚的方法;认为当断面大、围岩差时,有必要用高规格的H型钢代替工字钢,可不增加开挖断面面积和喷混凝土的数量。介绍瑞士在Gotthard隧道预计会出现大变形时,采用的可缩式钢支撑,具有使坑道刚性逐渐提高的效果。我国钢架多采用人工架设,速度慢且架设质量难以保证,介绍日本的钢架架设设备(带举重臂的一体型喷射台车和搭载在钻孔台车上的架设机械),这些设备可以提高钢架架设的安全性和作业效率。介绍日本对型钢钢架的施工管理规定。从国外隧道施工趋势来看,采用型钢钢架很少,采用格栅钢架更为普遍。在格栅钢架的应用方面,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经验更为成熟。我国的格栅是4肢的,美国、日本、欧洲一些国家的格栅是3肢的。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挪威的钢筋肋。日本在二川公路隧道的试验,认为在与标准支护模式同等承载力的条件下,3根主筋构成的格栅,每榀比H型钢大约节约100 kg钢材。日本正在研究用高强度喷混凝土代替型钢钢架的可行性,值得关注。最后强调: 1)钢架如果与围岩不紧密接触,就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支护功能,因此,设置楔块必不可少,喷混凝土时钢架与围岩间要喷密实; 2)应进一步研究格栅钢架和型钢钢架的应用及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给定的核心混凝土和钢材的三轴本构模型,设定构件内、外两层钢管使用相同的钢材,并考虑核心混凝土和钢管变形协调,应用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短柱进行了弹塑性全过程理论分析,建立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短柱组合弹性模量理论计算公式和应力-应变关系全曲线的理论计算模型。该计算模型形式简单,参数少易确定,便于程序化实现,并与文献资料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试验规律以及组合构件材料物理性能的优点,为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李少利  李丰果 《隧道建设》2010,30(6):675-677
为解决工程量大、工期紧的问题,对天津地铁文化中心站采用钢管柱新技术及无锡地铁市民广场站采用十字型钢柱施工新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2种施工技术进行了精度、进度、效益评价,由于其效益显著,可供类似盖挖法地铁车站支撑柱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4.
湘潭市杨梅洲大桥主桥为主跨658m的双塔双索面半飘浮体系斜拉桥.该桥22号、23号主墩基础均为24根φ3 m的钻孔灌注桩;桥塔为C55钢筋混凝土独柱形塔,22号塔高181 m、23号塔高181.68m.该桥22号主墩采用锁口桩钢围堰施工,采用射水辅助沉桩工艺穿越平均厚8.0m的粉砂圆砾层,以加快沉桩速度;23号主墩采用...  相似文献   

15.
康宝生 《隧道建设》2011,31(5):624-628,642
为解决我国隧道修建中人工进行拱架安装的问题,实现拱架安装的机械操作和机械化配套作业,介绍国内外隧道施工采用钢拱架安装机的现状以及利用挖掘机底盘开发研制新型隧道施工用钢拱架安装机的简要情况,通过对铁道部立项研究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及其控制技术研究"项目第七子课题——长大隧道施工机械化配套及其国产化研究的钢拱架安装机样机工业性试验情况的分析,就研制安装机的基本思路、需要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的持续改进、形成批量生产的几点思考,对优化、完善安装机技术性能,尤其是进行类似设备的国产化开发研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金寨长征大桥主桥为(80+100)m斜塔斜拉桥。桥塔采用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在钢管内部设置钢筋笼、钢管内壁焊接PBL纵向加劲肋及环向加劲肋,并灌注高性能混凝土,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主梁采用钢箱结构;斜拉索呈扇形布置在中央分隔带内,单索面双排布置,斜拉索采用镀锌高强平行钢丝束,外层护套表面设置螺旋线以抑制风雨振;塔、墩、梁处钢-混结合段采用剪力钉、PBL连接键等,形成塔、墩、梁固结的约束体系。主桥采用临时墩辅助下的钢箱节段拼装方法施工。利用有限元软件对主桥进行整体结构计算,结果表明主桥的钢管混凝土桥塔、主梁、斜拉索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凌兴安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145-147,M0016,M0017
上海市某污水处理厂工程一体化箱体基坑面积约12.3万m2,典型基坑深度17.5 m,逆作法施工。其中灌芯500×16钢管立柱数量达1861根,采用一柱一桩法施工,立柱桩基直径1 m。钢管立柱设计定位误差不大于5 mm,垂直误差不大于1/500。工程中采用桩顶扩径、桩底后注浆、校正架调垂等施工工艺,保证了大规模“一柱一桩”钢管立柱的稳定性和施工精度,最终钢立柱垂直度合格率达98.3%。为类似的逆作法一柱一桩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大跨分岔式隧道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强  吴金刚 《隧道建设》2011,31(6):668-677
以深圳市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莲塘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大跨分岔式隧道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有限元计算,对"2+2车道"和"2+3车道"分岔的断面形式,连拱段结构设置的必要性,钢支撑的选型以及系统锚杆的布设方案进行分析和对比。主要结论:1)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选取"2+2车道"的设计形式;2)小净距段隧道受力状态及施工工法前后转换方面均较连拱段有优势,建议取消连拱段;3)大跨分岔式隧道分岔部一般设置在隧道工程地质较好地段,以方便大跨分岔结构的实施,如莲塘隧道将分岔部设置在Ⅲ级围岩段,而对于开挖跨度接近30m的大跨段,初期支护一般应设置钢格栅,此时应优先选用"钢筋格栅+喷锚"的初期支护形式;4)莲塘隧道分岔部位于Ⅲ级围岩段,系统锚杆设计长度以5 m为宜,应于拱部、侧墙均匀布设。  相似文献   

19.
周望 《世界桥梁》2021,49(1):7-13
南京浦仪公路西段跨江大桥主桥为主跨500 m的钢箱梁斜拉桥,采用钻孔桩基础,桥塔为大断面独柱形钢塔,通过高强拉杆与承台和塔座连接,主梁分左、右两幅布置.钻孔桩基础采取搭设钢平台的方式施工;钢塔采用大型浮吊和塔吊安装;钢箱梁采取边跨浮吊高支架存梁十中跨桥面吊机单悬臂拼装的方式施工;斜拉索安装采用塔端挂设、梁端压锚、梁端张...  相似文献   

20.
路刚 《隧道建设》2012,32(4):459-463
为提高地质解释的准确性,分别对二次衬砌厚度、钢筋钢拱架分布和混凝土不密实判别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以大泉沟隧道为例,利用地质雷达进行衬砌质量检测,检测结果与设计相对比,结果表明地质解释的准确性比较高,证明所提出的判别方法在地质解释中是有效的。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际工程经验总结,得出:1)地质雷达法具有简便、快速、覆盖面广、准确性高的优点;2)对地质雷达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合理准确地处理后,才能进行地质解释;3)第2层钢筋的判别受天线屏蔽作用的影响,必要时应与其他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