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铁车辆的扶手能起到维持乘客站立平衡和缓解乘客疲劳的作用。文章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车辆扶手结构,对地铁车辆扶手进行强度分析计算,为扶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辆客室侧门安全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生产的地铁车辆,一般在每节车箱两侧对称共设6个或8个客室侧门。客室侧门的控制由司机在司机室内集中进行。车辆运行过程中,所有侧门处于关闭状态;车辆到站,司机打开车辆某一侧的车门供乘客上下车。因而,地铁车辆的客室侧门系统在设计上是否导向安全,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人身安全。在我国,地铁车辆运营时超载情况严重,致使其客室侧门的安全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地铁车辆残疾人扶手杆用于为特殊乘客提供支撑和保护,同时还要兼顾其他现场实际情况,扶手杆的稳固程度对保障乘客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长沙地铁2号线电客车残疾人扶手杆维护及现场实际情况,对2号线电客车残疾人扶手杆的稳固进行重新设计,为后续长沙地铁电客车残疾人扶手杆的维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地铁车辆客室送风道的结构设计和安装方式,提出了地铁车辆客室多方位送回风系统的概念,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送风道内流场和客室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了多方位送回风系统后:送风道各出口预测风量与理论风量偏差在15%之内,出风均匀性良好;客室人员活动区域速度场与温度场分布均匀,微风速在0.20~0.42 m/s之间,断面垂直温差在3℃以内。地铁车辆采用多方位送回风系统,既提高了座椅区域与门区乘客的舒适性,又降低了客室中部的风速,缓解了乘客的吹风感。  相似文献   

5.
基于国内外扶手杆的现状,文章概述了武汉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车辆内饰扶手的结构特性及关键技术特点,展望高端地铁车辆内饰扶手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厦门地铁一号线车辆内装设计为例,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内装系统的主要结构特点,在借鉴与参考国内外地铁车辆的前提下,优化传统内装结构,使之更加模块化、轻量化,结合人机工程学设计,让旅客感受到安全性与舒适性。  相似文献   

7.
在深圳地铁1号线增购车辆首列车试制过程中,中央立柱扶手出现晃动。文章通过对扶手固定点的受力分析,介绍了对该项目松动扶手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西安地铁一号线车辆客室侧门的组成,对西安地铁一号线客室侧门在调试、运营中发生的典型故障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一些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地铁车辆客室的结构及部分地铁项目车辆客室的人性化设计,为今后地铁车辆的客室设计提供思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0.
地铁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由于客室内的新风风量有限、风速和温度分布不均匀、人员密度过高等原因,客室内部空气品质和人员舒适性会明显下降,乘客容易出现不适。为了掌握地铁客室环境的状态和评估其空气品质及热舒适性,以北京地铁为典型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连续在线实测的方法,在夏季分3个时间段,针对4条典型线路进行了乘客对客室环境主观感受的问卷调查,并在线实测了客室内空气热环境参数,分析影响客室环境舒适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CRH3型动车组在京津城际铁路的成功开行,拉开了我国高速铁路运营的序幕。旅客对列车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车内环境界面的振动、噪声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此,有效地采取措施减振降噪、提高乘客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是当前高速列车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介绍CRH3型劝车组内装系统自主研发的橡胶减振器内部结构及技术指标,它填补了我国动车组内饰件橡胶减振器研究的空白,并为我国碳钢车辆、地铁车辆等相关轨道车辆应用的减振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型轨道交通车辆扶手吊碎裂问题,跟踪调查维修车辆的扶手吊碎裂售后反馈信息发现,质保期内发生碎裂的扶手吊数量较多,且碎裂发生的区域基本一致,由此初步判断,扶手吊碎裂源于设计缺陷。通过对扶手吊强度及工艺等进行研究与分析发现,扶手吊碎裂由自身结构不合理、加工工艺不完善及装配紧固力矩控制不到位等多种因素导致。根据分析结果,针对产品结构和工艺提出优化方案,并对优化后的样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扶手吊碎裂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铁一号线车辆客室车门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地铁一号线车辆客室车基本结构以及在URM模式,ATP模式下客室车间控制的设计思想和功能表现。  相似文献   

