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中国新闻社2002年1月12日消息,被人称为“骑在摩托车背上的南宁市”,在1月7日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后宣布:从10日零时起,不再允许摩托车入户。这就是说,“摩托城”南宁开始了强力“禁牌”,后果将是,此次“禁牌”如能如期实现预定目标,十年后南宁市将少凶摩托车踪迹。南宁市对摩托车“从英雄到狗熊”的转变似乎来得太突然,并且很不是时候。人们不能不注意到,南宁市  相似文献   

2.
摩友们:我是辽宁抚顺一名会员,是《摩托车》杂志的忠实读者。我从事摩托车维修行业已有十几年,1989年,与《摩托车》杂志交上了朋友。在这十几年中,《摩托车》杂志使我及时了解了我国摩托车的发展与动态,使我在维修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断提高了自身素质和维修技能。 《摩托车》杂志社,为我们全国的摩托车爱好者和维修技术人员建起了新的桥梁。去年10月,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成立大会在无锡市隆重召开,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大会。这是一次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行业最广泛的大会.是《摩托车》杂志把我们聚到一起,感谢《摩托  相似文献   

3.
车梦欲再圆     
摩托车之于我,犹如音响之于音乐发烧友,只有置身其中,才能乐在其中。 1992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拥有了第一辆摩托车——建设·雅马哈CY80,是我在矿山工作的叔叔给我的。那时的我只是喜欢摩托车,对摩托车的知识了解甚少,新车手加上旧摩托,从此我便成了摩托维修部的常客,也因此结交了不少摩友,学到了不少摩托车知识。这辆给了我许多的欢乐、伴着我  相似文献   

4.
王晓岚 《摩托车》2003,(6):24-24
如果说我对摩托车的钟爱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丝毫都不过分,且深恐招来“玩物丧志”之嫌,因为这十几年来,一天看不见摩托车,美酒佳肴也淡而无味;一天不骑摩托车,深夜的梦境中也会驾车狂飙…… 我对摩托车的痴迷要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从我第一次试骑“嘉陵50”时起,我的生命就与“摩托车”这三个字紧紧地系在一起了。 1993年2月2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把现在与我朝夕相处的伴侣——幸福XF250D摩托车“迎  相似文献   

5.
和《摩托车信息》相识到相伴,不知不觉中已过去七年了,回顾和总结这七年来的相融岁月,对我而言意义深远。我酷爱摩托车,以至于视摩托车为身体的一部分,在对其精心呵护保养中又走进了维修摩托车这一行。1997年有幸结识了另一位挚友亲朋,那就是《摩托车信息》,从此我的生活和工作就再也离不开她了。我自认是《摩托车信息》杂志的忠实读者,不仅对刊物爱护备至,而且每期都要从头至尾细细品味,从中  相似文献   

6.
光阴荏苒,眨眼间,《摩托车信息》已步入100期。回想初次与她结缘,已是8年前的事了,而我对她的那份感情也与日俱增。这不仅仅因为我是摩托车行业圈内人,更因为我是她的忠实作者和热心读者。自从我的处女作在《摩托车信息》发表后,我就暗下决心:不管工作多忙多累,我都要竭尽全力笔耕在《摩托车信息》这片  相似文献   

7.
坚持就有收获,坚持必有进步,坚持定有所成,坚持就是胜利.这是我多年来在工作中累积的一点心得和体会,也是我钟情于摩托车的原由和动力所在.我一不会造摩托车,二不会修摩托车,三不会骑摩托车,然而我却钟情于摩托车,钟情于摩托车产业,钟情于摩托车事业,日久天长,便与之难舍难分,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8.
时至7月下旬,邕城的摩托车抢购热潮在经历一个多月的狂热之后终于趋于平静了。到南宁市车管所入户的摩托车也从6月底的每日800辆~900辆降为100辆左右;各车行、销售店铺尽管仍然摆出各种各样造型美观、色彩艳丽的  相似文献   

9.
难忘的盛会     
赵健龙 《摩托车》2003,(1):56-56
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由《摩托车》杂志社主办的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成立大会在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古城无锡市隆重召开。这是全国摩托车行业维修配件等各界朋友的盛大聚会。我是山东兰翔技校的一名学生,我荣幸地代表我的学校参加了这次历时四天的会议。作为一名摩托车行业的工作者,过去我在兰翔技校学得一技之长,使我有了用武之地。而这次盛会使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是《摩托车》杂志把我们紧密地连在一起,使我们结交了朋友,加深了了解,切磋了技艺,并为今后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这四天的会议,使我亲身体会到,《摩托车》杂志社  相似文献   

10.
当我得知《摩托车》即将改版的时候,我的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在我的记忆中这大概是《摩托车》的第三次改版了。我从1996年1月起开始购买《摩托车》杂志,至今已有11个年头了,并且每本都珍藏。回首过去,《摩托车》伴我度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每次改版都带给我意外的惊喜。  相似文献   

