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转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转体前包括编制转体施工设计,转体机构的施工及试转,申请封闭要点和人员培训等诸项准备工作。实施转体时的指挥组织,操作实施和有关施工记录。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铁 14 号线跨丰沙铁路桥为 84 + 84 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 T 构桥,单转体平转施工,转体长度 71 + 71 m,桥位处线路平面曲线半径 470 m。阐述该桥 转体系统的主要设计要点,通过转动体系预设偏心、球 铰适当加大、上下转盘优化设计等措施保证转体的稳 定性。该桥顺利转体成功,其关键在于转体系统的设 置,作为目前国内单转体平转施工的最小曲线半径桥 梁,可为今后小曲线梁桥的转体提供良好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桥梁转体施工是一种无支架的施工方法,在山谷、大河、跨越既有线等具有优越的性能。早期转体施工技术主要用于在山区建造跨越河流或山谷的桥梁,且多为拱桥。转体施工技术按转体方向分为平转、竖转以及平转和竖转相结合3种方法;球铰制作技术、施工控制技术以及稳定控制技术是转体施工的关键技术。首先介绍转体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转体施工技术的难点及急需解决的问题,然后对其在我国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轻型桥梁转体施工专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往采用转体施工的桥梁均为大型、特殊桥梁,其主体结构、转动体系等相对较复杂.如在横跨既有线人行天桥中采用转体工艺,桥梁轻型化后转铰结构简单,转动体系结构应力、应变较小,而转体安全系数要进一步提高,原有大型、特殊桥梁的测试手段不满足实际需要,转体控制技术还需作进一步研究.本文以轻型化桥梁平转法作为研究对象,提出转铰试验和转体试验两阶段的关键技术控制方案,验证转铰质量,确保转体安全;同时完善了轻型桥梁转体安全控制体系,提高了转体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5.
桥梁平转施工是目前跨越既有线路连续梁桥采用的常用施工方法之一。根据转体位置,桥梁平转可分为墩底转体和墩顶转体两种技术,但是在高墩连续梁桥转体施工中,这两种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大树村龙川江三线大桥是世界上首次采用墩中同步转体方式施工的跨越既有成昆铁路的一座连续梁桥,本文以该桥转体施工实践为背景,介绍了墩中转体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主要阐述了墩中转体系统设计与构造及用于墩中转体的新型托架结构、墩中转体的施工工艺流程及关键技术、施工工艺的控制要点,对今后类似桥梁的建设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跨线连续箱梁桥平面转体施工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桥梁转体施工根据转动方向,可分为竖向转体法、水平转体法以及竖转与平转相结合的施工方法。转体施工与其他如悬臂拼装、悬臂浇筑、原位现浇施工等相比较,具有对既有交通影响小,可跨深沟、河流等,且施工快速、技术和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以苏州兴郭路跨苏嘉杭高速公路连续箱梁成功转体为背景,详细介绍连续梁桥水平转体施工的转体体系构造、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转动体系磨合控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随着技术装备和施工工艺的不断进步,大跨度桥梁水平转体施工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大跨连续梁(刚构)水平转体施工应用尤为突出。本文首先叙述了水平转体方法适应的桥梁结构类型及连续箱梁转体特有的施工技术;然后结合曲线连续箱梁跨高速公路施工实践,提炼了曲线箱梁转体施工从交通疏解组织、转动碰撞检验、转体规划及施工组织等主要准备工作和施工工艺流程;对研究形成的称重和配重、试转及演练、精测配牵引、精调与就位等转体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简述了曲线箱梁转体实施过程和效果,并为类似转体施工提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沪杭高速铁路的(88+160+88)m自锚体系的上承式水平转体施工拱桥,结构形式新颖,为世界高速铁路上首次修建于软土地基上且采用自锚式转体施工的桥梁,单铰的转体重量高速16800t。以该桥为工程背景,阐述以下球铰与转盘的安装技术、转体施工牵引力计算和配重计算、转体施工位置控制和微调系统、试转试验以及转体过程中的控制原则。对桥梁的转体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转体施工是钢管混凝土拱桥常用的施工方法,但同时采用竖转和平转施工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在国内并不多见.确定了竖转、平转力系,并对其进行精确的力学计算.为以后同类型桥梁的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景德镇白鹭大桥钢塔竖向转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介绍景德镇白鹭大桥主桥钢塔竖向转体施工和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整体提升技术在竖转过程中的运用及其控制措施,为今后类似桥梁施工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采用扳起法竖向转体施工——即在被扳起的钢塔上安装人字扒杆,扒杆和钢塔本身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结构,然后选取锚点、拉索,由计算机控制钢塔转体,确保钢塔竖向转体施工安全成功。研究结果:历时9小时18分,钢塔成功竖转58°到位,合拢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偏差仅为2 mm,临时索力同计算相符。研究结论:对于长达88 m的钢塔,整体采用扳起法竖向转体施工为国内首创,竖向转体全过程采用计算机控制,这也是目前国内最新颖最先进的大型构件提升安装技术。  相似文献   

11.