14.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频发引起了公众对公共交通工具内部环境卫生安全的极大关注。地铁客室由于密闭性较高且乘员密度较大,携带病原体的飞沫在客室内气流的作用下可能迅速扩散与传播,因而客室乘员存在感染的风险。合理设计客室内气流组织,降低呼吸道传染疾病交叉感染风险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使用具有完整风道和高度还原的地铁客室模型,构建通过试验验证的地铁客室内飞沫传播仿真方法。探索典型地铁列车客室复杂流场中呼吸道飞沫的传播规律,研究了在不同位置乘客咳嗽释放的飞沫扩散规律与时空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客室气流组织对小粒径飞沫的运动起主导作用,不同位置释放的飞沫在传播范围与扩散速度方面呈现较大差异。在客室端部释放的飞沫,主要在释放源附近循环运动,88.56%的飞沫长时间悬浮和循环,使该区域乘客有较长的暴露时间和较大的感染风险;客室中部释放的飞沫扩散范围较广,16 s纵向输运距离可达7 m;客室顶部空调机组集中回风口附近形成较强的向上气流,使该区域94.1%的咳嗽飞沫在4.5 s被吸入回风口,有通过空调机组混合腔弥散至客室的可能。本研究结果为优化地铁列车送风系统结构、设计客室气流组织...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10月30日,深圳地铁8号线首列车在中车株机公司下线。为了给深圳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可靠、舒适的出行体验,中车株机公司基于成熟可靠的系统集成平台,不断优化列车设计。深圳地铁8号线车辆主要特征如下:1)外形特征:经典的前脸和优美的腰线,整体风格极具深圳地铁车辆特色,特征明显,辨识度高。2)内饰特征:A型车辆加鼓型造型,使得客室内部空间更加宽大明亮;压模制造的长条座椅,立柱扶手的布局,多功能区设置等设施方便了大多数,也考虑了极少数,设计以人为本,处处充满温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降低地铁车辆客室车门的故障,提出应用GO法原理对地铁车辆客室车门的可靠性特征进行分析.以齿带传动式地铁车辆客室车门系统为例,建立了基于GO法可靠性模型.依据门控电气元件和机械零部件的可用度、失效率等可靠性特征量,结合车门系统中操作符的逻辑关系,导出可修系统维修率和失效率的精确的计算公式,开发相应的GO程序,定量计算地铁车辆客室车门系统可靠性特征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导致车门故障的所有可能因素和薄弱环节,可为地铁车辆客室车门维修和购车选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微动塞拉门和电动塞拉门的工作原理、受力状态及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其对车体结构、密封性、内装布置、外部美观性、维护性的影响,并介绍了广州地铁二八线延长线项目客室侧门设计选型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城轨车辆乘客信息系统多样化的功能要求,对不同车辆项目的乘客信息系统设计进行分析,提出系统集成设计的理念.系统集成设计使乘客信息系统结构更加简统化、模块化,同时可解决城轨车辆客室设备安装和布线问题.  相似文献   

19.
广州地铁A2、A3型车辆使用的是国外生产的外挂车门,其密封性较差,车厢内与隧道间易产生窜风,噪声大且舒适性差.外挂密闭门改造是在外挂门的基础上增加12mm的向车体内侧塞拉的行程,从而使车门在关闭时,门扇密封胶条和门框紧密贴合,保证了车辆的密封性能.车门改造后,客室内噪声降低2.0 dB(A)以上,提高了乘客乘车的舒适性,也间接降低了客室空调制冷能耗.  相似文献   

20.
地铁车辆中车门系统是关系到列车运营安全的重要设备,文章以无锡地铁二号线车辆为例,介绍了其客室门控制设计中所采用的各种冗余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