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晨 《海运情报》2005,(4):26-27
德国赫伯罗特正在扩大亚洲区域内航线的运输体制。从2003年3月利用与东方海外、铁行渣华的共同营运在亚洲区域内航线投入本公司船以来,该公司分阶段开设新航线,充实了亚洲区域内的运输网络。2004年的运输网建设已告一段落,2005年的目光将投向日本,中国间的航线等,继续积极扩大运输网络。作为伟大联盟的成员公司,赫伯罗特虽然拥有以东西基干航线为主的广泛的运输网,但过去没有将亚洲区域内航线作为基干航线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集装箱运输     
《海运情报》2006,(6):36-38
中远集运开展武汉/上海洋山港支线运输,中海集运等3家公司开设欧洲/北美东岸新航线,新海丰集运在中国重要港口与日本间开设两条新航线,新海丰集运开设京滨、中京/福州、泉州、厦门航线,东方海外5月开设中东/东南亚航线……  相似文献   

3.
港澳台     
《集装箱化》1995,(2):36-37
东方海外开设日本/新港、大连航线;东方海外与齐姆在远东/澳大利亚航线协调配船;1980~1994年香港集装箱吞吐量;长荣利用鲁丰公司的舱位开设日本/青岛集装箱航线;马士基拟往高雄设新码头;韩国船公司首次在高雄建专用集装箱码头。  相似文献   

4.
闵光 《海运情报》2005,(7):16-16
由于集装箱运输量扩大和运价的上升吸收了燃油费和租船费的迅速上涨,世界主要班轮公司2004年的收入和利润都比上年增加。包括中国海运在内,东方海外、美国总统轮船等9家公司的营业额营业利润率都突破了10%。虽然企业间有差别,但各公司的收益能力都大幅提高。以日元换算的营业利润,6家公司超过了500亿日元,长荣的营业损益改善了230亿日元,从赤字转为盈利。  相似文献   

5.
华晨 《海运情报》2005,(6):9-11
据日本国际货代协会(JIFFA)统计,其会员公司2004年度上半年(2004年4月~2004年9月)国际多式联运进出口货物量约2828万吨.比上年度同期增长14.5%,创历史最高纪录。进出口都由于亚洲航线货流的活跃而取得了两位数增长。  相似文献   

6.
集装箱运输     
《海运情报》2005,(5):37-38
中远集运等将开设亚洲/南美东岸航线,中远集运和韩进将调整亚洲/欧洲航线,中海集运2004年营业利润增长1.8倍,中日国际轮渡公司开展往天津的快速交货服务,欧洲航线西行2004年集装箱货流增长16%,2004年远东往波斯湾货流增长20%以上,2004年南北航线南行货流继续以两位数增长,马特松明年2月开设美国/中国集装箱航线,墨西哥航运加强中美支线运输,马士基海陆与南非海运联合开设新集装箱航线。  相似文献   

7.
《海运情报》2007,(12):20
中海集运于1月加入该协定,这样,TSA已有15家成员公司另14家为美国总统轮船、达飞、中远集运、长荣、韩进海运、赫伯罗特、现代商船、川崎汽船、地中海航运、商船三井、日本邮船、东方海外、阳明海运、以星。  相似文献   

8.
国际     
《集装箱化》1995,(8):35-37
集装箱枢纽港争夺战今后5年白热化;1994年海外主要船公司业绩;今年初全世界保有出租箱400万TEU;亚洲船公司首次开设南亚/欧洲航线;亚洲船公司首次打入北欧/南非集装箱航线;日邮、哈劳、东方海皇、东方半岛四公司实施全球合作;公会外船公司对北美往日本的集装箱货物征收码头装卸费。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运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截止1995年,我国民用船舶已达36万艘,5000多万载重吨,从事国际航运的船公司有290家,沿海运输的船公司有1300家,内河运输的船公司有5100家,我国航运业在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运输保障和促进对外贸易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航运市场的开放,有不少地方和企业都投资或借资购船兴办船公司,使我国航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其中,众多新崛起的航运企业首先就面临着航线决策的现实问题:经营国际航线(本文主要指国际近洋航线)还是国内航线?为此,我们就应对这两种航线的经营管理作一个系统的了解和仔细的比较,从经营成本、管理方式到两种航线的比较和联系,以便更确切地了解各自的特点,从而选择更适合自己公司的航线,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丁力 《海运情报》2006,(3):30-30,32
2005年亚洲18个国家(地区)往美国(东行)的集装箱货流,各船公司的承运比例(速报)。中国海运比上年的4.8%上升近1个百分点,从2004年的第9位跃居第7位。在日本船公司中,日本邮船的排名比上年后退一位,为第8位。川崎汽船和商船三井的排名没有变化。但是。川崎汽船2003年末投入新造集装箱船产生了效果,所占比例略有增加。另一方面。居第1位的马士基海陆以下的前4家公司没有变动。  相似文献   

