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简要地讨论了中国通行能力研究和美国通行能力研究的不同点 ,阐述美国的HCM手册中部分同中国国情不符的标准 ,探讨了道路通行能力研究的发展方向 ,并指出了目前中国道路通行能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交通流参数的微分分析,建立了匝道连接处交通流的运动微分方程和欧拉方程.采用特征线法对运动微分方程组进行分析求解,在高速低密度区和低速高密度区分别得到了两组特征线和对应的特征关系式.积分后,得到了匝道单车道流量与匝道连接处速度、密度和流量的理论关系模型.结合匝道的特点,给出了出入口匝道连接处交通流参数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及出入口匝道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将连接处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整理成汇入率(驶出率)、上游外侧车道流量和密度之间的关系.利用实测数据对关系模型进行标定,与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00)的经验公式和算例进行了比较,两者能够吻合.  相似文献   

3.
立体交叉(简称立交)是利用跨线结构物使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不同的标高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立交在空间上将各方向的车流进行分离.消除或减少了冲突点,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立体一般分为互通式立体和分离式立交两种形式。互通式立交作为改善道路交通组织的形式自20世纪20年代出现以来,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它不仅实现了道路由平面向立体的转换.  相似文献   

4.
混合交通条件下,非机动车显著影响着信号交叉口转向机动车通行能力.文章剖析了现有的非机动车影响下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解析算法,建立了基于VISSIM的通行能力仿真模型,标定了模型参数.通过算例,比较了各种解析和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非机动车对机动车延误、转弯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各种模型得到的结果差别较大,其中,HCM(2000)与Chen等人(2007)的方法计算的通行能力与仿真实验结果较为一致.假设非机动车在机非冲突区总能够抢先通过,将导致低估机动车通行能力;而只考虑绿灯初期非机动车成群通过造成的影响,将导致高估通行能力.随着冲突非机动车流量的增加,单位数量的非机动车对机动车通行能力、延误和转弯速度的影响逐渐减小.转向车流的仿真通行能力值与平均转弯速度显著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道路通行能力研究现状及发展综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与交通量适应性分析 ,作为道路交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主要用于确定公路建设的合理规模及合理建设模式 ,也是公路网规划、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道路设计、公路建设后评估等的重要理论依据。介绍了国内外有关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现状 ,提出了通行能力研究的攻关目标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探讨了道路通行能力研究的发展方向 ,并指出了目前中国道路通行能力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瓶颈路段在发生交通拥堵后会引起运营通行能力突变现象,为了更 加准确揭示瓶颈路段运营通行能力变化规律,引入非对称驾驶行为理论,改进Newell 跟 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应用分析.通过12 个仿真场景及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 改进模型和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2010)推荐模型的精确度,发现改进模型可以提高精 度;分析了因车道减少导致的交通拥堵,发现关闭不同车道和车道数对运营通行能力影 响结果不同,得出了相应的影响值;在一定交通量范围内,入口匝道和出口匝道交通量的 增加都会导致主线拥堵路段运营通行能力的降低,并给出了最大降低幅度.研究结果可为 缓解高速公路瓶颈路段交通拥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行能力预测是公路设施规划、设计与运营中的基础环节.本文基于埃及曼努菲亚省12条农村双车道路段数据,研究了公路线形等几何特征对通行能力的影响以及线形由切线变为平曲线时通行能力的损失.所选取的路段线形包括直线和随后的平曲线.同时,采集了各路段上车流量及速度数据,利用基于基本图的外推法研究流量和密度关系.路段上不同车型的车辆均转换为小客车当量.此外,针对不同情形(切线、平曲线及对应流量损失),分别建立了最佳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切线型道路的关键自变量是路宽、肩宽以及切线长;平曲线道路的关键变量是曲线半径和路宽.通行能力和几何特征关系最佳模型的自变量为曲线半径.本文的模型可用于分析评价农村双车道道路的通行能力,尤其是评价文中所研究路段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8.
根据车路协同环境城市快速路分流区不同车型的自动、人工驾驶混合车流特征,引入动态加速度、可变换道概率改进元胞自动机模型车流运行规则;设计了考虑主路自动驾驶渗透率、大型车混入率、驶出自动驾驶渗透率、驶出车流率、出口匝道车道数、换道决策点距离等因素耦合作用的分流区换道仿真试验;对比分析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驶出车辆自由换道率、平均换道距离等指标影响程度,研究了城市快速路分流区道路通行能力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可变换道决策点距离的分流区道路混合车流通行能力提升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分流区驶出车辆自由换道率越高,道路通行能力越大;主路车流自动驾驶渗透率对通行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自动驾驶环境可达到人工驾驶环境道路通行能力的2倍;出口匝道车道数对通行能力的影响不显著,2条出口匝道比1条出口匝道的通行能力提升约3%;换道决策点距离对通行能力的影响较为显著,车辆换道决策点距离从100 m增加到150 m时,分流区道路通行能力可提高9.6%~10.6%。可见,可借助移动式交通标志提前引导车辆换道决策,显著提高分流区道路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9.
雾严重地影响了高速公路安全通行,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交通、法律等问题。根据美国道路天气管理计划的资料报告,简要介绍了美国高速公路雾天通行管理技术和策略,并针对国内高速公路雾天通行管理技术现状,提出了研究和应用高速公路雾天通行管理技术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0.
路段通行能力及其服务水平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提出了一种基于流体比拟的交通流理论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道路通行能力计算及服务水平的评价.提出了用最大波速计算通行能力的公式.即使只测到了低密度的数据,仍然可以较准确地计算其实际通行能力.提出了用量纲一相对交通压力评价道路路段服务水平的指标体系.根据5min时段实测数据,对广佛高速公路和沪宁高速公路1车道和2车道进行了“动态”服务水平模拟监测.  相似文献   