建筑物移位是指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手段,在保持建筑物整体性的条件下,改变建筑物的空间位置,包括平移、旋转、抬升、迫降等单项移位或组合移位。建筑物整体移位技术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开展,此项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PLC同步控制技术的应用,发展至今已趋于成熟。将这一技术发展至大型梁体的整体移位,进而应用到高铁建设中,可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2.
盾构机同步注浆系统的PLC控制系统,能够对注浆的压力和注浆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此基础上,对注浆泵PLC控制和电气系统进行节电改进,利用注浆泵的4个工作状态作为控制信号,在停止工作状态下5 s之后实现同步注浆系统的液压泵自动停止功能,能有效提高盾构机同步注浆液压泵的使用寿命,节约电能,降低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3.
同步注浆工艺作为盾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注浆效果对盾构掘进中的沉降控制与及时包裹管片起到重要作用。针对壁后同步注浆的作用进行分析,系统总结同步注浆浆液类型与要求,对比分析3种常用浆液优缺点,结合工程实际需求探讨浆液需求及发展方向。统计国内已建35个地铁盾构施工案例,分析地铁施工采用盾构机类型及管片尺寸,简要分析盾构隧道同步注浆中的热点问题并展开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浆液种类需根据地层条件进行选取,国内盾构隧道施工过程同步注浆采用单液浆(惰性浆液、可硬性浆液)较多,盾构隧道施工同步注浆双液浆开始逐渐推广,国外盾构隧道施工同步注浆已逐渐向双液浆转变;壁后注浆准确探测与评价对于注浆效果的反馈与地层变形敏感地区至关重要,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含水量大于30%的地层、渗透性极高地层、软弱不均地层且周围近距离穿越建(构)筑物,对沉降控制要求较高的工程中,建议采用双液浆同步注浆施工或辅以克泥效特殊浆液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14.
石家庄市和平路高架西延工程钢箱梁主桥和匝道桥同时跨越石太铁路,由于既有线运输繁忙,需在一个铁路施工"天窗点"内完成双幅桥梁的同步转体施工,施工难度大;主桥桥位处于狭小空间内,不具备现场钢箱梁构件吊装条件。通过设置钢箱梁横向滑移装置解决钢箱梁构件水平运输问题;采用计算机模拟和精密仪器控制等措施,探索出主桥在墩顶及匝道桥在承台同时同步转体施工工艺流程及安全防护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5.
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策略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从外同步控制、白同步控制及弱磁控制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介绍了自适应控制、变结构控制和智能控制等先进控制策略在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一种高速同步温度采集的方法,可充分利用AVR ATmeg16单片机的输入输出口同时采集多点温度信号,结果证明,此方案大大提高了温度采集速度,使得采集多点温度的时间与采集一点温度信号的时间相同,实现了温度信号的高速同步采集.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永磁同步电机功率密度的提高与体积的减小,准确预估其温升成为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难题。为解决该难题,以某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基本假设和求解条件,采用多参考坐标系模型与有限体积法对永磁同步电机三维流动与传热耦合仿真模型进行求解。对永磁同步电机内部的流体流动特性、整体温度场、定转子温度场以及对流换热系数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与结果可为永磁同步电机的热设计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从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出发,以电动机转速为可调参数,基于电动机电流模型建立参考模型与可调模型,通过对转速估计自适应律的数学推导,提出了新的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方法.并根据波波夫超稳定性定理证明了系统稳定性.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实现了永磁同步电动机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无速度传感系统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无速度传感方法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效果,可供无速度传感器情况下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耀 《铁道勘察》2022,(1):101-104,11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成为城市立体化、集约化、生态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充分疏散地铁客流、有机结合周边地块并服务于附近大规模居住人口,在北京地铁6号线常营站建设项目中采取一体化开发的建设模式,通过积极协调各相关单位,与周边物业公司开展合作,最终确定前期通盘规划、中期同步施工、后期一并交付的开发建...  相似文献   

20.
德国磁悬浮列车TR07推进和制动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德国磁悬浮列车TR07推进和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电机设计参数及供电技术。指出采用长定子同步时机推进方式的TR07具有电机工作效率高、功率因数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