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围绕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的需要,将无人机、遥感图像基本处理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地下电子标识技术进行综合集成,初步构建能够实时、准确、动态监测公路生态环境变化的遥感监测系统。主要是将无人机实时传输系统与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集成,采用地下电子标识系统辅助解译公路路域的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和土壤侵蚀等生态环境要素定位变化信息,实现公路路域生态环境的快速调查,为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京广高速公路粤境北段位于南岭山脉的瑶山地区,地形起伏大,植被十分发育,丛林密布,大部地质信息被掩盖,交通非常不便,使常规的公路工程地质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采用遥感技术,充分利用遥感影像的大量地质信息及视城开阔的优势,对区内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活动性等不良地质进行了解释,并作出了区域稳定性及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弥补了常规地质工作的不足。为降低工程造价,选扦最佳方案提供了较充分的工程地质依据。就该路段采用“TM”卫星影像进行遥感地质工作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轿车情报》2005,(8):18
此次中国科学院珠峰考察的一个重点是确定植被分布上线,重点分析植被的垂直分布特征,探讨植被上线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再结合遥感等技术方法和实际调查,探讨这种变化过程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运用遥感及地理信息技术能有效地从图像光谱特征、空间特征、影像纹理、微地貌、景观等诸多方面,对岩石、构造、地形地貌、地质灾害等进行识别与划分,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公路工程地质信息.结合ENVI和ARC/INFO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专题制图,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能快速、准确地对公路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孔亚平  陈济丁  辛有俊 《公路》2008,(3):179-184
植被是维持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因素。根据多年来观测调查资料,分析了青藏公路沿线植被的种类、类型及其特征,提出青藏公路沿线最普遍的三类植被是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和高原沼泽群落,沿线植被生存环境极为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通过样方数据揭示:除取土坑外,公路建设对植被的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公路界外50 m;受公路建设的干扰,公路两侧草原植被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有明显的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张明华 《中南公路工程》2005,30(3):43-47,85
运用遥感及地理信息技术能有效地从图像光谱特征、空间特征、影像纹理、微地貌、景观等诸多方面,对岩石、构造、地形地貌、地质灾害等进行识别与划分,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公路工程地质信息.结合ENVI和ARC/INFO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专题制图,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能快速、准确地对公路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基于植被生长性能、植被持续潜能、植被防灾减灾、视觉美学等4个方面功能进行公路坡面植被综合评价的方法.基于数据采集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分析,筛选了能够反映以上4个功能方面的26个植被结构与生长特性指标,划分评价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指标权重值计算,构建了评价体系与模型.利用该评价体系对吉林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模型模拟法、现场实测法、遥感估算法、通量观测法四种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碳汇计算方法的归纳、总结,对比分析了四种方法的优缺点.在分析路域生态系统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四种植被碳汇计算方法在路域生态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四种植被碳汇计算方法在路域生态系统的应用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但是需要根据环境特点、公路特征和研究目的进行合理选择、调整和组合.然而,目前尚缺乏应用案例,实证研究亟待加强.因此,针对研究现状,对交通行业今后的植被碳汇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公路路域植被碳汇计算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惠盐高速公路边坡植草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日渐增多,而对其环境评价标准也不断提高,要求比较严格。结合公路两侧边坡稳定,进行草坪植被,对保护边坡、节省投资、改善公路环境质量和美化路容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作者对态监高速公路深圳正线段有关植草护波的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区域交通供给和需求是否平衡直接影响城市区域交通拥堵治理措施的制定,而目前对区域交通压力的判断方法需要采集大面积的数据,本文引入遥感采集技术,将遥感影像在GIS中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评价所需的基础数据,并与人工实际采集数据进行验证、校核,证明遥感采集数据的适用性.研究基于遥感采集技术的区域交通压力评价方法,提出以宏观路网交通压力评价总体供给和需求是否平衡的方法,再辅以微观路段交通压力寻找局部宜堵点.本文设计了基于遥感采集技术的区域交通压力评价流程,并以实际案例进行了方法验证,证明该评价方法和流程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同时发现因为遥感图像采集技术的不成熟,还存在基础数据采集有偏差的现象,需要辅以小规模的补充调查.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高边坡防护处理的基本方法,通过边坡的稳定分析评价,介绍了台山核电淡水水源工程由锚杆混凝土护坡结合框格草坡护坡改为三维植被网植草支护的过程,并详述了锚杆混凝土护坡、三维植被网植草支护施工技术。通过高边坡全过程评价,证明三维植被网植草支护结合锚杆混凝土护坡在高边坡运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育草蓄雪是一种适用于草原牧区新型防治公路风吹雪雪害的生物技术措施,通过增加植被高度、盖度,达到以草蓄雪、以草固雪,防治公路风吹雪雪害的目的。文章通过对内蒙古草原、青海草原、甘肃甘南草原公路两侧植被进行的大量野外实验,建立了植被盖度、高度与地表粗糙度、风雪流启动风速、移雪量等一系列数学模型,明确了育草蓄雪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3.
