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表面镀覆技术及其在模具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热喷涂、表面熔覆、表面摩擦焊镀等表面镀覆技术各自的特点及其在模具修复中的应用情况。热喷涂主要有火焰喷涂、等离子喷涂、超音速喷涂等;表面熔覆主要有火焰熔覆、氩弧熔覆及激光熔覆。根据失效模具的形状、工作条件、修复要求等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表面镀覆技术进行修复,可实现模具的再使用,从而延长模具寿命、提高产品质量,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化学镀又称“无电解镀”,即在无外电流通过的情况下,利用还原剂将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化学还原在呈活性催化的材料表面,沉积出与基体牢固结合的镀覆层。材料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镀覆层主要是金属和合金,最常用的是镍和铜。  相似文献   

3.
汽车维修的基本问题,诸如维修方式、方法、工艺的选定等,都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必须建立在现代高新技术基础之上才能得到妥善解决。现代表面镀覆技术是汽车维修的新技术、新工艺,可以有效地解决平面类零件、轴类零件、孔类零件和不解体与部分解体零部件的修复。这种维修新技术,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维修成本,改善了车辆的可维修性。本文着重介绍现代表面镀覆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铝合金电镀镍前的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合金前处理质量是电镀的最重要因素,但由于铝与氧有很强的亲和力,表面极易生成氧化膜,是一种难镀的金属基体。即使用化学方法去除,在镀覆其它金属之前也会形成新的氧化膜。这种氧化膜与镀层结合力很差。另外,铝的标准电极电位负值很大(φAl~(3 )/Al=-1.66),在镀液中容易与电位较正的金属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疏松层(接触层),使电镀层与铝基体的结合力降低,要在铝表面获得结合力强、性能优良的镀镍层,镀前处理是关键。目前,国内外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可归纳为3种技术途径:1)浸锌-预镀1层镍或2层镍;2)阳极氧化法;3)直接化学镀镍。本文主要介绍浸锌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质,研究了电刷镀技术,综述了近年来出现的电刷镀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德国格林公司的激光珩磨技术可以改善气缸壁面以及其他零部件的润滑。激光珩磨是通过在机能上优化表面结构来实现摩擦学系统的优化。一个摩擦学系统由两个相对物体和介质材料组成。在内燃机中,活塞环和气缸壁面就是一个典型的摩擦学系统,其中润滑油是介质元素。介质材料的作用是减少摩擦力。在工作期问,存在各种摩擦条件:流体摩擦、混合摩擦和边界摩擦。应减少混合摩擦的比例以有利于流体摩擦。关键是确保各个表面有充足的机油供给,并促进向流体动力润滑工况转变。与流行的观点不同,这项技术涉及了微观结构表面的形成,不仅仅是绝对光滑的表面。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减轻发动机滑动部位的摩擦(特别是活塞、活塞环与气缸间,以及凸轮与从动件间的摩擦)非常重要。DLC(类金刚石碳)薄膜作为一种减摩涂层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和摩擦特性,它在发动机滑动摩擦副上的应用是减摩表面处理技术的一个研究方向。本文介绍了DLC薄膜在发动机活塞-活塞环以及凸轮与从动件上的应用,并将DLC薄膜的耐磨性能和摩擦特性与其他减摩材料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8.
电刷镀的工艺特点使得金属电沉积的速度比一般槽镀高的多,能否研究出一种新的金属电沉积的工艺方法,在保证镀层质量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金属电沉积的速度呢?摩擦电喷镀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为金属电沉积领域增加了一项新工艺。摩擦电喷镀技术总结了电刷镀、流镀与研磨加工等技术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激光表面改性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研制出大功率激光器之后,激光表面处理技术才获得实际的应用,并在近10年内得到迅速的发展。激光表面处理技术,是将现代物理学、化学、计算机、材料科学、先进制造技术等多方面的成果和知识结合起来的高新技术,是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处理层,  相似文献   

