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密实混凝土在钢管混凝土拱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优选原材料、复合外加剂,采用高掺量粉煤灰和微膨胀技术配制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不仅具有优良的工作性且坍落度损失小、可泵性好,同时还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自密实钢管混凝土与普通泵送钢管混凝土的轴心受压对比试验表明,两者的力学性能相近。将自密实混凝土作为钢管内填混凝土应用在钢管混凝土拱桥中,不仅能满足设计所要求的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指标,具有良好的填充性、抗离析性及混凝土与钢管壁的粘结力,同时满足了施工中采用泵送顶升法浇筑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确保了工程质量。从材料成本、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等方面综合比较来看,自密实混凝土用于钢管混凝土拱桥中具有较好的技术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高强度微膨胀混凝土在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高强度微膨胀混凝土,在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中的配合比设计要求及泵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蒲山特大桥主跨拱肋为哑铃型截面的钢管混凝土拱肋,主拱肋为钢管混凝土空间桁架式结构,混凝土灌注采用顶升法施工,自密实,微膨胀补偿收缩是微膨胀自密实钢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关键。C55微膨胀自密实钢管混凝土设计采用UEA-H-V型膨胀剂,并加入I级粉煤灰、I级高炉矿渣粉和聚丙烯单丝纤维,经试配得到高强高性能纤维钢管混凝土,可以解决泵送顶升过程中,混凝土容易离析,可泵性不强、初凝时间<16 h的施工工艺难题,并满足设计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膨胀剂掺量为基本参数,对不同水化热温度影响下的5根钢管微膨胀混凝土构件的膨胀性能和应力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水泥水化阶段钢管微膨胀混凝土构件温度场及其核心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特性.结果表明,钢管微膨胀混凝土构件截面温度场的变化规律与普通混凝土构件类似;核心混凝土中掺加膨胀剂,补偿收缩效果明显,并且在钢管的限制作用下产生了一定的预压应力.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核心混凝土限制膨胀的应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了核心混凝土预压应力的产生、分布特点及其与膨胀剂掺量的关系,为钢管微膨胀混凝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拱肋混凝土灌注是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在此施工阶段,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结构体系和材料性能均随施工进度和时间而变化,属于非线性施工时变结构。目前,关于混凝土灌注阶段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结构非线性时变行为的研究尚不多见。依据时变结构力学的原理,采用时间冻结法将拱肋混凝土灌注阶段的时变结构转化为时不变结构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黏浆性.依靠自重充填密实.通过自密实混凝土在钢管拱桥中的应用,介绍了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性能、浇筑及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钢管内混凝土与钢管共同形成钢管拱桥的主要受力结构,是钢管拱桥的"生命线"工程,因此钢管内混凝土能否顺利施作具有重大意义。结合实际施工对混凝土的泵送过程的几个技术问题进行论述:混凝土的技术性能、拱肋内混凝土的泵送先后次序安排、钢管所承载的泵送压力计算、泵送口的截止阀门设置、进料短管与钢管拱肋间的连接构造、针对缀板的加强措施、输送泵的选型、减小泵送压力的施工措施等,以期对钢管内砼施工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8.
赣龙铁路吊钟岩特大桥主桥为劲性钢管骨架钢筋混凝土上承式拱桥,设计跨度140 m。拱肋采用劲性钢管骨架,转体合龙,挂模施工外包混凝土,较好地解决了桥梁施工对桥下公路行车的干扰。介绍劲性钢管骨架计算方法、结构设计及骨架转体构造。  相似文献   

9.
劲性骨架法是目前特大跨径混凝土拱桥施工的主要方法,钢管拱的加工制作是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成败的关键之一。以云桂铁路南盘江特大桥钢管拱加工制作为例,从劲性骨架加工制作的总体规划、技术准备、材料的预处理、片段的分段制作程序、钢管拱卧拼装匹配组装、钢管拱吊装节段立拼组装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蒲山特大桥主拱桥拱肋施工的关键环节,总结了钢管混凝土桥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和施工处理措施,为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免涂耐候钢在桥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耐候钢管混凝土桥墩通常出现局部受压荷载工况。为研究矩形耐候钢管混凝土柱轴向局部受压特性,本文结合3根耐候钢管混凝土柱局部轴压试验,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计算,结合试验和有限元方法分析局压面积比ψ2、含钢率、混凝土强度、钢管强度等参数对局压耐候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论:(1)当含钢率小于0.14时,随着钢管厚度的增加,套箍效应对局压承载能力、刚度有很大的提高,当含钢率大于0.14时,继续增加钢管厚度对提高局压承载能力效果不明显,随着钢管厚度的增加,钢管混凝土界面的纵向剪力传递长度变长;(2)对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局压面积比ψ2、核心混凝土强度、含钢率是影响局压承载力的重要参数,钢材强度对局压承载能力影响较小;(3)提出了耐候钢管混凝土柱局压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4)本研究成果可为高架桥梁耐候钢管混凝土桥墩设计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根据雁盐黄河大桥钢管混凝土施工,对泵送顶升钢管混凝土进行研究,解决钢管混凝土的施工难题。研究方法:结合桥址、地形等进行经济技术比较,采用结构分析计算和结构变形等方法,对对称顶升钢管混凝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通过雁盐黄河大桥钢管凝土泵送顶升施工实践,说明钢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设备选型是保证混凝土连续灌注的关键,对大跨度、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可以采用两岸对称、上下游不对称的方式泵送顶升施工灌注钢管混凝土。  相似文献   

