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 分析乳腺癌c-erbB-2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腋窝淋巴结、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等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收集术前未予任何治疗的临床病理资料齐全的原发性乳腺癌病例912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erbB-2的表达,比较c-erbB-2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肿瘤部位、绝经状况、腋窝淋巴结、ER、PR、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结合随访资料分析c-erbB-2的表达是否和预后相关.结果 c-erbB-2的阳性率为23%.不同年龄组间c-erbB-2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特别是<35岁组c-erbB-2过表达率高于>55岁组(P=0.006);肿块直径<2cm、2~5cm和>5cm组间c-erbB-2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肿瘤直径的增加c-erbB-2阳性率增高;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转移1~3个、转移>3个组间c-erbB-2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淋巴结转移>3个组c-erbB-2的阳性率高于其他两组;ER、PR阴性组c-erbB-2的阳性率高于ER、PR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MN分期中Ⅲ期c-erbB-2的阳性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绝经状况、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指标中各组c-erbB-2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c-erbB-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阴性者(P<0.01).结论 c-erbB-2过表达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年龄、ER PR呈负相关,与绝经状况、肿瘤部位、病理类型不相关.c-erbB-2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用酶联亲合组化法和ABC免疫组化法对93例乳腺癌石蜡标本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ras P~(21)蛋白进行了检测和对比研究。经果表明:ER、PR阳性率分别为64.52%和60.22%,经随访5年累积无瘤生存率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5);P~(2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2.69%,多出现在分化差的Ⅱ、Ⅲ级具有浸润性的乳腺癌组织中,随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增强,与ER水平呈负相关,5年累积无瘤生存率阴性组高于阳性组(P<0.05)。认为P~(21)蛋白表达的强弱同ER、PR一样反映了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应用LSAB免疫组化法和酶联亲和组化法对41例胃癌P53蛋白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胃癌中P53蛋白、ER、PR的阳性率分别为41.46%、21.95%、14.63%。P53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浸润汉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在ER、PR阴性者中P53蛋白阳性中高于ER、PR阳性者。P53蛋白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提示检测P53蛋白、ER、PR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细胞增殖程度、转移潜能及预后和内分泌治疗有效率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益气养血保元胶囊 (OQP)对体外培养人肺癌 A- 549细胞 PCNA、p53蛋白异常表达的影响。结果 :OQP作用后 A- 549细胞 PCNA、p53蛋白表达减弱。提示 :OQP可抑制 PC-NA、p53蛋白表达 ,其抑癌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 PCNA、p5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雌、孕激素受体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预后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T)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4例GTT中ER、PR的表达情况,以正常早孕绒毛20例、葡萄胎首次清宫组织30例为对照.结果 在正常早孕绒毛、葡萄胎、GTT组织滋养细胞中,ER 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5.00%、83.33%、44.12%,随着滋养细胞恶性程度的增加ER染色阳性细胞数及染色强度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在正常早孕绒毛、GTT组织滋养细胞中无表达,在葡萄胎中表达很少,PR染色与滋养细胞恶性程度无关(P>0.05).在GTT组织中,ER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P<0.05).结论 ER表达与GTT恶性程度相关,提示对ER的监测有助于判断疗效及预后,且为GTT的激素治疗提供了可行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癌p21WAF1/CIP1基因的表达与激素受体、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乳腺癌组织p21WAF1/CIP1基因及雌孕激素受体表达进行同时检测。结果 p21WAF1/CIP1、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分别为50%、55%、48%。p21WAF1/CIP1基因表达与ER、PR相关,并随着乳腺癌恶性程度增加和淋巴结转移阳性率降低。结论 检测p21WAF1/CIP1在乳腺癌的表达,对指导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和评估肿瘤生物学行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芳香化酶P450、ER β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组织及癌周组织的表达差异,进而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4年至2008年手术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组织及癌周组织存档蜡块标本各30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表达.结果 芳香化酶P450在正常宫颈组织、癌周组织和宫颈癌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0%(0/30)、0%(0/30)和36.7%(11/30),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正常宫颈组与癌周组织组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ER β在正常宫颈组织、癌周组织和宫颈癌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73%(22/30)、70%(21/30)和36.7%(11/30),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正常宫颈组织与癌周组织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芳香化酶P450在宫颈癌组织的阳性表达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ER β在宫颈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低,可作为预测宫颈癌变及宫颈癌预后良好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肺癌与性激素及其受体之间的关系,运用酶联亲合组化法对53例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进行了检测。