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列车以太网一致性测试技术是保障列车以太网通信质量的重要手段。文中在研究动车组以太网相关测试规范基础上,总结形成了以太网测试的试验项点,设计了动车组以太网测试试验台,可对以太网物理层信号特征进行测试。在实际测试工作中证明了该设备可对被测设备的多项以太网参数指标实现测量、鉴别、和评判,提升了以太网通信测试能力和列车以太网系统集成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太网通信技术已经成熟,但列车以太网通信技术却刚刚兴起。介绍的6辆编组列车为2动4拖,拖车可以自由摘挂运行,此列车以太网通信技术采用拓扑发现协议和实时数据协议,遵循IEC 61375-2-3—2015和IEC 61375-2-5—2014标准,介绍了列车网络拓扑,终端设备与ETBN数据的交互,以太网服务质量的保证,列车固定网络的IP地址和ComId,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前轨道车辆常用的串行控制总线面临总线阻塞和控制时间延迟等问题,以太网通信总线是未来发展方向。对车载信号设备与不同车载网络总线间的通信进行了阐述,分析MVB(多功能车辆总线)和以太网的报文,完成了MVB-TCP/IP通信模块的设计,实现以太网通信协议与MVB间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4.
设计一种适用于铁路信号系统的逻辑运算单元,采用标准的COM Express模块作为主控CPU,利用82583芯片外扩多路以太网通信接口,系统内外通信均使用高速以太网,极大改善了运算单元的运算性能和数据吞吐能力。操作系统选用符合IEC61508 SIL3标准的Vxworks Cert平台,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采用分层式结构设计,便于各部分软件独立升级或功能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5.
铁路信号系统中以太网转CAN网关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一种适用于铁路信号系统的以太网转CAN网关设备,将PowerPC405EP作为主控处理器芯片,采用Linux操作系统,利用其自带的协议栈实现以太网通信功能,外扩SJA1000实现CAN总线数据收发功能。为了便于工程施工和现场快速配置,相关通信配置文件及应用程序均存储在外扩的CF卡中。另外,系统还配备了专用的监测以太网接口通道,设备开通运营后可将其工作状态和上下行的通信原始数据上传至监测计算机用于故障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铁路客运车辆电气控制屏柜因种类繁多导致的测试效率低、通用性不强等缺点,结合CoDeSys软PLC技术、FPGA技术和以太网通信技术,设计了一种满足不同铁路客运车辆电气控制屏柜功能测试的通用微机测试台。该测试台通过构建CodeSys软PLC平台、数字量输入输出单元,利用以太网进行通信,保证了电气控制屏柜产品可靠性,提高了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7.
魏德米勒的工业以太网一站式解决方案包含自核心至现场的工业以太网通信解决方案、工业级以太网线缆、接头、电源及其电涌防护等。该解决方案以特有的分布式冗余技术W—Ring为基础,加之为各类工业应用场合优化的功能,配合多种人性化设计的图形化软件支持,为电力、冶金、石化和交通等行业用户带来了全新的高效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智能化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内容以及在智能编组、智能诊断中的作用。重点研究了以太网通信控制技术、深度学习和云计算在智能化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技术和多系统融合技术。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传统以太网通信网络技术,由于介质访问方法和数据通信的不确定性,导致其在列车控制网络的应用中存在问题。借鉴TCN介质访问的控制特点,引入基于时间触发机制的时分复用信道方法,对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列车网络调度机制进行改进,以提升网络的实时性和确定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时性分析和计算,并在OPNET仿真平台上建立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TRDP在OSI模型和TCP/IP模型中各层的对应关系以及对TCP/IP模型各层产生的影响,分析并说明了TRDP和SDTv2协议的帧格式以及时效保障机制等,提出了一种通过不用操作系统的微处理器基于TRDP的SDTv2协议的以太网通信方法,得到了一种可用于中国标准地铁列车制动系统的TRDP通信模块方案。经过地面联调测试和正线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满足中国标准地铁列车制动系统对安全数据实时以太网通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工业以太网在动车组列车网络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列车网络拓扑结构,并采用网络仿真工具OPNET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以太网用于动车组列车网络系统具有充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以太网具有交换快速、配置简单的特点,所以越来越普遍地被应用在城域网和城域骨干网中。但广播域的分离、MAC地址表项过多及用户安全性等问题,是交换网络中的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可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新技术,即MAC-in-MAC技术,同时将它与已有的城域以太网技术VLAN技术和Q-in-Q技术进行了对比。最后,提出了2种实际网络中MAC-in-MAC技术的扩展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通信网络是列车上信息交互的关键设施,与传统通信方式相比,以太网总线技术是相对较新的列车通信网络,它具有带宽大、组件灵活及成本低等优点.以中国标准动车组以太网控车为研究对象,描述了以太网控车的重联方式、位置映射,以及重联信号的判定,通过拓扑协议实现了列车的结构拓扑和信息共享,使得以太网控车技术更加快速、...  相似文献   

14.
分析以往乘客信息系统结构,结合工业以太网技术及其网络控制和多媒体传输技术在轨道交通车辆乘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提出基于以太网技术的乘客信息系统的信息控制和传输框架,改善以往乘客信息系统构架复杂、系统资源利用不充分以及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差等问题;拓展系统与不同类型信息的接口,以满足系统多元化信息的需求,提高系统数据传输的效率,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在给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得保证网络安全变得困难.因此,网络监控技术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针对现在广泛使用的交换式以太网,提出一种采用ARP 欺骗技术对用户数据进行监听的方法.通过ARP欺骗技术的应用,实现对网络的监听.  相似文献   

16.
工业以太网在城轨交通传输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多种传输系统制式(ATM、SDH、工业以太网等)的比较,分析工业以太网技术的优点与缺点,展望它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前景;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各系统的需求及工业以太网技术的现状,对传输系统的建设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铁路信号融合现场总线及以太网技术使得铁路系统更加智能、高速和安全.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TCP/IP协议的以太网络与PROFIBUS-DP工业现场总线的通信系统,实现对铁路信号设备的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无线以太网(IEEE 802.11b)技术在铁路列车编组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通过分析铁路列车编组场的业务需求和无线以太网技术的技术特点,论证了无线以太网技术应用于铁路站场通信的可能性及必要性。结合铁路列车编组站的具体应用背景提出了无线以太网技术在列车编组站中应用的实现方式及网络结构。依据铁路列车编组场的实际情况和对无线以太网设备进行的实验结果,分析了在工程应用中应考虑的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田莉 《铁道通信信号》2014,50(10):78-82
通过分析比较SDH、OTN、ATM与IP网络的传输机制以及协议,结合地铁业务对TCP/IP技术的不同应用,进一步阐述以太网作为地铁传输系统的优势与不足,探讨以太网作为地铁传输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将以太网技术运用到的供电监控系统中。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水平。研究方法:对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电力监控系统(SCADA)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详细论述,其中对控制中心主站系统配置、系统通信结构、系统软件构成以及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进行了重点介绍;对实际运用过程中出现的变电所设备工况频繁退出及通信数据丢包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行反复调试和试验。研究结果:通过多次的试验研究,光纤以太网在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SCADA系统得到成功应用。研究结论:通过以太网在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SCADA系统中的成功应用,希望光纤以太网结构形式在未来轨道交通监控系统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