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为更好地指导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北京市规划委发布了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下称《规范》)。《规范》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近期发展和地方特点、运营管理模式,结合北京的气候特征、地质条件、线网特征、线路敷设方式,重点研究了车厢内立席密度等有关舒适度指标等问题后设定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标准和俄罗斯地铁设计标准一致,接近日本每平方米4人的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总结国内外机场线运营模式及机场航站楼轨道交通车站特点的情况下,结合北京市新机场的选址和规模,提出北京市新机场线的运营模式和车站布置。在总结国际先进机场系统车站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阐述对北京新机场线的车站分布要求,最后提出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能耗影响因素及测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指出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公共交通方式,同时又是城市的用电大户。讨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能耗、车站能耗的影响因素,剖析单位车公里、单位人公里、单位吨公里等能耗指标及其特征,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能耗测算模型。基于各线路能耗统计数据,测算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全年总能耗量,分析不同线路条件下车辆能耗、车站能耗的特征和规律,为进一步优化线路规划设计、节约系统能耗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车站超高峰系数是反映车站高峰客流特征的关键指标之一,是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计规模的重 要依据。首先对超高峰系数的概念进行辨析,指出车站超高峰系数应为车站高峰小时内最大 20 min 进出站客流量 的小时当量与高峰小时进出站客流量的比值。然后,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为实例,对其超高峰系数进行综 合分析,提出轨道交通车站超高峰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虽有约 74%的轨道交通车站超高峰系数 处于相关规范推荐值 1.1~1.4 区间,但另有 26%的车站超高峰系数处于 1.0~1.1 区间,低于规范推荐最小值;车 站周边用地性质、车站高峰小时进出站客流量及车站客流管控限流措施对车站超高峰系数的取值均会产生影响; 就业类车站超高峰系数取较大值的可能性更高;高峰小时客流较小的车站,其超高峰系数往往偏大,而高峰客流 规模超大型车站,其超高峰系数取值一般不超过 1.2;此外,轨道交通车站限流会降低其超高峰系数。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铁路客站的类型以及综合交通系统各交通方式的主要特征.结合相关设计实例,研究了铁路客运枢纽车站和普通城际铁路车站与城市轨道交通、航空机场以及其它地面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接驳模式,并提出了综合交通系统协调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都市快轨交通》2006,19(5):78-78
我国第一部专门面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的地方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第1部分:土建工程》(DB11/T311.1-2005)已于今年5月出版。该套标准由“标准”和与之配套的“验收表格”两册组成。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明挖车站(区间)、盖挖车站、暗挖车站(区间)、盾构区间、防水工程、高架及地面车站工程、桥梁工程、路基工程、轨道工程和钢筋混凝土与砌体工程,基本涵盖了城市轨道交通各专业土建工程的工程质量验收。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站点是出行者进入接受和离开结束运输服务的接口,是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执行设施,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合理步行区与合理交通区的分析,通过城市规划区域划分及车站分类、不同区域不同性质车站各种接驳交通方式平均接驳耗时、交通方式速度、车站接驳方式构成调查分析、车站加权平均接运距离与吸引范围(至车站的直线距离)折算系数计算、估算不同区域车站合理吸引范围,为线网服务水平法推算线网合理规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交通规划原理及TransCAD软件,探讨在已知轨道交通各车站进出站客流量的条件下,如何计算站间客流量,进而分析得出断面客流量及各换乘站分向客流量指标,最后对北京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按车站客流特征选取超高峰小时系数作为自动检票机配置计算依据.设计通行能力应考虑车站内设备布局、乘客熟悉程度和检票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对客流潮汐现象明显的车站,可采用部分双向自动检票机提高设备使用率,配置比例按进出站客流差值的一半考虑,有条件可参照类似车站统计数据确定.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市地方标准《有轨电车工程设计规范》将于202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规范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采用钢轮钢轨制式有轨电车工程的规划及设计。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规划、运营组织与管理、交通综合设计、车辆、限界、线路、轨道、路基、结构、车站建筑、供电、运营监控系统、车场、景观与绿化、环境保护、节能。  相似文献   

11.