结果:ER、PR阳性率分别为49.1%、54.7%,其阳性颗粒大部分位于癌细胞浆中(占58.2%);早、中期患者的ER及PR阳性率较高;鳞癌PR阳性率(73.1%)高于小细胞癌(33.3%),腺癌ER阳性率较高,细胞分化好的ER阳性率较高(60%)。提示ER、PR存在于部分肺癌组织中,癌的发生和发展与性激素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肺癌与性激素及其受体之间的关系,运用酶联亲合组化法对53例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进行了检测。结果:ER、PR阳性率分别为49.1%、54.7%,其阳性颗粒大部分位于癌细胞浆中(占58.2%);早、中期患者的ER及PR阳性率较高;鳞癌PR阳性率(73.1%)高于小细胞癌(33.3%),腺癌ER阳性率较高,细胞分化好的ER阳性率较高(60%)。提示ER、PR存在于部分肺癌组织中,癌的发生和发展与性激素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组织中脾酪氨酸激酶(Syk)及p53基因的表达及二者的关系,并探讨其与食管鳞癌发生及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用快捷免疫组化法及RT-PCR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Syk蛋白及mRNA的表达,同时检测p53蛋白及mRNA的表达,分析食管鳞癌中上述2个基因表达变化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estrogen receptor (ER), progesterone receptor (PR) and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 c-erbB-2) of breast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 with ultrason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Totally 104 patients with IDCs confirmed pathologically were involved in this study. ER, PR and c-erbB-2 expression in the IDC specimens was deter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techniqu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and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ER, PR or c-erbB-2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ER and PR in the group with tumor spiculation sign and posterior acoustic attenu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without.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ER differed significantly (P<0.05) while that of PR did not (P>0.05). The over-expression rate of c-erbB-2 in the group of microcalcification, sufficient blood flow and 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of non-microcalcification, deficient blood flow or without 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 (P<0.05). The expression of ER, PR and c-erbB-2 was not related to the size of tumor (P>0.05).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ER and c-erbB-2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ultrason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IDC, which may, to some extent, reflec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ER and c-erbB-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和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乳腺癌c-erbB-2状态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乳腺癌石蜡标本共50例,其中以IHC法检测c-erbB-2蛋白表达(+)10例、(++)20例、(+++)20例.以FISH法检测上述乳腺癌细胞c-erbB-2基因扩增情况,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差异性与相关性.结果 在IHC检测乳腺癌c-erbB-2(+)和(+++)时,FISH检测结果与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总符合率为89.2%.在IHC检测c-erbB-2(++)时,FISH结果与其一致性较差,符合率仅为35.3%.结论 IHC可以作为初步筛查c-erbB-2表达的首选方法;IHC检测乳腺癌c-erbB-2(+)和(+++)时与FISH有良好的一致性.因IHC检测c-erbB-2表达(++)时与FISH结果的一致性较差,这类患者在应用赫赛汀治疗时应做FISH确诊.  相似文献   

13.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p53、bcl-2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p5 3、bcl 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 97例术前化疗 (研究组 )和同期 76例未行术前化疗 (对照组 )的乳腺癌组织p5 3、bcl 2蛋白的表达 ,并结合 5年无病生存率 (DFS)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p5 3阳性率为 2 8.9% (2 8 97) ,对照组为 38.2 % (2 9 76 ) ;研究组bcl 2阳性率为4 0 .2 % (39 97) ,对照组为 5 6 .7% (43 76 ) ;研究组 5年DFS为 74 .2 % (72 97) ,对照组为 6 0 .5 % (46 76 ) ,两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能通过调节p5 3、bcl 2的表达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1 6蛋白和p5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 74例乳腺癌 p1 6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74例乳腺癌 p1 6蛋白阳性表达率43 2 % ;在不同组织学分级的乳腺癌中p1 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Ⅰ级 1 1 1 % ,Ⅱ级 50 % ,Ⅲ级 44 8% ,其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74例乳腺癌p53蛋白的阳性率为 44 6% ;p53蛋白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明显相关 ,其阳性率分别为Ⅰ级 2 2 2 % ,Ⅱ级 30 6% ,Ⅲ级 69 0 % ,Ⅲ级明显高于Ⅰ级 (P <0 0 1 )和Ⅱ级 (P <0 0 1 )。