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随着城市高速轨道交通(120 km/h以上)的建设,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802.11ac、802.11n)组建车地宽度网络已很难满足列车高速、高带宽、低时延的要求。EUHT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推广为车地宽带网络的选型提供技术支持。对广州地铁知识城支线EUHT的系统结构、技术要求、EBU布点、信号切换、网络同步、设施安装、业务测试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广州地铁知识城支线的应用成果表明EUHT可实现120 km/h速度下单列车30路高清视频图像实时上传,动态带宽达到300 Mb/s,为保障列车安全提供十分重要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160 km/h以上的地铁车地无线宽带网络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铁列车车载视频系统构建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国内地铁列车从地面向列车传输视频广播的需求,提出基于无线局域网技术的解决方案和基于泄漏电缆的移动数字电视技术方案,并对两种技术解决方案进行比较,重点探讨了基于无线局域网双向传输的车载视频系统中无缝无线切换漫游、安全性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公众宽带通信接入体制与关键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高速列车旅客提供稳定的宽带无线接入网络服务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比较国内外现有的几种高速铁路宽带无线接入方案,指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然后阐述在高速铁路特殊场景下公众宽带通信接入网络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包括多普勒频移、多径效应、穿透损耗和快速切换等;最后探讨认知无线电、压缩感知、OFDM、MIMO和RoF等技术在高速铁路公众宽带通信接入网络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详细介绍基于无线宽带双向通信(IEEE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实现车载图像监控、列车火灾报警、紧急开关门、紧急对讲等信息实时传输的深圳地铁列车安防系统,包括地铁列车安防系统的提出、主要创新点、总体架构、系统的接口、实施、研究成果和效益。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宽带无线接入的几种技术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未来可用于高速铁路的几种宽带接入网的实现方案,阐述了各自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现有的蜂窝系统需要改进才能满足未来高速铁路上的宽带需求.介绍未来可用于高速铁路宽带无线接入网的多方面的关键技术,阐述基本原理与应用于高速铁路环境下的特殊要求,在高速列车上实现宽带通信需要采用多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针对无线通信技术在高速列车旅客服务中的应用,对第3代通信系统、车载无线网络以及飞机舱内娱乐系统做了技术分析,提出了基于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的高速列车旅客娱乐资讯系统(Passenger Entertain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PEIS)的系统构架,描述了系统的功能特点。该系统的应用可极大提升旅客乘车体验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通过应用无线局域网(WLAN)进行车地无线传输.列车在高速行驶时不仅要求无线通信切换执行快速、而且要求切换判决迅速,本文通过分析传统WLAN越区切换在城市轨道交通上应用的瓶颈,在原有越区切换算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车地宽带移动通信技术选择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地宽带无线传输通信技术方案的选择,简要介绍并比较了WLAN(无线局域网)、WiMAX(无线宽带移动接入)、3G(UMTS、UWB、LTE)等技术的不同特点.从适合轨道交通专用业务网的特点出发,必须尽可能同时满足高移动性和高带宽容量两个必备条件.在目前产业成熟度的条件下,符合IEEE 802.16e的WiMAX技术成为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车地宽带移动视频通信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旅客列车无线局域网带宽分配系统采用链路发现模块均衡9路链路负载,采用jhash_3words算法、RoundRobins算法构建用户发现模块,实时更新系统内真实用户数量。该系统优化了旅客列车无线局域网互联网出口的带宽分配方式,有效提升了互联网使用效率,通过了国家铁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性能测试与功能测试,为在高速列车的实际运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WSN在高速列车运营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在高速列车运营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在高速列车运营环境监测的应用,从统筹规划的角度构建应用框架以及不同场景的应用模型。通过研究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高速列车运营环境监测理论与应用现状,分析列车运营环境监测的需求,搭建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高速列车运营环境监测系统总体框架,并分别建立地面、车载、车地以及车站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提出研究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高速铁路运营环境监测系统关键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在高速列车运营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无线局域网技术方案在覆盖、网络、系统接入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针对轨道交通车-地通信无线局域网技术应用的优缺点,以及技术方案设计进行阐述,指出无线局域网技术还将在轨道交通车-地通信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榕树型拓扑的铁路无线Mesh网络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客列车Internet应用的需求日趋强烈,而铁路沿线的无线宽带覆盖是实现旅客列车Internet应用的必要条件,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基于这个研究方向,本文提出榕树型拓扑、多跳无线链、节点失效危险度、破坏因子等概念。设计榕树型拓扑的动态最小生成树算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榕树型拓扑的网络健壮性;然后基于榕树型拓扑设计一种多出口总线的铁路无线Mesh网络结构和多模Mesh节点结构,设计了微蜂窝部署方案和混合频道复用方案,并就其传输延迟和传输带宽进行探讨和分析;最后基于本文提出的方法,对一段300km长的铁路线进行实例部署规划。理论分析和实例部署规划表明,榕树型拓扑具有较低的传输延迟、较高的传输带宽和较强的网络健壮性,符合铁路无线宽带覆盖的要求。另外,榕树型拓扑只要求在铁路沿线部署若干个有线网络出口,且结构调整灵活,具有很好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3.
