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舰船人机工程在舰船战斗力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权  龚三 《船舶》1999,(4):44-47
舰船装备是一个典型的、庞大的、复杂的人机系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装备在舰船的系统或设备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复杂,因而对操作使用人员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但是,人的生理或心理上的能力是有限度的,不能随着舰船装置技术的发展而无限度地提高,这就出现了人与舰船装备之间的差距,也就是所谓的舰船人机工程问题。要解决这一矛盾和问题,必须将人机工程学的是方法全面系统地引入到舰船装置的设计与制造之中,通过提高包含舰员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舰船信息系统设计仍以功能集成实现为主,难以提升全舰总体信息交互与信息处理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任务的舰船系统信息流程仿真优化方法。该方法进行全舰任务分解与舰员战位关联,然后采用Do DAF的体系结构视图技术建立面向战位任务的舰船系统信息流模型。实验表明,该方法既可检验信息流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也可评估信息交互模型的关键节点和执行效率,可为舰船信息化总体方案验证优化提供一种有效的定量分析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修船》2015,(2):50-52
针对新型舰船遂行中远海任务期间,舰员级维修任务重、组织实施难度大等特点,开展了新型舰船舰员级维修能力建设方法研究。首先明确了舰员级维修的主要任务,并对舰员级维修能力进行了分解和描述,其次总结了舰员级维修能力的基本发展规律,分析了新型舰船舰员级维修能力的使用需求,最后提出了舰员级维修能力建设需求和基本阶段。  相似文献   

4.
舰船人—机—环系统工程是舰船总体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设计原则为安全、高效、舒适、愉悦。首先,总结舰船人—机—环系统的典型特征:长期航行条件下作业环境恶劣;任务复杂、种类多、人力需求量大,对人员协作程度要求高;人机界面信息繁多,舰员的脑力认知负荷高。然后,将舰船人—机—环系统工程的技术体系划分为人机协同、人环协同、人—机—环特征评价和人机工程仿真4个部分,按照舰船人—机—环系统工程的技术发展脉络,即在舰员人体基础特性研究、舰船人—机—环系统工程总体设计应用、舰船人—机—环标准和规范的制订等相互迭代优化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海军人力系统集成(HSI)专业工程实现全舰系统的最优化,分别阐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最后,根据技术体系划分,对我国舰船人—机—环系统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舰船适航性是其总体运行效能的主要决定因素。适航性良好的舰船任凭天气条件不利,也比其他舰船更能驶向海洋并成功执行任务。既受到财政制约,同时又想尽量提高作战效能,便要求把装有日益先进系统的舰船设计成具有优异的作战能力。在特殊环境中的这些能力必须在舰船设计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在适航性不良与执行任务能力降低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对适航性的要求一般仍不足以把握地使所设计的舰船及其各子系统实现所期望的作战能力。应通过把重点放在最高层次海军要求的完整精确定义上来确定适航性。介绍了当代设计和分析方法概述要,以给评估舰船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基于IETM的舰船装备维修保障信息的收集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未来信息化海战中,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是及时、精确、高效维修的保障.为了使舰船装备维修保障信息能以标准的格式准确集成于IETM中,在分析了舰船装备维修保障使命任务的基础上,明确了IETM在舰员级维修保障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基于IETM收集维修保障信息的范围、格式和具体要求,为提高海军舰船装备维修保障的信息化水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舰船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RMS)是影响舰船战备完好性的重要设计特性,为了丰富舰船装备RMS设计手段与分析方法,运用计算机建模与仿真技术,提出了基于任务流程建立舰船RMS仿真模型的总体思路,建立了反映舰船任务、装备、保障资源三者之间关联关系的动态描述模型,运用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思想设计了舰船RMS仿真流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舰船RMS建模与仿真平台的总体框架、功能模块和主要用户界面,并对系统进行了实现,该系统能够为舰船RMS设计提供技术手段支撑和分析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了一个舰船一舰员在受到水下非接触爆炸攻击时的冲击动响应的系统仿真模型。用二阶双渐近似方法对舰船结构在水下爆炸冲击作用时的时域动响应进行理论仿真。然后用非线性四自由度集总参数模型表征坐姿船员,可以进行舰员的时域响应理论仿真计算,这个系统模型对舰艇和舰员安全设计可以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际上正在出现一种以仿真和虚拟环境为基础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简称为仿真设计。用于设计和地海军舰船的仿真设计法,对于运用仿真和虚拟环境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系统与数据库紧密综合起来完善舰船设计过程拥有巨大的潜力。舰船设计问题的性质从其广度和深度推动了仿真设计系统发展。美国通用动力公司承接开发仿真设计系统研究其对降低舰船采办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舰船技术保障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军舰船技术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和要求,利用GIS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设计,开发出基于GIS的舰船技术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技术保障信息管理的系统化、数字化。  相似文献   

