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2021,66(8):337-341
长期以来,针对困扰养护部门的高海拔寒冷地区路面积雪结冰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文章综述了境内外高寒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除冰雪方法和研究进展,介绍了不同类型沥青路面除冰雪技术的作用机理,结合川西高寒地区气候及地理环境条件,分析现有路面抗结冰技术的运行特性对路面路用性能的影响,对未来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由西南交通大学承担的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高原湿地郎川路公路修筑及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子课题之三——“高寒、草地、湿地地区特殊环境对沥青路面性能影响研究”的各项工作正在全面展开,现场试验段的施工进展顺利。沥青路面裂缝是寒冷地区最严重的道路病害之一。因为沥青路面一旦开裂,由于透水和应力状态发生变化等原因,往往就意味着路面破坏的开始。这也是寒冷地区沥青路面结构经常出现早期破坏的原因之一。郎川公路地处寒冷地区,采用水泥稳定类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将会出现反射断裂现象,解决或减少沥青路面的反射断裂尤为重要。为了减…  相似文献   

3.
艾长发  梁栋  毛成  邱延峻 《公路》2007,(12):26-30
针对高寒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结合郎川公路改建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底基层施工的实际情况,从半刚性结构层材料的选择、集料质量控制、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与混合料的均匀性、气候环境及养生措施、交通管制等方面,探讨了减少半刚性结构层温缩和干缩裂缝的施工关键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4.
截至目前,由西南交通大学承担的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高原湿地郎川路公路修筑及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子课题之三“高寒、草地、湿地地区特殊环境对沥青路面性能影响研究”的室内试验工作已全面展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由于郎川公路O(K0~K80)、P(K80~K140)合同段所在地附近花岗岩、灰岩储存丰富,但灰岩的耐磨特性达不到要求。为保证路面具有足够的抗滑性能,考虑到工程实际以及经济的要求,该路段表面层拟采用AC-13花岗岩沥青混合料。用该混合料作为表面层在四川省高等级公路上还是第一次,其质量可否得到保证、对当地气候的适应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西藏公路半刚性基层易产生冻害和反射裂缝等病害缺陷,并考虑充分利用西藏当地筑路材料,对高寒高海拔地区粒料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性能进行研究,必将对西藏公路的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使路面结构更经济更耐用,促进筑路技术的发展.通过分析西藏国道318日喀则至拉孜段粒料基层沥青路面试验路的材料组成及检测结果,评价粒料基层在高海拔地区的路用性能.从冻融稳定性、路用承载力两方面分析高海拔粒料基层沥青路面路用性能控制要素.  相似文献   

6.
文题期数页数.道路工程.山区高速公路选线与工程技术经济合理性研究第1期2LB沥青混合料的路面修补技术工艺第1期6高填路堤沉降回归的一种改进计算方法-S曲线指数法第1期10朗川公路试验路段的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第1期16川九路路基排水设计如何与生态防护相协调第1期20天然岩沥青改  相似文献   

7.
广梧高速公路试验路段的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泽松  李海华 《公路》2005,(8):243-246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是路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路面设计方法对路面各层的作用和受力特点考虑不足,从而导致路面结构设计欠合理,致使路面损坏(尤其是重载交通)日益严重。依托广梧高速公路开展的重交通长寿命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技术研究课题,是在吸收国外已有长寿命路面结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多年的研究实践积累,提出了考虑路面各层受力特点和作用的长寿命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方法,并修建了3种试验路结构。  相似文献   

8.
根据交通量调查结果,设计了复合结构、半刚性结构、柔性结构和倒装结构4种沥青路面,利用数值分析计算得到不同条件下4种结构的季节性损伤率和预期寿命,并根据试验路铺筑调查,对高寒高海拔路面结构设计提出建议。计算结果显示,分别以疲劳开裂和永久变形为损伤控制模式计算得到的路面季节性损伤率和预期寿命均有较大差别;以永久变形为控制模式时,春融会造成路面预期寿命的大幅降低;不考虑春融时,柔性结构的最终预期寿命最长为20. 3 a,而考虑春融时半刚性结构的最终预期寿命最长为18. 2 a。  相似文献   

