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行人交通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过街设施设置得不合理引发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城市行人不安全行为的心理特性,找出过街设施存在的安全问题,从心理角度进行相关分析,并给出基于交通心理的过街设施优化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
分析驾驶心理对交通安全造成的影响,并总结其中的主要因素.通过文献调研,综述了驾驶心理的主要过程和关键特征对交通安全的不同影响,并分析了驾驶心理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方式.驾驶心理已经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驾驶心理通过影响驾驶员的行为,间接地对交通安全产生影响,其中知觉、注意、态度、驾驶疲劳等是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了解驾驶人行为的心理机制,有助于找到改善交通安全的方法,研究发现通过改变驾驶人态度是1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综合考虑车队安全氛围与驾驶员多种个人特征对公共汽车交通事故发生的影响,设计了营运驾驶员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车队的安全氛围,驾驶员的个人信息、健康状况、睡眠状况、驾驶行为与驾驶愤怒.对公交客运企业的13个车队,共计844名驾驶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双层Logit模型用于分析车队特征与驾驶员个人特征对事故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车队层面,安全氛围对交通事故发生有显著影响,可解释约9.2% 的模型方差;在个人层面,驾驶员年龄、在所调查企业工作的时间、睡眠状况、普通违规行为、侵略违规行为、失误驾驶行为、积极驾驶行为以及驾驶愤怒对交通事故发生均有显著影响.基于随机森林中的平均准确度下降方法对显著变量的相对重要度进行了排序,结果显示,驾驶行为与睡眠状况是对驾驶员事故发生贡献最高的因素,车队安全氛围次之;其中4类驾驶行为对事故的累积贡献率为68.2%.研究结果可为公交客运企业安全管理与驾驶员安全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安全教育应给予对事故贡献度高的因素教育优先权.   相似文献   

4.
机动车驾驶员的素质是影响现代交通的主导因素。本文依据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驾驶行为的正确理解和道路交通事故心理要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双车道公路超车两难区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超车行为分析,提出了双车道公路超车行为的两难区域概念,在该区域内超车车辆既无法完成超车动作又不能在避免与对向车辆相撞前安全避让。应用运动学理论建立了下游车队规模、车速、设计车速与两难区域范围以及安全超车视距之间的关系,发现与超越单车的视距要求相比,超越车队所需的安全视距较大,且随着设计车速、下游车队规模以及车速的增大而增大。并发现当流量或车速较大时,两难区域出现的概率较大,且因驾驶者错误估计引发交通事故的机会增多。最后给出了不同下游车队规模条件下安全超车的速度限制及视距要求,为制定安全行车策略以及道路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武宏 《汽车技术》1994,(11):13-18
综述了汽车驾驶员行为的三种典型模式,详细地剖析了汽车人机系统中驾驶员的行为特征,建立了驾驶员行为模式,并推导出计算驾驶员失误率的公式。应用交通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根据驾驶员失误的心理指标体系,结合实际交通事故案例分析,阐明了心理因素对驾驶员可靠性的影响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7.
公路平面交叉口驾驶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目前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事故严重的现状,为了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事故致因分析和加深对交叉口驾驶行为的了解程度,探讨了公路平面交叉口驾驶行为理论,总结了目前道路交通系统交通事故原因及其导致事故所占比例,分析了交叉口交通系统,给出了影响交叉口驾驶行为的具体因素。在驾驶行为三阶段基础上,研究了交叉口驾驶行为模型,分析了交叉口驾驶行为特征和交叉口驾驶行为与交通事故发生的一般关系。并针对驾驶失误和不安全驾驶行为给出了防止措施,以减少交叉口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8.
从驾驶员的心理角度出发,研究了道路线形设计对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影响,并从道路的线形(直线、曲线、线形组合)、视距及道路景观的协调性方面阐述了公路线形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了不合理的道路线形设计造成交通事故的过程,并对道路设计中易忽视的细节作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根据老年人意外伤害的已有数据.阐述了交通事故为老年人意外伤害的主要形式,提出研究老年人交通事故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及萁出行活动规律,总结老年人交通事故特征规律及其原因,针对老年人交通事故规律,提出预防老年人交通事故的对策措施。研究成果对降低交通事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汝春 《驾驶园》2008,(7):52-53
驾驶员是运输车队的核心。在车队管理当中,驾驶员的管理是最为关键的内容,而与驾驶员保持思想沟通是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一、思想沟通的重要性许多车队制定了大量的规章制度并且也严格执行,但实际情况并不是像想象得那样好,交通事故还是频繁发生,违章违纪现象也层出不穷。为什么呢?其实,车队管理非常讲究人性化管理,而人性化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思想沟通。许多人认为,思想沟通只是在白领阶层中有必要,而对于司机队伍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单车超越车队的过程中缩短超车车辆与车队间通信范围,减少车队通信压力,锁定影响车辆入队的关键车队区块,同时通过将待进入关键区块的车队进行间隙优化调整,为驾驶人提供定制化换道入队引导服务,提出了基于驾驶人超车风格特征参数的车队内信息传输关键区块锁定算法,通过分析影响驾驶人换道入队位置范围的关键因素,将驾驶人换道入队过程分为本车道速度调整过程与入队速度调整过程,利用非参数贝叶斯算法获取驾驶人超车换道特征数据并提出基于关键区块所在车队位置序列的车辆间隙优化调整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超车车辆加速度、与前车预计碰撞时间、与车队相对速度是影响驾驶人换道入队范围的关键因素;通过非参数贝叶斯算法将超车车辆运行数据分类获取的驾驶人换道入队驾驶操作基元,可准确提供驾驶人行为特征关键参数;通过将驾驶人换道特征分为48个子类型,可锁定驾驶人换道入队范围且车队关键区块范围随着超车车辆与车队速度差值不同在各个特征类型上呈现不同变化趋势;针对驾驶人入队特征对待进入车队关键区块的车辆间隙进行优化调整,不仅可以为驾驶人提供可接受的驾驶辅助信息,同时减少了车队间隙产生过程中车辆加速度范围,提升了车队运行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2.
带队执勤要有信心要克服怕出事担责任的心理,克服怕发生问题影响进步的心理,克服怕造成事故给单位“抹黑”的心理,树立圆满完成任务的信心。 车队编组要有衡心统筹兼顾,平衡协调,是车队安全、顺畅运行的重要因素。要本着“强弱搭配、新老结合、快慢制约、综合平衡”的原则编组车队。要以车况、驾驶员技术情况和驾驶员性格编队。  相似文献   