13.
雅泸高速公路干海子特大桥下部结构钢管格构墩钢管立柱内设计为灌筑C50混凝土,受立柱钢管尺寸和高差限制,管内砼的浇注采取常规施工方法有很多困难,施工质量也难以保证。介绍了干海子特大桥桥钢管立柱采取的高抛自密实微膨胀砼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圆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受力机理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弹塑性全过程分析理论,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受力机理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了钢管混凝土加载过程中各内力随纵向应变的变化情况,探讨了含钢率、钢材屈服强度和混凝土强度对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在受荷过程中,核心混凝土由于受到钢管的约束其纵向应力有较大提高,延性得到显著提高,钢管为混凝土提供径向约束,但其纵向应力大幅度降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含钢率和钢材屈服强度越高,则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套箍作用越强,承载力越高,延性越好;而混凝土强度越高,则试件套箍作用越弱,延性越差,但承载力越高。  相似文献   

15.
以高速铁路桥梁比较方案(110+208+110) m连续梁-钢管混凝土拱组合结构桥为背景,探求几何非线性及几何-材料双重非线性对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屈曲失稳的影响程度,研究考虑上述非线性因素后钢管混凝土拱弹塑性屈曲因子的衰减系数。结合相关规范和文献,采用空间有限元软件CSIBridge,以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为材料本构模型建立全桥空间模型,对结构按实际作用荷载工况进行弹性及弹塑性屈曲分析。结果表明:材料非线性对钢管混凝土拱屈曲失稳的影响比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大得多,考虑几何-材料双重非线性后钢管混凝土拱弹塑性屈曲因子衰减系数约为0.55。桥式方案中钢管混凝土拱弹性及弹塑性稳定系数均满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应用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建立圆钢管套箍混凝土同心圆柱体混凝土受压计算模型,建立圆钢管套箍混凝土组合弹性模量理论计算公式和组合应力—应变关系全曲线理论表达式。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进行圆钢管套箍混凝土受力全过程数值分析。从圆钢管套箍混凝土加载过程的钢管环向应力—应变关系以及核心混凝土的轴向应力—应变关系、径向应力—应变关系等方面,探讨圆钢管套箍混凝土和圆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之间的差别,并用试验结果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与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相比,钢管套箍混凝土中核心混凝土的径向压应力、纵向强度和钢管环向拉应力增加;圆钢管套箍混凝土将套箍约束作用发挥至最大,且其极限承载力和剩余承载力高,延性好,但组合弹性模量偏小。  相似文献   

17.
通过8根矩形钢管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矩形钢管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和承载能力,结果表明:矩形钢管混凝土梁具有优良的变形能力、较高的承载力和稳定的后期承载力与变形性能,钢与混凝土得到了充分利用。将矩形钢管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与钢筋混凝土梁和钢梁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矩形钢管混凝土梁在承载力、变形能力、经济效益等方面较之其他梁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超声波检测钢管混凝土密实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超声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常数的原理,进行超声波法检测钢管混凝土密实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对钢管壁与混凝土脱开缝隙一类的缺陷相当敏感;检测时应尽量使用频率匹配的中低频传感器,测试频率一般选择在40~100kHz范围之内。超声波对钢管混凝土检测的结论表明,混凝土与管壁的脱离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拱脚部位混凝土比较密实,拱顶部位脱开现象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19.
钢管自密实混凝土轴压受力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研究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管中部是否开小孔或不同高度的横槽以及不同加载方式对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极限承载力、荷载—变形曲线和荷载—横向变形系数曲线的影响,探究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的轴压受力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当钢管与混凝土轴压同时受荷时,采用不同尺寸的应变片或中部某标距范围内的位移计测试可准确记录钢管的轴向变形;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极限承载力不断增大,而剩余承载力基本不变;钢管与混凝土是否同时受荷对极限承载力和剩余承载力影响不大;钢管开小孔,钢管自密实混凝土轴向压缩变形性能减弱,钢管轴向承压能力减弱,而极限承载力和剩余承载力基本不变;钢管开槽,其受力机理发生变化,变形性能减弱,极限承载力降低,钢管更多地参与横向受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