11.
在养护工程实践中以最大限度提高道路使用性能为目的,不断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为保证全线道路的使用功能和通行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道路便于通行、防护、隐蔽、修复,能够加大区域道路战时通行能力和通行几率,提升区域道路交通生存与使用能力。在科学界定新农村道路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新农村道路在未来高科技局部战争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研究提出了确保新农村道路国防功能实现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说明了对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通行能力计算方法进行探讨的必要性,介绍了我国和日本现行的平面交叉口设计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计算对二进行了比较。由此指出了我国现行的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非现金收费作为交通管理部门为道路使用者提供的一种新的缴费方式和服务手段。其对于推进交通智能化建设.提升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减缓收费站拥堵压力,进一步提高便民、利民服务能力.实现高速公路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交通事件常导致道路网络区域性拥堵。研究交通事件下路段通行能力估计方法,有助于精准施策,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道路服务水平。针对交通事件下路段通行能力影响因素复杂、样本数据量少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多层模糊的通行能力估计方法。首先,宏观分析路段通行能力影响因素间关联性,基于模糊逻辑,构建通行能力估计模糊子系统,并将各类交通事件影响量化为多项特征值。其次,研究以交通事件影响量化特征值为输入,构建路段通行能力多层模糊估计方法,输出路段通行能力折减率。最后,通过实际案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对比分析交通事件下路段通行能力实测值、经典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与本文方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适用于多种交通事件场景,通行能力估计总平均误差为5.43%,相较HCM折减车道法估计精度显著提高。在交通事件动态检测数据支撑下,研究成果可在线估计交通事件影响下的路段通行能力,可为交通管理部门实现非常态下的智能管理与控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重大地震条件下,交通网络具有明显的结构变动性,传统最短路算法生成的疏散路径难以满足其在疏散安全性、可通行性、通行能力约束和应变性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具有通行能力约束的路径规划(CCRP)算法基础上,考虑了上述有关要求,提出了一种地震疏散路径规划算法.该算法的特色在于:(1)引入惩罚函数以满足应急疏散路径对安全性和可通行性方面的要求;(2)将突发交通拥堵点作为虚拟疏散原点纳入到动态路径规划过程,以增加对突发交通拥堵的快速疏散能力.实证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将疏散交通流分配到危险性较低、可通行性较好的路径上,并满足路径的通行能力约束,而且对突发交通拥堵具有必要的应变能力,能较好地满足地震疏散路径规划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公路新标准下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道路服务水平对通行能力的控制作用,提出了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道路通行能力和适应交通量的计算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高等级路面的不断兴建与改建.立体交通模式的广泛采用以及旅游业的迅猛崛起,对道路交通标线如何适应道路交通的发展或更有效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最大限度地遏制或缓解日趋增多的道路交通事故.缓解交通堵塞、节约能源和降低公害等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合理地设置道路交通标线.可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预防交通阻塞,节约能源,使道路发挥其最大的潜能。  相似文献   

19.
桥头跳车是目前公路建设中常见的通病之一.严重影响了行车舒适性,降低了车辆的行驶速度和道路的通行能力.是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隐患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王凡  左志  王涛 《交通标准化》2014,(15):25-31
将出行者按照时间价值(VOT)和地域划分为不同群体,在一个简单路网上建立交通网络模型,分析拥挤收费的公平性影响.研究模拟居民的多种不同出行选择,分析了实施拥挤收费对两处居民各类人群在出行方式分担、行程时间以及交通可达性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始发地居民,引入拥挤收费能够降低其行程时间,提高可达性;而对于周边道路沿途的居民,若周边道路通行能力不高,适当的拥挤收费会提高可达性,若周边道路通行能力较好,拥挤收费则会小幅度的减少其交通可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