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济南地区的气象条件、地铁运行模式、客流量等特点,研究可调通风型站台门系统在济南地铁中的适用性.以地铁R1线地下车站为例,通过使用计算软件STESS对地下车站隧道内热环境进行模拟计算,并采用年值法对可调通风型站台门系统、集成闭式系统、站台门系统、安全门系统等4种系统的空调制式进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济南地铁采用可调通风型站台门系统,可以满足设计规范中对区间隧道内空气温度的要求,并能降低系统运行能耗,节约运行费用,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为分析多因素下活塞风对地铁车站影响特性,本文以出入口及站台门的进风量为主要分析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来研究站台门风口开启面积、活塞风阀开启面积、行车周期及有无迂回风道下活塞风对车站的影响。研究结论:(1)出入口进风量随行车周期的增大先增大后变小,而站台门进风量随着行车周期的增大而减少;(2)单纯地改变站台门风口开启面积对增强活塞风对车站的影响是有限的;(3)屏蔽门单活塞系统模式,建议增设迂回风道,可根据需求调节迂回风道的开关,进而控制和利用活塞风效应对地铁车站的通风量;(4)活塞风阀开启面积越小,出入口进风量越大,活塞风对车站的影响也越大,配合控制站台门风口开启面积与活塞风阀开启面积,能很好地控制活塞风对车站的影响;(5)从方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活塞风阀开启面积对出入口进风量影响最为显著,而站台门风口开启面积对站台门进风量影响显著程度最高;(6)本研究结果能很好地指导环控系统方案设计,为活塞风的控制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成都地铁环控设计中系统模式比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成都地区的气象条件、地铁列车运行模式、客流量等因素,重点研究开式、屏蔽门式、开/闭式和开闭混合式系统模式的可行性。采用简化的半经验法,对开式系统和屏蔽门系统中车站和隧道内的温度变化进行计算。引入活塞风通风模型,对开/闭式系统中闭式运行时的活塞风影响进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负荷及温度分析模型。将开闭混合式系统中非空调车站内空气作为一个控制体,用能量守恒原理,分析与空调车站相邻的非空调车站内空气的温度变化。根据热力过程分析比较结果,提出适合成都地铁环控系统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京张高铁新八达岭隧道及地下车站的设计方案,采用数值计算软件,模拟地下车站屏蔽门和安全门两种模式下站台的最大风速、最大瞬变压力、压缩波峰值、人行通道最大风速等空气动力学效应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无站台门时,车站中部会车使站内气动效应最不利,压力最大峰值可达508 Pa;设置屏蔽门时车站越行线位置的气动效应恶化,高速过站时在屏蔽门上产生的气动压力最大达到937 Pa,屏蔽门门口位置的最大风速值可达9.88 m/s;设置安全门时,到发线越行对站台风压作用小,站台风速低于5 m/s,站内人行通道风速可达7.5 m/s。八达岭地下车站采用安全门模式,站台风压和站内风速均可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严寒地区地铁建设越来越多,目前运营的严寒地区的地铁线路环控系统冬季暴露出一些问题,针对严寒地区的气候特点,寻求一种适合严寒地区的地铁环控系统方案。研究结论:严寒地区地铁车站环控系统采用开式通风系统,开闭式运行模式。在车站每端设置一个活塞风道、迂回风道,在全高安全门上方至结构板有500 mm左右的空间,在这个位置加设电动可启闭装置,冬季、夏季关闭,使轨行区与车站公共区完全隔绝开,减少由于列车活塞风的影响而从车站出入口进出的冷空气量。从模拟计算结果来看这种环控系统方案满足严寒地区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屏蔽门系统是保障乘客安全和地铁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安全装置.因地铁列车门与站台屏蔽门、列车与站台之间存在一定间隙,时有乘客被夹和踏空等安全事故出现.针对存在的隐患,提出了解决办法:在站台屏蔽门和列车门之间加装激光传感器阵列和自动伸缩踏板.该解决方案对于现有系统的改造较为简单.在实验室做出了模拟样机...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世界各国正在大规模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地铁节能工作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以夏热冬冷地区的典型全高站台门地铁车站为例,采用基于理论分析和STESS模拟的环控系统负荷计算模型,对其组成部分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定量给出客流量、全高站台门气密性、隧道温度、站厅站台控制温度、机械新风量对最热月环控系统冷负荷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在典型工况下,全高站台门地铁车站人员负荷、渗风负荷和日稳定负荷分别占环控系统最热月冷负荷的26%~29%,29%~33%和41%~42%。研究发现地铁车站的主要节能潜力在于全高站台门气密性和站厅、站台温度的合理控制。对于全高站台门当量缝隙宽度在约束值以下的车站,增强气密性带来的节能潜力在25%以上;以站台/站厅温度26℃/27℃为基准,控制温度每增加1℃,最热月环控系统累计冷负荷降低约28%。研究结论为地铁车站环控负荷的合理控制提供参考,可对地铁车站的节能运行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1问题的提出伦敦地铁邦克车站扩容升级旨在缓解拥挤和改善换乘条件,需要新建和改造下列基础设施:(1)为了改进地下换乘条件,需要新建往南的区间隧道和往北的站台隧道;(2)增加从加农街进入车站的入口;(3)增加从北站台出站的无台阶出入口;(4)为缩短去中央线的走行时间,需新建自动步道;(5)为使客流顺畅、缓解拥堵,需增加  相似文献   

