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建立一个管理统一、安全引领、公平服务、高效廉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港口引航管理体制,使引航效率更高,服务质量更好,安全更有保障,促进我国港口事业又快又好地健康发展,2月15日,交通部在广东南海召开全国港口引航管理体制改革会议,就进行港口引航管理体制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记者在会议期间与部分参会代表进行了交流并参加了会议的讨论。来自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港口局、港口企业和引航站等方面的代表一致表示,拥护和坚持这次港口引航管理体制改革,并将积…  相似文献   

2.
吕航 《中国船检》2006,(3):42-49
引航体制是港口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港口体制改革,为引航体制改革制定了三年的过渡期。如今,交通部下发的《关于我国港口引航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这次改革将本着“工作不断、管理不乱、平稳过渡”的原则组织实施。从2006年2月份开始,用半年的时间完成。意味着,引航管理体制改革终于告别休眠期,加速向目标冲刺。[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正>深圳口岸体制改革是国务院的改革试点,其中深圳港口的体制改革已于1995年完成。按照“一城一港,政企分开”的思路,深圳港务管理局作为市政府的职能部门,统一行使深圳市的港口行政管理职能。此次《深圳港口引航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深圳市引航改革也迈出了新的一步,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 由于引航是国家主权的体现,与运输生产密切相关,且涉及安全问题,不宜全面放开。按照“一城一港一引航”的原则,深圳港设置一个非营利性的引航机构,与企业脱钩,统一负责全港的引航。引航机构归港务管理局管理,其党政关系及行政行业管理由港务局负责;引航的安全监督、引航员的培训、考试、发证由安监局负责。这样使港口的引航工作既能服  相似文献   

4.
宋德星 《中国港口》2006,(4):5-8,31
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刚刚闭幕不久,传统佳节刚过,我们就在这里召开全国港口引航管理体制改革会议,这是今年港口管理工作召开的第一个会议,也是第一次专门就引航工作召开的全国性会议。这次会议的任务是学习贯彻国办发〔2001〕91号文件和全国交通工作会议文件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搞好我国港口引航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我国港口行政管理体制。下面,就搞好这次港口引航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谈几点意见。一、港口引航管理体制改革是落实国务院决定的要求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人民政府以及社会各个方面投资、建…  相似文献   

5.
吕航 《中国船检》2007,(10):60-63
长江引航是国家航权引航作为一个特殊行业,与边防、海关、海事、国检等其他口岸单位共同组成港口服务体系,保障着港口的高效运转。率先在全国完成了管理体制改革的长江引航中心,成为我国最大的引航机构之一,并明确定位,长江引航属公  相似文献   

6.
2006年5月18日上午,交通部李盛霖部长在北京召开了部分港口企业引航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上海、天津、大连、宁波、青岛、广州、丹东、烟台、日照、连云港、湛江等11家港务(集团)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座谈。李部长在认真听取了部分港口企业对引航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意见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这项改革不简单,需要平稳推进。并说,通过座谈会,他有了三个印象:一是引航是港口生产的重要环节,港口企业的老总们对此十分重视,对引航体制改革更为重视;二是从港口企业的角度看,觉得现行的引航管理体制符合港口发展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港口体制改革的深入,引航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操作阶段,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港口码头作业实践、港口业务量和引航体制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引航体制问题作如下探讨。一、我国港口引航体制现状分析1.引航工作对港口作业的影响引航是由船方  相似文献   

8.
郑金岩 《天津航海》2007,(2):F0003-F0004
交通部五大措施促直航;《港口建设管理规定》6月施行;交通部对加收华南THC说“不”5月份开始对违规成员公司执行行政处罚;港口引航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交通部将进行引航机构资质审查;日本有可能保留班轮固定价格制;印度铁矿石出口将按品位征税;伦敦船舶经纪人:干散货运费将连升三年;[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交通部等部门关于深化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明确引航机构暂时维持在港口企业的过渡期为3年。现过渡期已届满,引航机构应整体移交给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归口实施行政管理。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按照“一城一港一引航”的原则,在原引航机构的基础上组建为一个非营利性的机构,为事业单位,统一负责全港的引航工作。  相似文献   

