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业空间设计的定量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研究了作业空间和作业场所的设计,探讨了作业范围的空间尺度与人体尺度的相互关系及运用人体数学模型分析人的近身作业空间,并进行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2.
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研究了作业空间和作业场所的设计,探讨了作业范围的空间尺度与人体尺度的相互关系及运用人体数学模型分析人的近身作业空间, 并进行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3.
座椅舒适度与人体工程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艳荣 《铁道车辆》1997,35(5):32-34
阐述了客车座椅的舒适度与人体工程学的密切关系、座椅设计要领、几何尺寸及形状的确定。  相似文献   

4.
《世界轨道交通》2011,(8):72-72
魏德米勒SlimLine螺丝刀作为VDE绝缘螺丝刀的一员,具有超薄刀片,可轻松地旋紧螺丝和方便地打开接线端子的夹紧弹片。同时为了缓解用户的工作疲劳度,魏德米勒对SlimLine螺丝刀做了特殊的人体工程学设计。魏德米勒SiimLJne螺丝刀特别强调了将出众的使用功能与人体工程学设计相结合。SIimLine螺丝刀的刀杆直径减少33%,  相似文献   

5.
人体工程学在客车内装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人体工程学在铁路客车内装设计中的作用和应用,总结了运用人体尺寸数据进行设计的方法及要点,并提出了在铁路客车内装设计的不同阶段增加系统的人体工程设计内容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IC.IDO作为司机室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环境,借鉴汽车人机工程学设计方法,以司机作为司机室设计的核心参照对象,建立设计基础,并分别介绍了司机操作界面、视野分析、座椅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文章将具体研究司机室人机工程学的设计方法,并推动相关设计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7.
事故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很复杂的,但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来看,不外乎有三方面主要原因,即:人的因素(劳动组织、劳动制度、人在劳动中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物的因素(机器、设备、工具、附件)和环境因素(如生产场所、工作空间、生产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因素等)。现仅从心理学角度对人的因素作一分析。人的行为、特征、能力和事故之间的关系,心理学家已作过许多研究,但由于许多混杂因素的干  相似文献   

8.
地铁安全与防灾通用标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铁安全与防灾通用标志系统在保证地铁高效运行及灾时进行乘客的安全疏散与救助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对国内外地铁安全与防灾通用标志系统的考察分析,结合相关规范,在认知心理学和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标志设计的重要因素,从标志的颜色、内容、材料、采光形式等方面提出了设计及优化建议,以使地铁安全与防灾通用标志满足功能...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人机工程学与动车组设计的密切关系,从9个方面简单叙述了人机工程学在动车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铁路客车内部设计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铁路客车内部设计将越来越注重人的多方面需求,特别是人的心理需求。不仅需要从美学、人机工程学等不同角度考虑,而且还将由精通不同专业的人员或部门的合作来完成,采取模块化设计,满足乘客需求,完善客车功能。客车内部设计追求简洁与优雅,突出灯光、色彩对环境氛围的渲染,关注弱势群体,实施无障碍设计。  相似文献   

11.
客室中扶手是地铁车辆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车辆启动和制动过程中,客室中扶手会受到乘客较大的抓握力和冲击力,其设置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乘坐安全。因此,地铁车辆内装中扶手的设计应在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的基础上,保证乘客使用的安全性、手握的舒适性和普遍适用性。文章根据国内某项目地铁车辆客室中扶手设计,介绍了客室中扶手的设计原则、选材特点、组成、安装结构等,并结合乘客的站姿人体尺寸,提出了中扶手的设计高度建议,为后续地铁车辆中扶手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生物节律在铁路行车安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决行车安全管理问题,就是如何加强人、车、路(环境)三大因素中人的因素的管理。本文从人机工程学观点出发,探讨和分析由于人的生理因素(即内在原因)引起的事故,研究由于人的身体条件(体力、情绪、智力)的变化与发生事故的关系,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简单介绍了人机工程学的概念、设计步骤;论述了人机工程学在钢材预处理线上的应用;总结了热处理线的优点,并对今后的设计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后视镜是机车乘务员视野了望的行车安全部件之一,本文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出发,分析了机车乘务员的视觉和坐姿与后视镜设计的关系,重点介绍了如何利用“眼椭圆”、“H点人体模型”、“临界视角”和成像原理进行机车后视镜的参数设计,安装位置的确定及后视野的校核、为机车司机室后视镜的设计和安装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应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从人和机两个子系统对冲压事故进行了分析,打破了人们习惯的且已格式化了的分析方法。指出冲压工艺在模具使用中应作为冲压机子系统的重要部分,是冲压事故的主要人机结合面。对人体子系统中,人的失误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从而在冲压工艺、模具设计及工作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综合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从运营需求出发,以人因工程学原则和ISO 11064等系列相关标准为基础,对轨道交通控制中心人因工程设计的内容和评估方法进行研究。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整合到控制中心的设计中,提出我国轨道交通控制中心人因工程设计框架和评估方法,对控制中心布局设计以及各个环节的人因工程设计流程进行探讨,并对控制中心声光热环境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我国轨道交通控制中心的人性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人因工程学原则和相关工效学标准为依据,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多屏拼接幕墙工程实例,对控制中心多屏拼接幕墙的可视性设计从拼接屏选型要求、屏幕数量、可视距离、位置布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一种多屏拼接幕墙可视性的设计方法,使之更好地与人的视觉特征相匹配,改善了多屏拼接幕墙信息传递的可达性,保证了调度团队作业时共享信息的良好可视性。  相似文献   

18.
铁路客车舒适度的检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随车对旅客的问卷调查和大量的数据测试,结合人机工程学原理,提出铁路旅客列车舒适度综合评估标准.该标准包括对人体有影响的振动、温度、湿度、噪声、照度、CO2含量等可测物理量和服务质量等不可测因素,利用统计学原理找出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于人体的规律,使客车舒适度由定性的分析上升到定量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对高速列车信号安全防护系统(ATP)所涉及到的一些人机工程学问题作了详细的说明,给出了司机操作环境和司机台显示器人机界面的设计思想,为高速列车控制系统的人机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厦门地铁一号线车辆内装设计为例,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内装系统的主要结构特点,在借鉴与参考国内外地铁车辆的前提下,优化传统内装结构,使之更加模块化、轻量化,结合人机工程学设计,让旅客感受到安全性与舒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