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远洋通信技术的发展,在船舶通信系统中,也集成了越来越多的通信设备,能够支撑船舶完成远距离的跨洋通信,同时也能够极大的提升船舶安全性。本文简单介绍了基于ARM技术的船舶通信系统,并对整个通信的数据传输过程进行分析与数学建模,通过数学方法有效提高了船舶通信的可靠性,同时也降低了故障发生的概率,文中结合ARM技术,实现了通信故障记录功能,并且能够通过网络,对故障数据实现快速的回溯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航海》2015,(5)
介绍了一种基于3G网络的船舶燃油远程监测系统。系统采用3G网络和组态软件开发了系统监测平台。运用组态软件的网桥通信和WEB应用方案,集成智能化传感器、ARM等工控领域技术,实现了远程的燃油油耗与柴油机工况参数的采集、传输和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船舶机舱集中了船舶所有的控制设备和电力电子器件,一旦机舱设备出现故障将会导致船舶不能正常运行并造成重大损失。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船舶机舱监控系统中,本文针对船舶机舱监控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因特网技术、现场总线技术以及ARM嵌入式技术的船舶机舱实时监控系统,对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并对嵌入式平台实现网络通信进行了介绍。本文设计的系统具有成本低、实时性好、扩展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船舶航行数据远程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卫星通信的船舶数据远程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嵌入式控制设计,组合船舶C站和自动识别系统(AIS)设备组建系统,利用C站的卫星通信功能接收陆地远程控制指令,通过嵌入式控制系统实现对C站和AIS设备的远程控制。采集C站和AIS设备中的船舶航行信息,通过卫星通信将航行信息传送到陆地船舶管理系统,实现了船舶数据的远程采集,为提高船舶自动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船舶调度和控制,需要进行船舶定位识别,提出一种基于有源RFID技术的船舶识别与控制终端系统设计方法。采用装有RFID阅读器的船舶主动定位系统进行船舶的位置坐标、类型、速度以及载荷信息进行有源识别,结合GPS定位和无线网络技术进行船舶自组织网络设计。采用MSP430处理器设计船舶的有源RFID读写器,控制终端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了处理器模块、通信模块、航行控制模块、天线模块和人机接口模块等,在ARM Cortex-M3内核中进行控制终端的核心控制电路设计,实现船舶识别与控制终端系统优化设计。系统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进行船舶识别的可靠性较好,RFID应答器与识读器间的通信稳定,对船舶的总体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海洋环境的变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海洋水域温度的变化会对船舶的航行安全带来影响,因此建立广泛而合理的海洋环境观测平台变得迫在眉睫。基于以上事实,本文研究船舶在海洋上的航行特点,以AT89S52系列单片机作为控制平台,搭建基于ARM内核的海洋环境温度监测系统,并设计可与船舶信息管理系统兼容的通信网络。通过实验室环境模拟船舶在海洋上航行时的工作状况,对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和控制性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前,嵌入式操作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工业控制领域。而在船舶自动化领域,嵌入式系统已经代替人工操作,对设备的智能化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由于嵌入式操作系统在可靠性、精确度和扩展性上具有独特优势,必将成为新一代船舶信息控制系统发展趋势。在船舶控制领域,嵌入式控制系统包含硬件和软件2个部分,对多个任务的支持非常强大。本文以船舶设备信息管理平台作为研究对象,对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进行探讨,并借助虚拟仿真平台,搭建对应的ARM内核嵌入式操作平台,实现了智能化控制。  相似文献   

8.
在远洋船舶作业管理系统中,采用物联网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管理效率,同时降低了管理成本。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场控制单元,具有相当高的性能水平,也能够与多种平台相互连接,能够实现无人值守,智能化管理的目的。本文采用ARM9为核心的物联网硬件控制平台,建立远洋船舶作业管理系统的工作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管理算法进行优化,通过对网络的优化,提升智能化管理系统的作业效率,有利于提升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船舶电站对电力推进装置和船载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有重要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在船舶上的广泛应用,船舶电站的自动化控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研究在传统船舶电站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基于32位ARM微处理器的嵌入式可重构控制器,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船舶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并对该船舶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程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后期的Matlab/Simulink仿真表明,该船舶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效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物联网成为一项工业领域的研究热点。物联网使船舶应用对象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充分利用设备终端资源,有效地提高船舶工业的信息化水平和运作效率。雷达系统在船舶物联网中发挥重要的通信功能,对船舶物联网的信息传递效率有重要意义。在船舶雷达系统中,普遍采用脉冲压缩技术进行信号传输。本文针对船舶物联网的雷达信号传递、处理等问题,探究了基于相位编码的雷达信号脉冲压缩技术,并对船舶雷达通信系统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