13.
心理契约研究是当前西方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兴起的一个热门话题。心理契约对组织内部人员的态度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有意识共建企业的"心理契约",是提高管理效率,开发人力资源潜力,实现企业不断创新的重要保证。共建心理契约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立组织与员工互动的信任机制;提供适时有效的培训。  相似文献   

14.
所谓驾驶员心理变态,是指驾驶员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和刺激,使自身行为偏离常轨的不良心理状态,如冲动、冒险、报复、侥幸、麻痹、恐惧等。驾驶员心理变态是发生交通事故的隐患,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交通违法是指单位或个人在道路交通或与道路交通有关的活动中,违反道路交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妨碍交通秩序,危害交通安全,影响交通畅通,侵犯公民交通权益的过错行为。交通违法的构成必须同时具备违法主体、违法客体、违法的行为、主观过错四个要件,缺一不可。而所谓主观过错,就是违法行为人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所持的心理状态。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违法行为是交通参与者在交通违法心理的直接作用下的作为或不作为行为。导致交通违法的心理因素很多,影响的因素也较复杂。研究交通违法心理的影响因素及其分类特征,对我们取缔交通违法,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畅通,减少交通事故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现就交通违法心理特征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谢兼明 《驾驶园》2009,(3):84-85
目前在我国,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大“杀手”,为使自己在交通事故中的合法权益受到应有的保护,防止人为原因致使损失扩大,作为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后该如何正确应对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当事人由于不懂法或心存侥幸心理做出某些不当行为,孰不知,正是由于自己的这种不当行为,却可能导致在事故责任、损害赔偿方面承担不利的后果。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安全》2012,(3):27-28
随着汽车社会的到来,女性驾驶人已经成为现代交通出行中不可忽视的群体。而女性驾驶人因其自身的生理、心理特性,或多或少地会同男性驾驶人在驾驶行为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为全面分析女性驾车行为的特征,帮助女性驾驶人减少道路出行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本刊联合搜狐汽车制作《女性驾车行为调查》专题。  相似文献   

18.
李国松 《驾驶园》2008,(9):70-73
驾驶员的不良心理与交通事故发生率密切相关。据统计,全国40%-50%的恶性重大事故是由驾驶员不良心理造成的。因此,驾驶员要开好车、不出事.确保行车安全,必须要克服以下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19.
就车队组织中驾驶员个体因素的变量进行了探讨。第一,车队组织中缺勤、流动性对安全率的影响是负相关的,工作满意度是正相关的;第二,驾驶员个体的经历特征、能力、人格特质是影响车队组织安全率的自变量。经历特征对缺勤、流动性和安全率的影响是多元的,而对能力、人格特质的测试可以预测驾驶员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阿季 《驾驶人心理》2006,(12):14-14
中科院心理所工程心理学实验室的孙向红教授研究指出,人的外部行为反应是内部心理过程的体现,驾驶行为尤其如此。疲劳对驾驶员的心理状态会产生很大影响。驾驶人疲劳驾驶后,心理状态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比如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视野逐渐变窄,漏看错看信息的情况增多,反应迟钝、判断迟缓、动作僵硬、节律失调、思维能力下降、头脑糊涂、忘记操作规范、精神不振、郁闷嗜睡、自我控制能力减退、容易激动、心情急躁或开快车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