乳腺癌 p1 6蛋白与p53蛋白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结论 p1 6蛋白的失表达 ,突变型p53蛋白的过表达均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 ,它们通过不同途径发挥生物学作用 ,p53蛋白表达对评估乳腺癌的分化程度和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哇巴因(Ouaba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1型(AT1)与2型(AT2)受体mRNA在心肌中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Ouabain组[27.8 ng/(kg.d)Ouabain腹腔注射]、Losartan组[27.8 ng/(kg.d)Ouabain腹腔注射,同时给予Losartan 30 ng/(kg.d)灌胃]、对照组(生理盐水2 mL/d腹腔注射),每周测定鼠尾血压,共6周。应用放免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及心肌中AngⅡ质量浓度,同时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FQ-PCR)观察心肌中AT1和AT2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血浆中的AngⅡ质量浓度在Ouabain组及Losartan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Ouabain组心肌中AngⅡ质量浓度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Ouabain组及Losartan组心肌中AT1mRNA与AT2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外周长期、慢性给予Ouabain后可持续升高SD大鼠的血压,并使RAS系统激活,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AT1受体介导。给予Ouabain激活AT1受体的同时,AT2活性也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大鼠实验模型观察瘦素(leptin)、环氧合酶-2(COX-2)及p27在胆汁所致胃黏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分成4组:十二指肠胃反流(duodenogastric reflux,DGR)组、DGR 胆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BDL)组、胆管结扎组(BDL)、假手术组(control,C)组。术后12周处死大鼠,观察胃黏膜损害及病理组织学改变,计算DIX-ON积分;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瘦素、COX-2及p27表达。结果DIXON积分DGR组、DGR BDL组较BDL组及假手术组积分均升高(P<0.05),DGR组较DGR BDL组DIXON积分升高(P<0.05);DGR组、DGR BDL组与BDL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胃黏膜瘦素、COX-2高表达(P<0.05),p27低表达(P<0.05),DGR组比DGR BDL组高表达尤为明显(P<0.05)。DIXON积分与瘦素、COX-2表达呈正相关,与p27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胆汁反流致胃黏膜损伤过程中,瘦素、COX-2及p27蛋白与病变的修复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c-erbB2和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与大鼠肺纤维化的相关性,探讨肺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博莱霉素气管注射法制造鼠肺纤维化模型。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分别于第1、14、28天处死大鼠5只并留取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在不同程度肺纤维化条件下c-erbB2和肺内源性EGFR的表达,分析其与肺纤维化的相关性。结果①模型组c-erbB2和EGFR表达在各时间点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②模型组c-erbB2表达1d最显著,EGFR表达28d达到顶峰,与同组其他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③模型组c-erbB2和EGFR水平在第14天与最低水平组(分别为第28天和第1天)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④模型组c-erbB2和EGFR表达与肺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35和0.77,P<0.01)。结论 c-erbB2活化的同时,EGFR表达也逐渐增强,且c-erbB2、EGFR的活化水平与肺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c-erbB2和EGFR激活可能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我院1981~1985年五年间,手术治疗乳腺癌170例,其中双侧乳腺癌10例(男1例、女9例)占5.9%,平均年龄46.1岁。属原发性双侧乳腺癌8例(占4.7%),属继发性(转移性)双侧乳癌5例(占1.2%)。第二癌灶距第一癌灶间隔最短10个月,最长41个月,平均27.5个月。指出双侧乳腺癌大多发生在绝经期之前的妇女;原发癌为先后发生者,第二癌灶多出现在第一癌灶治疗后的头2~3年。强调对患者有一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要进行对侧乳房的全面检查,术后2~3年内也要密切随访的重要性,警惕将对侧乳房发现的孤立性肿块误认为转移癌而放弃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2毒素对低硒喂养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以了解大骨节病病因及软骨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方法新生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饲料组、低硒饲料组、正常饲料+T-2毒素组、低硒饲料+T-2毒素组。正常饲料和正常饲料+T-2毒素组、低硒饲料组和低硒饲料+T-2毒素组大鼠分别给予人工合成正常饮食和低硒饮食30 d。之后,正常饲料+T-2毒素组和低硒饲料+T-2毒素组给予T-2毒素(每天每克体重200 ng)灌胃30 d。提取大鼠关节软骨RNA,采用Real-Ti me 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P53、caspase-3、Bcl-2和Bax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饮食大鼠血硒(73.92±30.01)ng/mL相比,低硒饮食30 d的大鼠血硒为(4.16±3.56)ng/mL,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饲料组比较,低硒饲料组、正常饲料+T-2毒素组、低硒饲料+T-2毒素组中的P53、caspase-3、Bax的mRNA表达上调,Bcl-2的mRNA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硒饲料组相比,低硒饲料+T-2毒素组中的P53、caspase-3、Bax的mRNA表达上调,Bcl-2的mRNA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caspase-3、Bax的mRNA在低硒饲料+T-2毒素组表达高于正常饲料+T-2毒素组;Bcl-2的mRNA在低硒饲料+T-2毒素组表达低于正常饲料+T-2毒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天每克体重200 ng T-2毒素作用30 d,可以引起低硒饲料喂养大鼠软骨细胞凋亡因子mRNA的表达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