由于影响泥石流的危险性的因素很多,且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很难精准地对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描述和定量分析。以安县枇杷沟为例,采用基于粗糙集-改进层次分析法综合定权和模糊数学理论,对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了定性、定量评价。选取泥石流一次最大冲出量、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沟道两侧坡度、弯曲系数、流域相对高差、最大日降雨量、植被覆盖率、人口密度、松散固体物质储量共10项指标作为评价因子。评价结果表明,枇杷沟泥石流为轻度危险。该方法对泥石流的监测、防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探讨如何有效地建立遥感和基础路网数据的快速获取机制,为重大公路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提供数据保障.当前突出的问题是重大公路灾害后交通部门开展应急抢通保通缺乏快速有效的信息支持.通过归纳概括当前中国可用的遥感数据资源管理分布情况,结合对遥感数据服务提供机制和公路地图数据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公路灾害遥感监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15.
国家高速公路G85麻柳湾—昭通段工程地质勘察以日本ALOS卫星遥感图像为主要信息源,通过遥感数据处理,以及运用遥感地学知识进行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验证,对麻柳湾—昭通段进行了地形地貌、断裂构造、不良地质体解译和工程地质区划分与评价.综合分析各因素,对线路方案进行比选,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16.
西藏墨脱公路地质灾害遥感勘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明华 《公路》2004,(5):91-96
以图像波谱分析为基础,运用遥感图像解译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能有效地提取公路工程活动构造、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信息,为公路线路方案选择、工程地质条件及区域稳定性评价、公路工程的规划设计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地处喜马拉雅山东端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腹地的西藏墨脱高等级公路工程勘察中,使用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岩溶区地质公路选线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RS和GIS技术进行岩溶地区高速公路生态地质综合选线,其主要工作包括遥感照片的采集与判释、地质风险因子及生态敏感因子的选择与计算分析、综合风险因子的空间计算、路线的布设与风险分析等。通过对ArcGIS平台分别对选线地区的植被分布、石漠化指标、地形坡度、土地利用类型以及溶岩水体富水性指标进行定量分级,建立了岩溶区高速公路生态本底综合评价系统模型。最终将生态本底状况划分为优、良、中、差、极差5级,以便于对今后道路工程进行定量的生态本底评价。  相似文献   

18.
基于遥感与GIS的甘肃省公路工程困难指数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甘肃省公路三级自然区划,选取了平均海拔、平均坡度、切割密度、切割深度、硬岩覆盖度和植被覆盖度6个因子来量化公路工程困难指数指标。基于数字高程数据、岩土和植被专题图以及SPOT/VEGETATION NDVI遥感数据,调用ArcView软件的三维分析、空间分析、水文分析等功能计算以上各因子的值,并采用专家打分法来确定因子的权重。计算结果表明:甘肃省公路工程困难指数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困难指数最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山区,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重丘区,中等和较小的区域分布在平微区和平原区。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路域扰动土壤及其生态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宁合高速公路陇西互通交环境工程建设析系统研究成果,研究分析评价了陇西立交绿化区扰动土壤理化性质,恢复植被对扰动土壤的水保与改土效应,自然与人工恢复植被的生物量与养分积累,恢复植被改良扰动土壤性质,恢复植被物质流,在此基础上对扰动土壤生态管理的原则进行了探讨和论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广泛调研和试验,对路域生态工程技术及范围进行了界定,识别了路域生态工程技术主要包括生态恢复基础(土木)工程、植被建植工程、养护管护工程、植被恢复效果及经济成本等5大内容。采用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建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和作用分值;构建了自身效果评价的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典型的9大工程技术进行评价分析,发现不同典型路域生态工程技术自身效果差异较大,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生产实践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