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构建携带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并且探讨病毒载体对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的感染效率。方法使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携带EGFP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载体(RV/EGFP)。将稀释的RV病毒液感染NIH3T3细胞,计数NIH3T3荧光表达细胞的数量来确定病毒的浓度;使用RV载体感染SK-N-SH细胞,通过流式细胞学荧光检测明确RV在SK-N-SH细胞的感染效率。结果成功构建了基因转移载体RV/EGFP,确定重组病毒的浓度为8.3×106病毒颗粒/mL。在SK-N-SH细胞RV/EGFP稳定转染并有效表达。在SK-N-SH细胞EGFP的荧光表达显示RV的转移并且表达的效率达到30%以上。结论SK-N-SH细胞能被RV病毒载体有效感染,在转基因细胞株外源基因的表达长期稳定并且显示RV病毒载体具有良好的基因转移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诱导表达的颗粒酶B融合蛋白对HeLa细胞形态和生长的作用。方法 用重组PCR法将活性型颗粒酶B基因序列的 5’端连接绿脓杆菌外毒素 (PE)的部分转位肽编码序列。所获融合蛋白基因克隆入pIND诱导表达载体后 ,与辅助质粒pVgRXR共转染HeLa细胞 ,经G4 18和zeocin筛选建系。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蜕皮激素诱导后目的蛋白的表达 ,并通过电镜、TUNEL染色、细胞计数等方法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生长速度的变化。结果 建立了可诱导表达人颗粒酶B融合蛋白基因的HeLa细胞系。蜕皮激素诱导后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 ,同时观察到细胞出现多核巨细胞的异常形态 ,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电镜和TUNEL分析表明 ,颗粒酶B融合蛋白基因的诱导表达使部分细胞呈现凋亡的典型特征。结论 颗粒酶B融合蛋白基因的诱导表达导致HeLa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及筛选有效干扰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PER2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并测定其干扰效率。方法设计大鼠PER2的siRNA靶序列,插入慢病毒载体质粒pGLV-U6-EGFP中,构建pLentivirus-per2-rat表达重组体并转染至A7r5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PER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筛选有效沉默钟基因PER2表达的RNAi慢病毒载体。结果经电泳、基因测序证实插入的目的序列正确,有PER2表达,成功构建了pLentivirus-per2-rat表达重组体;转染慢病毒载体pLentivirus-per2-rat至A7r5大鼠胸血管平滑肌细胞,测定转染效率达70%;Real-time PCR检测PER2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筛选出有效干扰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钟基因Per2表达的siRNA片段,使PER2mRNA表达量下调约84%。结论成功构建了大鼠PER2的RNAi慢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时钟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融合蛋白CTLA4.FasL对肝前体细胞(LEPCs)增殖分化潜能的影响及抑制异种排斥反应的效应。方法克隆CTLA4.FasL基因,构建携带CTLA4.FasL基因与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双顺反子结构的重组慢病毒载体Lv-CTLA4.FasL-IRES-mCherry。优化慢病毒感染LEPCs的条件,建立高表达CTLA4.FasL的LEPCs,荧光显微镜观察mCherry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TLA4.FasL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CTLA4.FasL的浓度,水溶性四氮唑(WST-1)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Real time PCR(RT-PCR)检测干细胞相关基因CK19和c-Kit mRNA的表达,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掺入法测定CTLA4.FasL-LEPCs在异种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对大鼠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Lv-CTLA4.FasL-IRES-mCherry,病毒滴度为2×108 TU/mL。在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10,聚凝胺质量浓度是5μg/mL时,感染效率约90%。Western blot证实了CTLA4.FasL的表达,在细胞培养上清中其质量浓度约为(0.72±0.10)μg/mL。CTLA4.FasL-LEPCs细胞增殖活性未受到影响,CK19和c-Kit基因mRNA表达水平无变化。CTLA4.FasL-LEPCs细胞可显著抑制大鼠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结论构建成功的重组慢病毒载体Lv-CTLA4.FasL-IRES-mCherry可介导CTLA4.FasL基因在LEPCs中高效表达;CTLA4.FasL可有效地抑制异种排斥反应,同时不损害LEPCs增殖活性和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偶联受体5(LGR5)基因在HeLa细胞增殖及耐药性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hRNA技术干扰LGR5表达,构建LGR5干扰(shLGR5)的HeLa细胞,并设对照组(shCon)。采用细胞计数、平板克隆以及MTT实验观察shLGR5对HeLa细胞增殖及耐药性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LGR5、β-catenin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LGR5干扰的HeLa细胞系;与shCon组相比,shLGR5组细胞生长速度及克隆形成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hLGR5组与shCon组HeLa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干扰LGR5抑制HeLa细胞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论 LGR5基因在HeLa细胞增殖及耐药性中有重要作用,且与Wnt/β-catenin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表达HCV core-Ant的重组慢病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表达HCV 核心区的重组慢病毒,以探讨HCV感染后该病毒核心蛋白对肝脏干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PCR体系延伸互为模板的引物,通过T载体克隆法获得HCV core-Ant基因克隆,酶切后连入pLenti6/V5-D-TOPO质粒,得到pLenti6/V5-D-HCV core-Ant,连同pLP/VSVG、pLP1和pLP2四质粒共转染293ET细胞,获得了表达HCV core-Ant重组慢病毒.