讨论目前无线宽带技术的发展中主流的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结合目前已有的铁路无线宽带接入方案,探讨我国未来铁路无线接入方案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国内外铁路移动接入技术基础上,充分利用中国铁路现有无线列调系统所占用的450MHz频率资源,提出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研究开发低成本多通道铁路安全信息无线移动接入系统,给出系统的基本原理、总体框架、体系结构,以及编码 解码、调制 解调、交织 反交织、通讯协议、过网和网络管理等实现算法。开发出一套原型系统,并在环形试验道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可以较好实现数据、话音和图像等信息的移动接入。该系统无需新的频率资源,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只需更换射频模块和相关软件,即可支持其它频段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位置的CBTC系统无线局域网切换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海林  步兵  郜春海  唐涛 《铁道学报》2011,33(10):51-56
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CBTC车地通信系统大多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针对同时存在无线自由波和漏泄波导车地通信技术的CBTC无线局域网车地通信系统,提出一种基于位置的无线局域网切换机制。在无线自由波覆盖区段,移动台在确定的位置直接发起重关联请求,而不需要进行探询扫描新AP的过程。而在漏泄波导覆盖区段,通过改变移动台扫描的信道数和最大信道扫描驻留时间,同样明显减小了切换时延。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无线自由波的覆盖区域,也可以应用于漏泄波导覆盖的区域,能够减少CBTC车地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时延。  相似文献   

16.
无线列调系统在区域联锁模式下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铁路提速和提高运输效率的要求,主从站区域联锁模式以及封闭站的铁路运输行车指挥需求突显出来,对无线列调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为此,从区域联锁模式下行车指挥对无线通信的需求出发,着重研究无线列调系统的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孙琳 《铁道通信信号》2006,42(12):33-35
通过对交换机远端模块/单元方式、综合接入网方式、XDSL接入方式、FTTX方式和LAN宽带用户接入方式等几种有线接入方式的技术比较,进行了技术和应用层面的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旅客列车Internet应用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国内外旅客列车Internet应用(IAPT)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第一代IAPT所采用的窄带通信技术与移动IPv4技术的不足,说明其难以为越来越多的旅客提供有质量保证的Internet应用服务。随着无线宽带网络技术和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国外已经开始第二代旅客列车宽带Internet应用研究,并着手在高速行进的列车上为旅客提供商业化的Wi-Fi热点服务。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旅客列车Internet应用研究的差距,根据我国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的要求,建议我国进行旅客列车的宽带Internet应用研究。最后基于无线宽带网络和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并结合我国旅客列车Internet应用的特点,提出符合我国铁路国情的旅客列车宽带In-ternet应用技术体系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铁路智能化的发展以及铁路网与互联网的不断融合,对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网络的承载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云计算的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并针对铁路应用特点,论述该架构的技术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在分析未来铁路移动通信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集中单元、分布单元和射频拉远单元三层结构的铁路无线接入网络部署方案以及基于移动中继节点的车载移动终端无线访问方案;给出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网络的演进路线。基于云计算的铁路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可以有效地降低建设及维护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耗,符合铁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