9.
基于地铁列车活塞风压对地铁车站站台屏蔽门开关的影响,通过分析和计算站台屏蔽门门体所需的最大推力,对行车间隔加密后因列车活塞风压增大导致站台屏蔽门开关发生故障的现象进行故障分析,提出了故障处理方案。该方案在西安地铁2号线实施后,站台屏蔽门故障下降了48.6%。  相似文献   

10.
1主要技术性能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将车站站台与行车隧道区域隔离开,降低车站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能耗,减少列车运行噪声和活塞风对车站的影响,防止人员跌落轨道产生意外事故,为乘客提供舒适、安全的候车环境,提高地铁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优化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多年的地铁设计经验,总结分析现代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各种模式,包括自然通风系统(开式系统)、机械通风系统(开式系统)、空调系统(闭式系统)、屏蔽门车站闭式系统等模式.提出结合当地气象条件、运力等具体情况,合理设计通风系统的优化思路,并给出各种系统模式的典型布置.  相似文献   

12.
地铁运营初期关闭OTE/UPE风机运行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全线采用屏蔽门系统的西安地铁2号线某区间隧道及与之相连的站台隧道温度进行长期监测,并建立其全尺寸CFD动态仿真模型,参考实测值设定隧道壁面温度,对地铁线路运营初期和远期轨顶和轨底(OTE/UPE)排热风机开启及关闭4种工况下列车在其中行驶过程中隧道内的气流温、速度和压力场进行动态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地铁线路运营初期,即使不开启OTE/UPE风机,在炎热的夏季地铁隧道内也不会出现超温现象;而运营远期,若仍不开启OTE/UPE风机时,则隧道内温度较高;当区间隧道壁温升高到34℃,夏季站台隧道超温现象严重;当区间隧道壁温达到28℃,下游站台隧道有可能超温。运营初期采取不开启OTE/UPE风机的运行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应用SES模拟分析软件,对北京新建轨道交通机场线火灾最不利情况--东直门站站台端部发生火灾时,通风空调系统的通风机运行及活塞风井开启状况各种可能的11种排烟模式进行了模拟分析.由数值模拟得出火灾时站台屏蔽门、活塞风井及区间排风机对车站、区间速度场的影响;分析得出东直门侧式站台火灾最佳排烟模式为仅需开启车站左端2台排热风机,同时车站屏蔽门完全打开,由活塞风井、车站出入口及区间隧道补入新风.  相似文献   

