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更好发展浙江省内河水运,分析浙江省内河水运发展概况,认为浙江具有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客观需求,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航道、船舶、港口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将浙江内河发展情况与欧美等水运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发现差距,寻找不足;建议浙江省需加快建设畅通的江海河联运航道网络、适应航道要求的标准化船型和现代化的内河枢纽港,并在政策支持方面给予倾斜,推动运输方式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实现浙江省内河水运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嘉兴境内航道密度达0.5km/km2,全市航道里程近2 000km,占浙江省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0%,水运条件十分优越.长期以来,内河航运对推动嘉兴乃至整个浙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干线航道是水上运输的大动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市、县级地方政府和交通部门在进行干线航道建设的时候,却忽视了对支线航道的建设和养护,使得支线航道的发展滞后于水运事业的发展.笔者现就加强支线航道的建设和养护管理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4.
陈祎  冯华  李赛峰 《中国水运》2008,8(1):13-15
象山港航道工程是浙江省第一个沿海航道整治工程.继一期3.5万吨级航道工程完工后,二期5万吨级航道工程又被相关临港企业提上议事日程.从专业航道管理部门的角度出发,本文主要就象山港5万吨级航道工程的建设必要性、航线选择、建设规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实施京杭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对沟通我国南北黄金水道,提高京杭运河整体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实现《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建设目标,完善我国内河航道网及长三角地区的航道网体系具有重要作用。该项目的建设将与杭甬运河、钱塘江中上游航道对接,组成了浙江省内河主干网,进而实现“通江达海”,对完善沿海港口的集疏运体系,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该项目将结合“二轮治太”和文物保护,有利于浙北地区的水环境改善和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实施。  相似文献   

6.
30年弹指一挥间,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浙江省的水路交通创造出不折不扣的奇迹,其间进行了水系航道的构通,调整运输方式,发展海洋运输,开发建设深水港区,船舶趋向大型化、专业化,水路运输蓬勃发展,浙江已从水运大省迈进水运强省。  相似文献   

7.
金华水运曾有过辉煌的历史,金华兰溪港是浙江省“水运强省工程”建设中的七个主要港口之一。本文从地理位置、货物运量、运输价格以及港口、航道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金华水运的潜在优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就浙江省如何发展海河联运港区,完善浙江省水运网络系统进行了探析.浙江省"港航强省"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浙江省的内河航道网络,逐步加强沿海港口的建设,海河联运港区是将内河航道网络与沿海港口连接的重要节点,海河联运的实现与发展将进一步突出与发挥水路运输的优势.各沿海港口建设海河联运港区,发展海河联运不仅有利于完善浙江省水运网络系统和港口集疏运系统,还可以降低货物集疏运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降低对城市的干扰.  相似文献   

9.
内河航道生态护岸的发展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近几年浙江省内河航道建设中采用的生态护岸型式,分析总结适合限制性航道的生态护岸形式并进行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0.
沈新琴 《中国水运》2014,(11):80-81
在如今现代化的内河航道建设中,建设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内河航道网是重点的基础工程,然而要想充分发挥内河航道的优势,还必须要做好内河航道的航道建设工作和航道治理工作,以此来提高内河航道的标准;而我国国土幅员广阔,江河湖海较多,鉴于内河运输是水上运输较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航道的建设发展时内河航运的基础,因此,我国具有在内河运输中较大的发展优势.为了使我国内河航道的建设与我国的经济建设相协调相一致,就要充分的利用好我国内河道的优势;文中则通过阐述内河航运的优势,指出建设内河航道在我国的重要意义,并给予了一些治理内河航运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