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推动铁路重载运输技术进步,中国铁道学会牵引动力专业委员会会同工务专业委员会,拟于2012年第3季度,联合举办"铁路重载运输大功率机车与工务设备技术发展及其适应性学术研讨会",就既有线与专线提升重载运输系统所关联的  相似文献   

2.
铁路重载运输,是指在一定的铁路技术装备条件下,扩大列车编组长度,大幅度提高列车重量,采用大功率机车(双机、或多机)牵引的重载运输方式。综合各国重载列车的发展水平,1986年10月国际重载运输会议把各种不同形式的重载列车重量标准规定至少应当达到5000吨。 80年代以后,我国铁路面对日趋紧张的运量与运能的矛盾,借鉴国外铁路的有益经验,结合国内具  相似文献   

3.
我国重载铁路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国外重载铁路技术特点与技术发展趋势,探讨今后我国重载运输技术发展模式,分析提高轴重的经济效益,分析我国重载铁路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分析表明:我国重载运输应采取既有普速路网的强化改造和合理规划新建重载线路的措施,以提高整体重载运输能力;我国重载铁路技术应重点研究运输能力匹配和运力布局,加快开展大功率机车和货车技术、牵引制动控制技术、基础设施强化技术、大能力煤运通道新建技术、重载轮轨关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采用设备状态检测与监测技术、预防性线路维修等技术来全面提升重载线路养护维修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世界重载铁路运输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世界重载铁路运输技术发展的角度简述了重载运输的定义与模式,描述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巴西、瑞典、俄罗斯、印度、中国等国家重载铁路发展现状及世界重载运输重量最高记录情况,阐述了重载机车、重载车辆、重载列车最新制动技术ECP、重载线路养护维修技术、安全监测技术、列车控制技术等世界重载运输技术的最新进展,对我国重载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分析大秦铁路重载运输组织特点,结合大秦线运输增量及2万t列车运输组织模式,简述解决重载组合列车机车间互联互通的方法,分析机车互联互通后牵引特性、动力学性能、制动性能。采用互联互通技术有效提高了列车编组效率,对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重载铁路的发展和运量的提高,和谐大功率机车已成为牵引动力的主力军。配套和谐大功率机车运用整备保养设施,是提升大功率机车运用效率和运用质量的可靠保障。结合重载铁路巴准线和谐大功率机车运用段设计,阐述和谐大功率机车运用段总平面布置、检修修程及车库组合、以及检修库检修台位外部条件设置应考虑的问题,分析研究配备的整备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功能,确保和谐型机车集成化、模块化、信息化技术整备需要。这对于和谐机车运用段的设计,以及既有整备配套改造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秦线重载列车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冀彬 《中国铁路》2009,(3):31-35
介绍世界铁路重载运输发展趋势及世界重载铁路的标准和主要模式,阐述大秦线重载列车发展历程、不同编组形式的重载列车关键技术以及各类型重载机车的性能、工作原理和重载车辆技术等,针对大秦线开行1万t、2万t重载列车的安全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客运高速、货运重载是当今世界各国铁路发展的两大趋势,而货运重载化已经成为大多数铁路大国货物运输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重载运输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走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此期间,成立了知名度较大的国际重载运输协会,举办了第1~7届国际重载技术研讨大会,理事国成员在当初的美国、加拿大、中国、南非、澳大利亚5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俄罗斯、巴西、瑞典、印度和国际铁路联盟(UIC),共10个,国际重载运输技术发展充满生机。伴随国际重载运输技术的发展,中国重载运输技术发展也蒸蒸日上,取得了提速与重载扩能兼顾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和谐1型系列交流传动重载高速电力机车轮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和谐1型(含HXD1、HXD1B、HXD1C)系列交流传动重载高速电力机车是目前国内高速重载运输的主型机车,机车轮对重载技术的突破至关重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和谐1型系列大功率交流传动重载货运机车轮对技术及相关标准规范的适用性,通过对车轮、车轴分析,材料研制及相关试验验证,表明机车轮对技术完全能够满足高速重载情况下的运用要求,并为今后机车向更高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世界铁路重载运输大多是通过改造既有线和改变运营、养护维修模式来实现的。随着我国客运铁路网的建设和投入运营,通过在既有线路上逐步开行重载列车,或通过更高效的运输组织提高货运量,是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重载机车作为重载列车的牵引动力,其轴重和功率较普通机车均有相应增加,也相应地增大了作用于线路基础设施上的荷载。本文通过介绍我国铁路桥涵概况和设计活载标准发展历程、大功率机车和货车的技术现状,从既有铁路桥涵竖向和纵向受力性能方面,分析既有线基础设施大功率机车开行的适应性,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快速发展的中国铁路重载运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铁路重载运输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京哈、京沪、京广、陇海、侯月等主要干线普遍开行了5000吨至6500吨货物列车,扩大了运输能力。建立和完善大秦铁路集疏运体系,采用先进的机车同步操纵技术和大吨位货车制造与使用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机车无线同步操纵技术与GSM-R技术结合,中国铁路重载运输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大秦铁路大量开行1万吨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运量由2002年的1亿吨,增长到2007年的3亿吨,创造了世界铁路重载运输的奇迹。不仅如此,大秦铁路的目标还在不断提升,将来会达到3.5亿吨或者4亿吨,这些成就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由于中国铁路技术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发展重载铁路,因此与世界上一些铁路重载技术发达的国家进行交流与探讨变得尤为重要。正因如此,2007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的铁路重载运输装备技术专题交流会受到了业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2.