10.
引航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技术性很强的职业,复杂的航道、多变的气象和对被引领船舶性能状况的不确定性,都会给引航的安全引领带来巨大的挑战,稍有不慎或遇意外情况,都将造成船舶搁浅或碰撞沉没。在港口迅速发展的今天,到港船舶的大型化和越来越密集的航线航班,对引航业的引领技术和服务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在2001年11月23日做出的我国港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决定时,就对引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蔡申康  倪彦博 《中国港口》2005,(3):16-17,30
自2001年底开始,我国中央直属及双重领导的港口下放地方,实行政企分开,同时(国办发(2001)91号文)提出关于引航机构从港口企业分离出来的原则,考虑到港口的实际状况,为平稳过渡,维持原状三年。至2004年底,引航体制改革被摆上议事日程。由于各港的情况差异较大,部分大型港务集团对这次改革还有不同意见,本文反应了他们的主要观点。编辑部认为,对待引航体制改革问题需要确立四个前提:第一,对国务院的文件规定,交通部和各级港口管理部门不能不执行,除非国务院重新规定,但这种可能性很小;第二,比较现实的态度是争取有关方面在实施改革时能根据各港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港务企业的利益和长远发展大计;三是对于已经完成引航体制改革的港口,应及时总结经验得失,引导改革稳步推进;四是要在引航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引航机构的市场化改造。  相似文献   

12.
随着港口业务及航海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航海新技术在港口引航管理中得到应用。说明应用的范围有三个方面,即引航导航系统、引航监控系统和引航调度系统。介绍了应用新技术的名称、方法和青岛港引航领域应用的成果、内容和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推进港口引航的信息化建设,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e引航相结合,分析e引航概念发展的方向,并给出e引航的新内涵及其基本特征。结合"平台化、智能化和协同化"的引航信息化目标,以团队引航模式、智能引航调度和狭水道智能助航为例,探讨物联网、5G通信、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引航生产、引航管理、引航决策、引航服务中的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胡杰  谢双魁 《世界海运》2020,43(5):32-35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无人机应用越来越丰富。探讨将无人机技术同港口引航实操相结合,通过引航案例,阐述无人机技术在港口引航领域的特色应用。无人机在特殊引航工况环境下,可为引航员提供常规引航设备以外的重要信息,为港口引航安全提供进一步保障。  相似文献   

15.
蔡哲 《中国港口》2006,(9):16-16
据记者了解,7月31日,大连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船舶引航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开始具体实施大连港引航管理体制改革。因为这是全国大型港口企业集团引航管理体制进行引航体制改革的第一家,因而引起了港口界的普遍关注。大连港的改革的最大特点主要体现在“监督与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10日交通部在北京召开我国港口引航管理体制改革新闻通气会,部体改法规司朱永光司长主持了会议,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十三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出席了通气会。  相似文献   

17.
刘阳 《中国港口》2005,(9):20-20
最近,我发现《中国港口》杂志刊登的有关引航文章有点蹊跷,不是国家对引航体制改革早有定论,怎么又会提起争议?从朋友那儿一打听,方知事出有因。先是有若干大企业联名写信给交通部要求将引航留在企业,继而是交通部派员下去征求意见,又听说有协会插了一手,还有一些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准备发点声音。好热闹,俺也想掺和掺和。  相似文献   

18.
苏毅 《中国水运》2012,(4):51-53
对外开放的港口都应有船舶引航服务,对船舶进行引航必须了解当地港口情况,然后根据港口客观情况进行安全引航工作。本文阐述在钦州港引航操纵中应注意的问题而非引航步骤,可以给船舶引航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国沿海港口的特点及其船舶引航的需求,提出基于AIS的港口船舶引航系统的设计,介绍了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分析了系统的关键技术。经应用表明,系统将引航工作所需的各种信息在电子海图平台上直观综合显示,实现引航员显示终端轻便、无线携带,为引航员提供安全引航的技术保障。该系统特别适舍引航工作和引航管理工作的需要,有力地促进了引航调度管理和安全监督的信息化,有效地提高了引航工作的效率,确保船舶引航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天津港正向国际化深水大港迈进,十万吨级航道业已投入使用.为提高航道通航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天津港应把强制引航当作港口实施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真正体现"维护主权、保障安全、精心引领、服务港航"的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