11.
我是贵刊的一位忠实读者,两年前街头的一次偶遇让我走进了这个摩托车世界。说句内心话,我很喜欢贵刊,因为它给予了我丰富的摩托车知识,并培养了我对摩托车的良好兴趣。下班回家抑或是周末闲暇,我都会捧着一本《摩托车信息》细细地品味其中每一个段落。虽然,我也是一个十足的汽车爱好者,但是我很反对“摩托车产业是一个夕阳产业”这一说法。因为,汽车和摩托车作为交通休闲工具是并不冲突的,正是因为摩托车那种人车合一、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驾驶乐趣和集实用性、经济性、方便性为一体的风  相似文献   

12.
听说西宁也要举办摩托车节了,我便决定去参加,这是因为自1984年我开始玩摩托车到现在还从没参加过全国性摩托车节,而西宁举办的这届摩托车节又是首届,肯定很热闹,何况出去还可以领略一下西部的美景。  相似文献   

13.
张绍兴 《摩托车》2003,(8):12-12
摩托车手喜爱摩托车犹如骑士喜欢宝马,五羊·本田WY125-A就是我最好的宝马良驹。在摩托车手的眼里,摩托车也有气质和性格:有的很优雅,有的则很阳刚。五羊·本田WY125-A在我的眼中,就是阳刚气概的象征,阳刚中透着朴实。 1998年5月19日,我花了13000元,从五羊·本田潍坊总经销处领回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摩托车——五羊·本田WY125-A,圆了自己多年的摩托梦想。下面谈谈我这辆摩托车的情况。 我这辆五羊·本田WY125-A,1998年3月产自广州,是  相似文献   

14.
执着     
是对摩托车的钟情,我才爱上了摩托车修理这一行,是妻对我的理解和支持,我才能重新鼓起勇气,拿起手中久违的工具……说到摩托车修理,我仿佛又回到了八年前。那是1998年的冬天,带着朋友和同事的期望,我满怀信心地上路了。透过车窗,窗外的田野洁白一片,似乎昭示着我的理想也如此洁白无瑕、昌莹剔透。一定要到摩托车修理培训班学习的念头已经在我心里冲撞过上百回,那时因为非常爱摩托车,便到处搜集有关摩托车修理方面的书籍,不断地钻研,不为别的,只为自己的理想和爱好。有时,我会静坐在自己擦拭得一尘不染的爱车旁浮想联翩,一坐就是个把小时。凭着这股对摩托车的痴迷,我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掌握了不少摩托车修理知识,由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2008,(2):84-85
购买原因: 和摩托车结缘有很多年了,在这之前我拥有过几款不同的车。2007年9月1日昆明市政府出台了“现有摩托车到报废期不予更新的规定”,基于上述规定,我只好换车。之所以决定换GN250,首先这是最后一次换车(可以骑13年),再者是我喜欢驾驶摩托车旅游,并且出去玩都要带上我老婆。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2010,(6):20-20
<正>2010年5月9号这天,作为一名力之星三轮摩托车的经销商,我有幸受邀参加河南力之星三轮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新厂区开业庆典暨经销商大会。投资2亿、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年产30万辆力之星三轮摩托车的一个新工厂正式投入使用。就在这彩旗招展、鞭炮齐放的时候,我回想起了我这几年销售力之星摩托车的经历,真是感慨万千啊!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业余摩托车爱好者,全国有关摩托车的杂志、报纸我都订过,从中获取了许多信息和知识技能。我欣赏摩托车美丽的外观,更愿钻研有关摩托车结构、原理、性能、保养、维修方面的理论知识,并买过许多这方面的书。我利用从书本、杂志上获得的知识技能,经常为同事们提供帮助,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与你同行     
我是在入狱之后开始接触到<摩托车信息>杂志的,转眼已与她协手共度了5年之久.在这漫长的日子里,<摩托车信息>杂志一直是我最挚爱的良师益友,指引我时刻跟随现代摩托车前进的步伐,也为我日常维修提供了不少帮助.  相似文献   

19.
玩家范儿     
我喜欢骑摩托车,这也许和我的工作和性格有关。重庆忠县是我的老家,在主城打拼的这几年,主要从事市场深度调查工作,一有空闲就带着女朋友骑车旅游。市场调查靠双脚效率低,有了摩托车就不一样了;休闲旅游可以到大自然里放松心情,汽车去不了的地方摩托车可以,事业、旅游这两件事并不冲突,它们几乎就是我生活的全部,有张有弛,怡然自得。  相似文献   

20.
说来惭愧,《摩托车信息》创刊快9年了,出刊已百期,但我认识她还是在去年,真可谓是“迟来的爱!”《摩托车信息>创刊的时候,我还在车间当工人。由于在航空发动机分厂,所以在向外投稿内容上从未涉及摩托车,更不知道还有个《摩托车信息>! 1994年底我被调到公司宣传部,专门负责对外宣传报道工作。这时我虽然也写了许多反映公司摩托车发展的稿件,却大多投给了行业报纸,《摩托车信息》对我依旧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有一天,我去收发室取报纸,发现一本1995年第7期《摩托车信息》,便随手翻了几页,这一翻却让我不忍释手,被里面精彩纷呈,图文并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