11.
舰艇发生各类进水、火灾事故后,需要快速采取损管行动,以保证舰艇的安全。损管工作的实施,需要舰艇多个专业战位配合,需要多类监控系统的共同参与完成。然而,由于损管任务的复杂性,目前还不能从损管任务驱动的角度,对相关系统的监测、控制过程进行描述,无法使舰员体验各战位、各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因而,舰员不便于开展损管任务的协同训练。本文首先构建了损管任务流程仿真系统的架构;然后分析了信息数据流程关系;最后通过案例说明了损管任务的时序过程和信息交互。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仿真系统能够模拟"信息监测-任务控制-信息交互"的全过程,不仅可用于舰员开展损管任务处置过程的训练,也可作为舰船平台网的一种损管辅助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新型军民融合保障模式下、总技术责任单位负责制的舰船维修信息集成管理方案。由总技术责任单位制订故障维修信息记录要求,汇总承修单位现场提交的计划修理信息和定期赴使用方收集的自修、中继级修理、临时性修理信息,录入到事先开发的舰船装备故障维修信息处理系统,形成行业内共享的舰船装备故障及故障维修信息数据库,为后续修理排故、远程技术保障支援系统、舰船研制综合保障设计、后续舰船研究设计改进提高等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俄罗斯联邦国防部第一中央科学研究所研制的水面舰船研究设计自动化系统。该系统由两个在信息上互有联系的程序综合体构成。第一个综合体为水面舰船基本要素优化综合体,它包括战术块、技术块、经济块、优化块四个部分;第二个综合体为舰船方案技术上可行性论证综合体,是舰船装备组成优化模块的逻辑延伸。对使用综合体进行研究设计所涉及的原始信息、工作内容、工作顺序以及输出信息作了说明,并指出:研究设计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是使系统以舰船的信息模型为基础,建立获得专家系统所需知识的方法以及模型化算法计算机模拟程序的通用化。  相似文献   

14.
评价中继级维修保障能力中涉及到大量的维修保障要素信息。一个简单且合理的信息采集系统对于评估中继级维修保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文章设计了舰船中继级维修保障能力的信息采集项目,同时分析了各项目的具体采集原则,最后,利用计算机系统开发了基于WEB系统的用于评价中继级维修保障能力的信息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15.
高速排水型船,如海军舰船,传统上都有一套大功率的推进系统,而且在舰船中部有较大的机舱段。住舱和操作室通常都布置在舰首尾部。对于使命期较长而排水量相对较小(800~1200t)的船型,会因舱内噪声和船舶运动造成舰员疲劳,从而导一生下降。从理论上说,船中部对舰员可能是最舒适的部位。同样,住舱最那布置在由船体线型鸸 「空间损失最小的位置。通过采用交替推进器系统(包括水推进装置、Z型传动装置或牵引进器,变  相似文献   

16.
于洋  韩端锋  华佳  肖蕾  薛彦卓 《船舶》2012,23(6):70-73
根据船舶设计和使用特点并结合舰员逃生理论,提出构建包含数据库、模型库和知识库的舰船人员疏散模拟训练系统的设想。该系统利用游戏软件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模拟完成不同典型事故情景下制定疏散救援处置流程和相关疏散知识考核的训练,并最后提出系统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舰船和其他订单(made-to-order)产品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两个主要原因导致其高度的复杂性:设计过程中牵涉到大量的变量;这些变量与设计参数之间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设计中深入了解生产中的问题非常重要,这能改进对订单产品(如舰船)的计划制订和项目管理。试图在平行工程的背景下论述这个问题,目的是在设计变量和建造参数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在舰船设计的背景下,详实描述和分析系统评估和结构化定义的技术。客观地对面向生产的舰船设计进行研究。以某个典型舰载系统为例,提出并讨论一种对设计过程进行分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管路布置设计属严重影响舰船设计周期的“瓶颈”问题。本文利用计算机三维图形显示技术,探索了CAD三维模型在舰船管路布置设计中应用的一些技术问题。并结合实艇,通过一定程度的二次开发,进行了典型舱室中管路布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经干涉检查,优化调整之后的管路布置三维模型可为船厂的管路布置提供精确的施工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有效保护水面舰船舰员免受水下非接触爆炸所引起的冲击损伤,[方法]在分析水面舰船人员冲击环境和安全限值的基础上,提出舰员抗冲击防护地板设计方法,设计一种具有非线性变刚度力学特性的新型抗冲击弹性地板。在模拟舰船典型中、重度冲击环境的冲击台试验中,对抗冲击弹性地板的防护效果进行验证和评估。[结果]结果表明,抗冲击弹性地板可以衰减88%以上的冲击载荷,能有效降低对舰员的冲击损伤程度。[结论]所做研究可为舰船冲击环境恶劣的部位提供有效的舰员抗冲击防护。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在IBM-PC兼容机上运行的、研究“人员、设备、任务”之间关系的系统。该系统对舰员的定额状态作出评估,辅助有关舰员定额的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