10.
汽车腐蚀及其表面涂镀防护技术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汽车腐蚀的类型、频发部位、防护途径及汽车表面涂镀防护技术的进展,其中包括电镀技术、热镀锌技术、薄膜预涂层技术、涂装技术和临时防护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镀覆层类、电解镀层、磷化处理、发展处理的简述展望了汽车固件表处理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2.
活塞环的磨擦学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活塞环是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为适应汽车发动机发展的需要,必须解决活塞环摩擦、磨损和润滑方面的诸多问题。改进其设计、材料和表面处理技术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本文在介绍作者对活塞环摩擦学研究结果的结果的同时,以这一领域的最新发展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轻量化是现代汽车发动机设计的努力方向之一。介绍了铝、镁合金等轻金属材料及其表面处理技术在发动机零部件上的使用概况,分析了镁合金应用在发动机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镍陶瓷复合电镀工艺为镍-碳化硅的复合镀层技术,是采用液体沉淀循环使用法将陶瓷镀到气缸内表面。摩托车使用经过这种工艺处理的气缸后,发动机寿命增加1~2倍,油耗明显降低,排放低于国家标准50%左右,发动机性能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采用镀铁法修复磨损不大的零件比堆焊法有一系列优点:对零件没有热力作用;零件不会翘曲;所镀复的金属利用率高;可以用不贵重和不稀缺的材料获得耐磨镀层。 普通镀铁法的缺点是工序多、耗水量大、排水污染、镀层的电镀速度低。 本文介绍的连杆大头快速镀铁工艺将会克服上述缺点。电镀前对连杆先进行清理与缺陷检查,并放在除油装置(图1)上,用滑石粉对连杆大头内表面除油。将连杆4套在轴2和带毛刷的轴5上,毛刷预先涂上滑石粉。轴5的转速为50~100r/min,在转动1分钟后,利用泵7将箱体1底壳内的水压送到清洗机构3,以此除去连杆表面上的滑石粉和其他污物。除油和清洗的时间总计为2~3分钟。  相似文献   

16.
从防护性镀层、装饰性镀层、电镀基材的变革发展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汽车电镀技术现状和流行趋势,分析了ELVD(欧洲有关报废汽车指令性规定)和IMDS(国际汽车材料数据系统)对未来汽车电镀技术发展的影响,对中国汽车电镀技术的发展亦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汽车减振器杆高速硬铬电镀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减振器杆硬铬电镀技术(DYNA—CHROME)。此技术采用“一体化”生产模式和HEEF硬铬电镀工艺(电流密度高达160A/dm^2,自动调整式阴极屏蔽),从而使镀层尺寸精确、可控,减少了机械研磨工序,缩短了工件受镀时间,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并且整个生产过程实现闭路循环,极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8.
滑动轴承的常见损坏形式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动机不工作时,曲轴支承在轴承上。当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带有一定压力的机油被强制性地输送到曲轴与轴承的摩擦面之间,形成楔形油膜,将曲轴与轴承两个零件的表面完全分开,形成流体摩擦,此时由于两摩擦表面不接触,故摩擦只发生在润滑油流体的分子之间,零件几乎不产生磨损。但是,这种几乎没有磨损的润滑状态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发动机实际工作中,由于负荷、温度、转速等的变化,往往很难达到上述理想状态,从而造成曲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形成一定量的磨损。  相似文献   

19.
达克罗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是美国Diamond Shamrock公司发明专利.是该公司为解决当时由融雪盐引起的汽车锈蚀问题而研制的一种全新的金属防腐系统.也是当今金属表面处理的高新技术。与传统的电镀、热浸镀等工艺相比,达克罗涂层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高耐热性、高耐候性、无氢脆、与环境友好等优点。自Diamond Shamrock公司发明以来.在钢件、铸铁件、粉末冶金材料、铝合金等工业制品.尤其是在汽车金属标准件和底盘非标件上应用则更加迅速、广泛。目前.美国通用、福特、戴·克、德国大众.日本丰田.本田、三菱、日产以及韩国的现代等均已采用了达克罗技术。  相似文献   

20.
Nagel公司的试验研究表明,气缸工作表面的最终加工提供了进一步减小其摩擦和磨损的可能性。介绍了当代的珩磨加工工艺技术、未来的发展动向和技术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