11.
白水 《海运情报》2004,(7):11-11
2002.年底美国经济处于衰退之中,但亚洲至美国航线的集装箱货量增长率达20%,大大超过分析人士预测的6%。到2003年底和2004年初,美国经济经历着据说是近20年来最为景气的时刻,但太平洋东行货量的增长却差强人意。据美国PIERS的统计数据,亚洲到美国的集装箱货量在2003年第三季度比2002年同期仅增长3.4%。尽管2003年前9个月的总体增长率达9.5%,远洋班轮公司仍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是温哥华港务局作为第一家北美的港口获准在中国正式建立办事处的第十个年头。我们以此为殊荣。  相似文献   

13.
钟秋 《海运情报》2004,(12):1-5
日本邮船于今年8月下旬发行了《世界集装箱船队及其营运状况》2004年版。该报告由集装箱船供给动向、集装箱航线状况、主要经营者与航运联盟以及各公司2003年经营动向、2003年集装箱船市场四部分构成。现简介第一部分。重点介绍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14.
日本通运在世界33个国家的162个城市设立了291个据点(2003年6月末),并设有59家公司。海外职工达到11141人(2003年3月末),海外仓库有195个,面积约96.2万平方米(2003年3月末)。日本通运利用海外网络及加强它们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实施海外物流战略。  相似文献   

15.
丁力 《海运情报》2006,(2):31-31
据韩进海运的吉井哲先生的演讲,2004年亚洲发往北美的集装箱货物比上年增长14.8%。为1077.2万TEU。突破了1000万TEU。估计2005年增长12%。为1206.5万TEU。预计2006年增长8%。2007年增长7%。  相似文献   

16.
姚哲 《海运情报》2004,(11):21-22
创业于1953年、去年迎来50周年的南星海运公司,是韩国历史最悠久的著名船公司。该公司的日本/韩国航线覆盖日本30多个地方港,在该航线的货物承运比例仅次于高丽海运和兴亚海运这两家最大的船公司。今年,南星海运不仅大幅扩大运输体制,而且努力提高既有航线的服务质量。它利用投入新造船建设本公司船队,并利用完善顾客支持体制充实服务内容,夯实今后稳固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丁俭 《集装箱化》1994,(6):27-29
是韩国韩进集团拥有的十六家公司之一成立于1977年,韩进海运公司的前身是韩进集装箱班轮公司(HanJin Contafner Line),现在是韩国—北美航线上占有最大份额的航运公司,主要致力于集装箱运输。该公司收买了韩国海运公司(KSC)的集装箱船以后。  相似文献   

18.
《水运文献信息》2007,(4):27-27
尽管2006年好几家亚洲集装箱运输公司亚欧贸易航线的集装箱数量都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远东班轮公会认为货运量增长势头过于强劲,今年可能会出现运力危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白水 《海运情报》2004,(9):9-11
太平洋班轮航线经过两年时间的快速发展.未来的趋势变得扑朔迷离。有人说2004年将有进一步的增长。也有人担心泡沫即将爆裂。本文拟对2004年太平洋航线班轮运输的供需情况作一较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大连港集团2006年4月成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股票交易所主板上市,从而成为大连市第一家海外成功IPO的企业、中国内地第二家港口H股公司,大连港国际化发展战略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