9.
国道213线郎木寺至川主寺公路(以下简称"郎川路")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公路的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对沿线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而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一经破坏,自然恢复就相当困难。因此如何将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解决好公路沿线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的矛盾,确保沿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郎川路建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合作北隧道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属高海拔、高寒湿润气候。为了解决好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隧道保温问题,隧道采用FLK防冻保温板隔热法进行保温,有效防止洞内路面结冰,提高运营安全,装饰隧道美观。在施工中获得了在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保温的基本经验和一些施工关键技术。该工程的成功建设,为我国西部修建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铁路隧道保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对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SBR改性沥青和橡胶沥青进行了室内热老化和紫外线老化后的性能试验,试验模拟了几种沥青在高寒地区受热老化和紫外线老化后的性能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几种试验对象中,橡胶沥青具有较好的耐热老化和紫外线老化的能力,可以适应高寒地区恶劣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根据当前路面结构损坏特点,为渝湛高速公路广东段10km试验路进行新的结构组合设计,提出设计指标为沥青层底面的弯拉应变和路基顶面的压应变,并根据材料的现场疲劳方程问题推导出设计指标容许值。根据该指标进行了结构计算,设计了4种不同的路面结构,最后通过试验路验证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预定研究方案,综合采用文献收集与整理、野外生态学调查、室内分析等手段,对郎川公路花湖段沿线区域的植物物种分布、主要植物群落的分布、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及植物生物量等进行调查,分析公路建设对高寒草地和湿地植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滨州永久性沥青路面试验路初期阶段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设计的沥青路面结构需要周期性改建的重大技术难题,从重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疲劳损坏的机理入手,首次铺筑重载交通条件下具备路面响应实时监测和长期性能观测条件的永久性沥青路面试验生产路。建立了典型重载交通道路的轴载谱参数和重载交通条件下路面力学响应实测数据库。通过对不同结构组合的路面结构力学响应规律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路面受力状态规律,构建了路面力学响应新模型。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重载条件下永久性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形式,推荐结构4作为典型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推广应用,并初步形成基于累计损伤与极限应变的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磁化水的作用机理,开展了磁化水拌制路面混凝土的抗压及抗弯拉强度试验、抗磨试验以及抗冻性试验、抗盐冻试验等各项室内试验。以试验路实体工程为依托,开展了磁化水混凝土路面在高寒地区的应用研究。为磁化水混凝土路面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高立波  王哲人 《公路》2008,(3):185-188
结合辽宁省交通厅重点科研课题"沥青稳定碎石和级配碎石的研究",首次在辽宁省采用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组合的混合式路面结构形式对高速公路进行维修处理,本文对采用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规范和美国AASHTO(1993)路面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工程实际,铺筑了三种路面结构形式的试验路段。试验路通车3年后,路面性能良好,可有效地减少路面反射裂缝和水对路面的影响,为混合式路面结构在高速公路应用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但是高寒高海拔地区的研究依然比较欠缺。本文结合工程实际以及试验探究高寒高海拔地区配合比对于裂缝防治的影响,并使用温度传感器对构造物的温度变化进行监测,已达到精准控制温度变化的作用;此外根据实践对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施工时间的特殊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针对热压式沥青( HRA)混合料的矿料组成特征,研究HRA混合料的组成材料对HRA路面路用性能的影响,并铺筑试验路,验证HRA路面对于高寒地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国道213线郎川公路途径美丽的若尔盖大草原,本项目依据"贴近自然、协调和谐"的原则进行桥涵的设计,充分考虑公路与环境、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白城地区的具体自然气候条件及中等交通量的情况下修建薄层路面的可能性,论文中介绍了薄层路面的设计,结构组合及试验路的测试结果,修筑薄层路面要求有足够强度的基层结构,要求有足够稳定的土基,论文的最后部分对薄层路面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