14.
地铁的内部的空气环境,其范围包括车站(站厅、站台、出入口通道)、区间隧道、折返线、尽端线隧道等和车站内的设备与管理用房。作为地下车站机电安装工程工程的一般最基本的通风空调施工范围,则包括车站(站厅、站台、出入口通道)、区间隧道和车站内的设备与管理用房。  相似文献   

15.
采用热环境实测和热舒适调查问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长春地铁1号线冬季、过渡季、夏季车站及车厢的热环境和热舒适情况,分析得出长春室外、车站及车厢2017—2018年温度的变化区间及规律、结果显示,华庆路站站厅、站台温度值不满足规范要求,冷风渗入是影响冬季出入口温度的重要因素,并分析出车站及车厢80%满意率舒适区以及不同季节的热中性温度,旨在为严寒地区地铁热环境及热舒适研究奠定研究基础,为地铁环控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由上海嘉成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轨道交通站台安全平移门系统,于2005年12月16日在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春申路站正式投入运营。这是国内首个投入商业运行的轨道交通站台安全门系统。这种新型安全门被称为“不封顶的屏蔽门”,高约1.28m,由2扇1m宽的活动门和两侧固定门组成。它可以与列车门一一对应,实现与轨道交通系统的无缝对接。当列车进入站台后,控制系统下达命令,安全门打开,乘客就可以自由上下车;在规定的停站时间后,司机下达关门指令,安全门全部关闭、锁紧,列车即安全驶离车站。在旅客上下车后,安全门即把站台上的乘客与轨道隔离,从而能避免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屏蔽门系统安全性需要,开展了站台屏蔽门系统风险分析,获得了站台屏蔽门系统安全性控制要求。设计了面向安全的站台屏蔽门系统控制策略。以国内某站台屏蔽门产品为研究对象,在产品实际运行数据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涉及站台屏蔽门安全的关键部件——乘客防夹回路的功能安全,获得了相应的功能安全评价结果,为站台屏蔽门系统安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进行了尝试性验证。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地铁车站环境控制系统设计中常用的几种典型气流组织方案,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采用重正化群双方程紊流模型,对待建地铁车站及其隧道内的温度场和气流速度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得到各种方案下的温度和气流速度分布。通过分析和比较,认为屏蔽门方案能够得到最优的站台候车环境,但会使隧道内的温度有较大的升高,且投资较大;在投资较小的3种方案中,混合回/排风方案的效果最佳,对该方案造成的站台上气流速度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并对数值模拟方法在地铁车站环控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以采用非全封闭站台门的北京地铁2号线安定门站及其邻接区间为分析对象,采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14.5的动网格模型,模拟不同风井设置模式和设置位置,以及不同区间长度条件下,列车运行过程中地铁车站及邻接区间内空气流动特性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对比分析风井设置模式和设置位置以及区间长度对风井排风率和地面出入口进风率影响的规律,研究地铁隧道风井的优化设置。结果表明:基于计算软件Fluent14.5的动网格模型计算地铁活塞风的方法是有效的;与双风井模式相比,采用只在进站端设置活塞风井的单风井模式,并适当加大风井与站台进站端的距离,以及在区间隧道较长时增加1个风井,可以较好地利用地铁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所产生的活塞效应,改善地铁车站内的空气环境,减少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的能耗。  相似文献   

20.
据新华社消息,北京在建的4、5、10号线地铁站站台将建 成设有安全门和屏蔽门的封闭站台,以避免乘客有落入轨道的 危险,而且候车乘客不用再忍受噪音和粉尘之苦。 据介绍,北京市新建地铁的站台将被透明的玻璃封闭起 来,乘客在封闭区域内等车。新建的北京地铁4、5、10号线站 台将全部装上半封闭安全门,奥运支线和机场轨道线则安装全 封闭的玻璃屏蔽门。其中门框均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材料,门 体全部为钢化玻璃,设有手动和自动控制两种方式,即使遇到 停电等情况,也可以将门打开。北京今后建设的新地铁,站台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