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针对某型号齿轮箱在上线运营过程中主动齿轮出现齿面剥离的问题,分析了出现齿面剥离失效的主要原因,并通过仿真计算及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给予优化设计及试验验证。分析表明,造成主动齿轮失效的主要原因是轮齿在运转过程中的齿面接触不均,对角接触明显,造成齿轮局部线载荷大,接触应力高。通过计算分析,对主动齿轮的修形进行了优化设计,在原齿向修鼓的基础上增加了螺旋角修形。计算及试验结果表明,对主动齿轮增加螺旋角修形后,计算显示齿面偏载现象明显改善,齿面最大接触应力较优化前下降了22%,试验结果则验证了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龚志强 《铁道机车车辆》1996,(4):57-60,F003
根据大功率轴悬式电传动电力机车采用单侧齿轮传动的需要、考虑到牵引齿轮载荷和啮合丕斜度要比双侧齿轮传动大大增加,齿向削边修形已不能满足运用的要求,面时对齿轮进行齿向螺旋形鼓形修正、齿高、齿顶修缘和齿根修正。  相似文献   

3.
为了增加牵引电机的功率,电枢齿部磁感应强度 B 高达2.1T(特斯拉),在过载运行情况下,齿部磁感应强度高达2.3T。当饱和电抗器工作在高饱和区段时,铁芯中磁感应强度高达2.3~2.5T。目前国内硅钢片制造厂,按冶金部标准(YB73—70)、(YB73—63)所提供的磁化曲线,磁场强度 H 最大值为30 000A/m,此时硅钢片已趋于饱和。据有关资料介绍,冷轧硅钢片 B 值为2.1T 时,H 值约为50'000A/m;B  相似文献   

4.
探究掘锚一体机截割部齿尖角变化对其切削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国内首台护盾式掘锚一体机为研究对象,借助有限元软件模拟截割部切削煤岩全过程,分析截割部在转速及齿尖角双变量条件下对切削载荷和切削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同转速下,截割部扭矩随齿尖角的增大而增大,齿尖角从70°增大到80°,各个转速下扭矩平均增大38.4%;齿尖角不变,随着转速增大,比能耗呈增大趋势,在齿尖角为70°时,截割部切削效率最高。研究成果可为掘锚一体机高效截割与性能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准确模拟重载机车传动系统中端齿的应力分布,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端齿的三维模拟模型,分别对端齿在各个工况运行时的接触应力和齿根弯曲应力进行了仿真分析,为端齿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计算结果表明,端齿的弯曲及接触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单侧直齿传动大功率电力机车牵引齿轮的齿向螺旋形就形修正、齿端修薄和齿枯、齿根修缘的计算以及设计方法,运用方法成功地研制的SS7型电力机车的牵引齿轮,结束了我国大功率电力机车有用双侧斜齿轮传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为减小弧齿锥齿轮加工调整中滚沏挂轮计算的繁琐,开发了挂轮计算程序,从而克服了手工计算易出错,周期长的弊端。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逐点分析计算法,对韶山8型机车大功率齿轮联轴器的修形、齿面接触点轨迹及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各工况下轮齿的静力状态及齿面间隙量分布,可以确定修形方式及齿厚减薄量的合理性及干涉等问题,为机车用齿轮联轴器的设计工作提供了理论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DF4C机车从动齿轮在中频感应淬火时,在感应器进出齿沟处的齿面出现无硬化层的软区,致使齿轮齿面出现剥落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弧齿锥齿轮机床调整参数软件的设计及应用,采用该软件可将手工计算几天的工作量缩短至1h内完成,并且能够避免手工计算出现的失误,从而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原海燕  刘磊  强士中 《铁道学报》2007,29(5):99-102
钢桥自适应分析是钢桥塑性分析理论的一个新探讨,它研究在超出弹性极限的重复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弹塑性行为,由于其荷载方式接近桥梁结构的实际承载方式,自适应分析更为真实地反映结构的塑性抗弯承载能力。为推广自适应理论在钢桥结构中的应用,以连续实腹钢梁桥为对象,基于Timoshenko梁弹塑性理论,采用分层梁单元,编制有限元程序模拟结构自适应全过程,以求解结构自适应极限承载力,并与相关文献进行算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连续钢梁自适应极限荷载的求解问题,非线性有限元程序运用方便,且精度较高;分层梁单元能够很好地表现塑性区的扩展情况;同时也证明自适应极限状态是一种临界状态。  相似文献   