陈玉柱 《铁道货运》2013,31(8):30-34,5
在分析集通铁路重载运输组织的现状,提出满足2016年货运需求的3种重载运输组织模式的基础上,探讨集通铁路的线路、车站及机车等技术装备条件。通过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集通铁路重载运输组织模式比选模型,分别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效果,以及资金投入、运输成本和设备闲置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得出2016年集通铁路开行6 000 t重载列车是最为经济合理的运输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第11届国际重载运输大会的情况,阐述了南非、北美、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家和地区铁路重载运输技术的最新进展,总结了世界铁路重载运输发展方向,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发展重载运输技术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赵淑萍 《西铁科技》1997,(3):32-32,39
本文结合我国铁路实际情况,就好展重载运输工务部门需要开展的工作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既有线发展重载运输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快速铁路客运网逐步建成,既有线的货运能力大幅度释放。有效利用既有铁路开行重载列车,并通过高效运输模式来组织货物运输,是提高路网运能和运输效益的重要途径。通过综合考虑线路基础设施、线路坡度、机车动力、车辆轴重、到发线有效长及站场条件、货流及品类等诸多因素,提出既有线开展重载运输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根据俄罗斯近期的铁路发展规划,将对所有机车进行现代化改造和更新。为提高铁路运输的竞争力,就必须减少所需机车的数量并提高运能以降低运输成本,而发展重载列车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根据既定目标以及对专用电力机车的重要参数和运用特性的研究,文章提出开发异步牵引电动机和无变速牵引传动的大功率专用电力机车可满足重载运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1引言铁路重载运输是指采用单机、双机或多机牵引的大功率内燃或电力机车,增加货物列车编组辆数,大幅度提高牵引吨数,实现重载列车的运输方式。采用重载运输可以有效地增大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我国铁路重载直流和交流机车的冷却设计技术的现状,着重阐述了SS4系列和HXD1型机车的冷却系统特点,并对铁路重载机车冷却技术从直流到交流的发展特点作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李芾  安琪  黄春蓉 《中国铁路》2012,(11):11-17
介绍“和谐号”大功率机车、CRH系列动车组、70t级通用货车和80t运煤专用敞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特征.结合国外铁路行业发展现状,对我国机车车辆装备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机车车辆装备应在重载、快捷、环保和智能化等方面实现进一步创新,以满足我国铁路发展对运输设备技术水平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0.
尹成斐 《铁道建筑》2012,(9):135-137
重载铁路运输是国内外货物运输的方向,重载铁路由于大轴重、高密度组合列车的开行,对轨道结构的冲击力及破坏作用较大。根据国内外有关轨道力学、轮轨关系、重载轨道的研究成果,对重载铁路轨道结构的竖向、横向、纵向受力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且根据朔黄铁路现场测试数据,就万吨列车与普通列车对轨道结构的受力影响进行了对比。对轨道结构各组成部件的相互作用力和重载运输对轨道结构破坏作用进行了重点论述,结合朔黄重载铁路工务设备养护维修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轨道结构各组成部分在加强与养护维修方面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