规范规定混凝土现浇式框架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是55 m,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纵向长度一般均超过了该限值。目前国内有设缝和不设缝2种解决方法,但没有较为详细地研究论证。结合南京宁和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典型高架岛式车站,研究了设缝与不设缝2种车站结构布置方式,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及温度作用下对车站结构的受力影响差异,得出对设计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可以为业界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挖掘共享单车出行数据、轨道交通客流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北京市共享单车和轨道交通的出行特征,以及共享单车出现后轨道交通车站级、线路级、线网级的进站量变化和运距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共享单车对轨道交通线网级进站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外围车站进站量增幅较大,6 km以下运距的客流略有减少,其中2 km以内出行运距的客流减少最为明显。同时,共享单车的无序停放不利于大客流车站的客运组织和应急情况下的客流疏散,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和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需共同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秩序化管理,使其在不影响城市交通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积极效用。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造价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京、沪、穗、宁等城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近100个车站造价的剖析,找到了高架车站和地下车站各自不同的造价控制因素。从而为地铁车站优化设计方案、选择施工工法、采用合理出入口方式、确定装修标准等提供参考,进而达到确定和控制地铁车站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国土空间规划基于底线约束的原则,强调全域全要素应在空间和时间2个维度做出合理安排。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实施评价往往侧重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或针对服务水平等运营阶段的单一维度评价,文章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一方面利用重点功能区车站覆盖率、车站周边建议类用地及建筑类型占比、车站与周边用地融合度等指标评价城市轨道交通与国土空间布局的耦合度,发现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线网与城市空间格局分布基本匹配,但局部仍需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功能的集聚效益;另一方面,基于DEA方法,选取2009年至2020年北京市轨道交通车站数量、运营效率里程及运营车辆3个指标作为投入指标,选取日均客流量作为产出指标,在12年的时间维度范围对北京市轨道交通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发现仅2013年的综合效率达到相对最佳状态,自2014年起规模效益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建议聚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存量资源的优化提升,合理规划新建线路以提升线网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BIM技术应用逐步普及。为解决该领域尚无统一、规范化的BIM建模及交付标准等问题,对城市轨道交通的不同部位采用相适应的BIM软件进行建模,对整条线路不同车站的模型命名及颜色做统一的规定,并按照行业相应规范进行标准化拆分和模型编码,以共享坐标的方式对不同里程处的线路、隧道、车站进行精确组装,针对设计、施工、运维的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模型交付内容。采用该方式可保证BIM在不同阶段的持续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城市轨道交通"建桥合一"车站高架结构如何利用桥梁设计有关规范和建筑设计有关规范进行设计,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介绍。结合深圳某高架车站,就其构件的规范取用、荷载分类、受力分析、计算模型及结果分析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铁路客运车站是一个集多种交通方式的分配平台,衔接着城市间的运输系统和城市的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网络的换乘节点。确定合理换乘量,优化客流交通组织,对车站的客流交通组织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提供各交通方式之间的高效快速换乘是铁路客运车站在城市交通一体化中的核心功能之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地铁线网的加密以及客流的快速增长,在工程建设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客流大、编组长、换乘线路多的大规模车站,共用站厅超规范的5 000 m2不可避免。经过分析认为,地铁规范关于"换乘车站共用站厅不超5 000 m2"只适用6B编组的两线换乘车站,通过对不同编组、不同数量换乘线路的换乘车站站厅规模的研究,以及对其他城市实际案例调研分析,从保证消防安全的角度探讨更适应实际工程设计的规模标准,提出大面积车站应加强消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重庆城市轨道交通某独柱墩高架车站为例,比较<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桥-建组合结构车站在设计理论、荷载效应以及墩柱和桩基在承载能力安全储备上的差异;通过有限元程序分析桩基刚度对整体结构横向刚度的贡献,探讨桩基设计中刚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合理吸引范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轨道交通站点是出行者进入接受和离开结束运输服务的接口,是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执行设施,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合理步行区与合理交通区的分析,通过城市规划区域划分及车站分类、不同区域不同性质车站各种接驳交通方式平均接驳耗时、交通方式速度、车站接驳方式构成调查分析、车站加权平均接运距离与吸引范围(至车站的直线距离)折算系数计算、估算不同区域车站合理吸引范围,为线网服务水平法推算线网合理规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