12.
大跨度斜拉桥设计中,斜拉索精确状态的计算是一步重要的计算环节,但求解不易。为解决这一问题,以悬链线解析法为基础,综合考虑索梁锚固构造和索塔锚固构造的影响,提出在斜拉索张拉力、斜拉索规格已知时精确求解斜拉索线形、无应力长度的迭代计算方法,并以一个算例演示计算过程。提出的斜拉索索形计算方法理论上可求得斜拉索索形的精确解,设计者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迭代终止条件控制计算精度;通过算例可知采用本方法计算迭代收敛速度快,计算效率高;在实际工程中,可用于合理成桥状态或某一施工阶段的斜拉索索形求解。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Matlab在轨道电路仿真计算中的应用。通过列举两个Matlab在计算中的实例,说明用Matlab完成轨道电路仿真计算,程序的可读性强,工作效率高。  相似文献   

14.
韩广晖  宋浩 《铁道勘察》2020,(1):156-161
为了满足轨道交通桥梁设计中的专业计算和建模需求,解决BIM桥梁正向设计实施困难的问题,结合轨道交通项目梁式桥的设计流程和操作习惯,提出以数据为依托的参数化解决方案。选取Bentley公司的Microstation软件进行轨道交通梁式桥设计程序开发,所开发的程序具有地质和线路专业资料获取、桥梁墩台及基础等构件管理、孔跨布置、墩台计算、一键式BIM模型创建、一键式计算和工程量清单输出等功能,为轨道交通桥梁BIM正向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支撑。  相似文献   

15.
铁路客运专线的轨道形式确定较晚,为使施工顺利进行,桥梁专业先为上部结构预留固定高度,等到轨道形式确定后,通过调整垫石顶高程来保证轨道的架设,计算垫石顶高程任务繁重、过程复杂、出错率较高,如何保证计算的快速与正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影响垫石顶高程计算的各种因素,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进行量化,设计出计算流程规范计算过程,构思智能读图算法核对控制高程。选用Excel作为数据库存储数据,采用VB语言结合Excel和cAD编制程序,实现垫石顶高程的智能计算。经过京津城际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两条线的验证,结果表明,该程序计算速度快,计算结果准确,操作简单,界面友好,把大量技术人员从繁重而重复的任务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6.
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工程结构中广泛应用,复杂异形截面多向受力状态下,弯矩作用平面与弯曲平面不重合,截面的强度与配筋计算极为复杂,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本文以平截面假定为依据,基于容许应力法推导出了任意截面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配筋验算公式,将复杂截面的配筋计算问题转化为复杂截面几何特性的求解,利用格林积分变换公式精确高效地实现了任意截面的特性求解,解决了任意截面钢筋混凝土构件单向以及多向受力状态下配筋验算问题,并编制了相应的任意截面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配筋验算程序。通过大量对比验算表明,本文的计算方法和程序计算结果精确可靠,计算效率高。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地铁车辆的重量、重心及轴重和轮重的计算方法,并采用LabVIEW软件对地铁车辆的重量参数进行数据导入、重量计算、重心调节、轴重和轮重计算、结果显示和数据导出,其中计算部分通过LabVIEW中调用MATLAB脚本节点进行编程计算。该程序人机界面友好,计算精度高,便于地铁车辆设计过程中悬挂设备的位置布置及车辆轴重轮重的计算。  相似文献   

18.
地下通道接口梁在跨度很大时,处于弯、剪、扭复合受力状态。接口梁的跨度大,且荷载大,板墙的厚度也相应较大,其实际受力情况复杂。建立了更接近真实受力状态的三维模型来计算接口梁的弯矩、剪力及扭矩。由该模型计算所得的弯、剪、扭分布规律,与采用常规简化计算得到的值差异较大,计算截面位置的内力值同样大幅小于常规简化计算的内力值。  相似文献   

19.
详细介绍了单交点非对称型曲线的坐标正算与反算原理,并根据数学模型,用现在使用比较普遍的卡西欧5800计算器进行程序设计,程序设计为类Basic语言,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基础上,提高外业的工作效率。此程序也适用于单元曲线及对称型曲线坐标正反算。  相似文献   

20.
两种超前预支护技术控制地层沉降效果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广州市城市街道人行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实测地表沉降量超出容许沉降量 ,为分析其原因和寻求更合理方案 ,利用三维有限元对该隧道的施工过程分别进行了实际方案和对比方案的计算模拟 ,通过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指出原方案的不适用性 ,而采用水平旋喷桩对整个隧道周边地层进行加固处理则可以有效地控制地层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