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一、日本 IHI 公司造船管理模式的引入:1985年,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厂有机会走出国门,认识当今世界具有代表性的日本造船。我厂与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IHI)的第一次为期五年的造船技术合作(1985—1990年),开始了我厂改变过去传统的造船管理模式,采用现代化造船法—中间产品导向型的造船管理方法进行我厂的造船  相似文献   

2.
《世界海运》2009,32(4):17-18
“中国速度”催生世界造船“三国时代” 20世纪50年代,日本造船业开始起步,并于1956年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最大造船国。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造船业始终占据着世界第一的宝座。韩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发展造船业,经过30年的努力,在2003年,其造船总量和接单总量两大指标双双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3.
2000—2002矩是日本经济较为萧条的几年,也是世界造船量不太景气的几年,日本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世界造船强国的地位,于2003年对本国造船企业开始了一场机构改革和重组,通过改革重组,将日本原有的七大造船公司紧缩为六大造船公司(见图1)。目前据日本有关媒体称,为了应对来自韩国、中国和欧洲的竞争,重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桂冠,日本造船业将继续走造船专业化及造船专业化公司合并重组的道路,预计到2010年前后,日本大型造船公司将从现在的6家逐步合并为3家。  相似文献   

4.
应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邀请,以日本造船学会副会长元良诚三为团长的日本造船学会和日本舶用机关学会访华友好代表团一行十人,于今年四月十五日至廿九日对我国进行参观访问,并进行了学术交流活动,这是日本造船学会和日本舶用机关学会与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建立友好合作和学术交流的正式关系以来派出的第一个代表团。代表团的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5.
《船艇》1996,(2)
虽然1995年上半年日本保持了船舶出口量占世界第一的位置,但由于日元坚挺,使日本的造船竞争能力下降,韩国的船舶出口量已经威胁到日本,第二次超过日本。  相似文献   

6.
数字     
第一 国防科工委对我国船舶工业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即经过10到15年的发展,我国船舶工业的综合竞争力接近日本、韩国,在造船总量上,到2015年达2400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5%.在吨位方面达到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7.
<正>20世纪50年代前,欧洲是世界造船产业当之无愧的霸主。二战结束,日本造船业崛起,打破西欧造船一统天下的局面;70年代始,韩国造船业逐步发展并赶超日本,至2003年,韩国成为世界造船新的霸主。2010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全面超越韩国,居世界第一。自2014年起,全球造船出现萎缩局面,行业整体萧条。  相似文献   

8.
张长涛 《船艇》2006,(6):18-22
在2005年以前,日本造船史上只有三年造船完工量曾超过1500万总吨.分别是1974年。1975年和1976年,其中石油危机后的1974年是日本历史上造船完工最多的一年。近年来.世界船舶市场需求旺盛,日本船企手持订单饱满,造船完工量也不断提升,日本造船业正处于历史上又一个造船产量高峰期。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公布的统计数字,2005年日本52家主要船厂共建造船舶362艘,计15489万总吨.从而使日本造船产量在时隔30年之后再次跃上1500万总吨的台阶,创下了日本造船完工量的第二历史新高,仅次于1974年的16782万总吨。  相似文献   

9.
《日本造船涂装工艺标准》是日本造船工业会在参照以往的日本涂装标准、汇集了有关企业的意见、对涂装标准内容加以充实和调整之后,于1984年新制订的造船涂装工艺标准。标准分为1。新造船标准涂装规格,2.新  相似文献   

10.
《船艇》2002,(4)
近年来,韩国和日本造船业稳居世界造船第一方阵,而两国都视对方为其头号竞争对手。进入21世纪后,两国形成了交替领跑的局面。2000年,韩国以其强劲的接单之势夺得世界第一造船国地位。而2001年,韩国船厂的新船接单量大减,共承接185艘,较2000年减少40.9%,而日本接单量为357艘,较2000年增长24.3%,是自19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