收集病毒上清,大量扩增,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目的 基因在Hela细胞的表达.用类似的方法构建了表达EGFP的重组慢病毒并测定其滴度.结果 克隆出HCV core-Ant基因,经酶切及测序证实结果正确;使用表达HCV core-Ant重组慢病毒感染Hela细胞,免疫组化实验证实胞浆有HCV core表达.使用表达EGFP的重组慢病毒感染3T3细胞见到绿色荧光,说明构建慢病毒载体有效.结论 通过分子克隆体外重组技术成功制备了表达HCV core的重组慢病毒,为进一步研究丙肝病毒致癌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RWD结构小泛素化增强子(RWDD3)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为探讨RNA干扰技术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RWDD3基因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设计RWDD3的3条siRNA的靶点序列,合成含干扰序列的双链DNA发卡结构shRNA,分别与双酶切后的载体连接,构建3种重组质粒pGC-LV-shRNA1、pGC-LV-shRNA2和pGC-LV-shRNA3,并转化于DH5α感受态细胞,提取阳性克隆质粒测序,转染293T细胞,生产慢病毒颗粒,并检测病毒滴度。将3种重组慢病毒及阴性对照病毒分别感染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RWDD3mRNA和蛋白的沉默效果。结果测序结果证实3种慢病毒载体均包装成功,滴度分别为5×10~(11) TU/L、4×10~(11) TU/L、5×10~(11) TU/L。感染U251后,RWDD3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均较阴性对照组和未感染组明显降低(P<0.05);其中以LV-RWDD3-shRNA-1作用显著,mRNA表达下调79.2%,蛋白表达下调68.2%(P<0.05);而阴性感染对照组和未感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3种RWDD3shRNA慢病毒表达,可有效下调U251细胞RWDD3mRNA和蛋白的表达,其为进一步研究以RWDD3为靶点的脑胶质瘤基因治疗提供稳定转染细胞的载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先天性长QT综合征相关HERG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建立稳定的细胞系,探讨基因的功能。方法原核克隆载体pGEM-HERG经限制性内切酶获得HERG cDNA,将HERG cDNA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用Lipofectamin2000转染试剂介导将pcDNA3-HERG及荧光真核表达载体pRK5-GFP共转染至HEK-293细胞,利用G-418进行细胞筛选,并用稀释法建立稳定的HEK-HERG细胞系。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HERG基因的功能表达情况。结果在原核克隆载体pGEM-HERG的基础上构建了HERG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ERG,并使其在HEK-293细胞中成功表达,建立的HEK-HERG细胞系稳定传代。膜片钳技术检测到了HERG通道电流的表达。结论该方法可成功构建及表达HERG的真核表达载体,为今后突变型HERG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上皮-间质转化(EMT)是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其特征为上皮细胞标志物表达下调(E-cadherin等)而间质细胞标志物(vimentin等)表达上调。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宫颈癌细胞系EMT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情况,以确定宫颈癌细胞是否发生EMT,并为确定相关的细胞研究模型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逆转录PCR方法检测4株人宫颈癌细胞系(SiHa、HeLa、RJC-1、CS1213)中E-cadherin、vimentin、Snail和Slug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的蛋白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Snail和Slug的蛋白表达。结果vimentin和Snail mRNA在4种细胞中均有表达,E-cadherin和Slug mRNA在SiHa、HeLa和RJC-1细胞表达。E-cadherin蛋白在SiHa和RJC-1细胞表达,vimentin蛋白在HeLa和CS1213细胞表达。Snail蛋白在4个细胞株都有表达,Slug蛋白在SiHa、HeLa和RJC-1细胞表达。结论 HeLa和CS1213表现出间质细胞表型,SiHa和RJC-1则表现为上皮细胞表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骨节病差异表达基因PAPSS2在MC3T3-E1细胞成骨样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对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细胞矿化的影响。方法培养MC3T3-E1细胞并诱导成骨分化,观察PAPSS2在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RNAi)技术或逆转录病毒转染高表达载体,分别构建PAPSS2低表达慢病毒及逆转录病毒高表达载体包装,滴度测定,验证细胞转染效率;分别转染MC3T3-E1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观察PAPSS2沉默或高表达后ALP活性的变化及细胞成骨矿化的影响。结果 PAPSS2在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mRNA及蛋白均随着矿化过程表达增加。用慢病毒介导的RNAi技术,成功降低了MC3T3-E1成骨细胞中PAPSS2的表达,使用逆转录病毒转染高表达载体显著增加PAPSS2基因的表达。PAPSS2沉默表达时,ALP活性和细胞矿化作用显著降低,高表达后其作用相反。结论 PAPSS2可调节成骨细胞ALP活性和细胞矿化作用,其异常表达可能与大骨节病骨骼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