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69例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369例异位妊娠中好发年龄为25~34岁,有流产史者182例(占49..1%),宫内节育器(IUD)使用者124例(占33..6%),有剖宫产等手术史者165例(占17..6%),有不孕史者36例(占9..7%)。行根治性手术284例(占77..0%),保守性手术85例(占23..0%)。结论 异位妊娠的发病与IUD、人工流产、感染等因素有关,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是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于 1996年 6月至 1998年 7月 ,对本院两组共 92例孕 10~ 16周住院孕妇用米非司酮联合不同途径米索前列醇 (以下简称米索 )引产 ,就其结果进行比较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确诊 10~ 16周宫内妊娠无用药禁忌者 92例 ,平均年龄 2 4.4岁 (18~ 38岁 ) ,经、初产妇分别为 2 0例和 72例 ,19例有前次剖宫产、哺乳期内、带环妊娠或合并子宫肌瘤等历史 ,随机将病例分为放置组与口服组。1.2 方法 两组同法口服米非司酮 ,2 5 mg 3次 /日 ,首次加倍 ,总量 15 0 mg,服药前后空腹 2 h,服最后 2 5 m g后 2 h,不同途径给予米索 6 0 0 μg…  相似文献   

3.
<正>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临床发生率日益增多,其处理问题愈来愈显得重要.现对我院1970年7月至1985年7月15年间29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临床资料本组29例,其中早孕者加例,中孕者4例,晚孕者5例,占同期肌瘤患者1377例的2.1%.发病年龄25岁~47岁,平均年龄33岁. 29例主要表现为停经及子宫大于妊娠月份.有阴道出血者借助B超和HCG定量可与葡萄胎鉴别.术前误诊3例.29例中,20例早孕的处理方式为:单纯人流术、刮后子宫全切术,单纯子宫全切术.其中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对甲状腺危象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减少误诊 ,增加抢救成功率。方法 采用系统回顾的方法对我院 1994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的住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甲状腺危象的患者 2 1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共住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876例 ,合并甲状腺危象 2 1例 ,占全部患者的 2 .4 %。男 6例 ,女 15例 ( 1∶2 .5 ) ,年龄 18~ 6 5岁 ( 38.6 1± 13.6 1) ,病程 2个月~2 0年 ( 4 .5 4± 5 .2 1) ,有 2例为反复复发患者 ;6例合并糖尿病 ,其中 4例同时存在DKA。 2 0例有明确诱因可查 ,其中感染 7例( 4例为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1例有粒细胞减少症 ) ,5例为甲亢心心衰加重 ( 1例与感染并存共同诱发 ) ,2例为脑梗塞 ,放射治疗 2例 ,手术 2例 ,外伤 (骨折 ) 1例 ,妊娠分娩 1例。入院前有典型甲亢症状的 16例 ,入院时 (开始按甲状腺危象处理时 )体温升高者 17例 ( 38~ 4 1℃ ) ,体温正常者 2例 ,体温不升者 3例。 2例伴谵妄状态 ,淡漠 4例 ,昏迷或昏睡者 6例。并黄疸 3例。心率 90~ 190次·min-1( 15 7± 2 4 .14 ) ,BP :72~ 180 / 30~ 10 0mmHg。合并心律不齐 11例 ,有明显脱水征者 6例 (后有 4例证实合并DKA) ,右侧肢体偏瘫 2例 ,肌力 1~ 4级 ,合并周期性麻痹 1例 ,同时存在甲亢心 7例。根据协和内分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多次输血、妊娠在初次肾移植等候者HLA体液致敏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测定 86例初次肾移植等候者血清抗HLAIgG型抗体。结果 多次输血和妊娠患者中HLA致敏率分别为 60 %和 61 % ,而对照组中分别为 31 %和 1 2 .5% (P <0 .0 5)结论 多次输血和妊娠是HLA体液致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报告外伤性脑腔隙梗塞 (TCLI)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结果。方法 总结 5年期间收治TCLI患者 32例 ,全部病例均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结果 本组男性年轻患者发病率高 ;发病时间以受伤至出现症状和体征为伤后 2h至 1 1d内 ;病变部位在基底节区者 2 9例 ,多发数个病灶者 1 4例 ;梗塞面积为 0 .5cm× 1 .0cm× 2 .0cm大小不等 ;预后为治愈 2 4例 ,轻残 6例 ,重残 2例。结论 对TCLI只要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 ,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解决输卵管性不孕者的生育问题。方法 采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技术治疗 1 7例不孕患者 ,共 1 8个周期。结果 受精率 75.7% ;卵裂率 80 .7% ;4例临床妊娠 ,周期妊娠率 2 2 .2 % (4/1 8) ,2例已分娩 ,1例继续妊娠 ,1例流产。结论  IVF- ET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Fas相关磷酸酯酶 1(FAP 1)在卵巢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染色法 (SP法 )检测 5 2例卵巢癌及 15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标本中FAP 1蛋白的表达水平 ,设正常卵巢组织为对照组 (10例 )。结果 FAP 1蛋白在正常卵巢中未见表达 ,良性肿瘤中的表达率为 2 6 % ,而在交界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9%和 77% ,与前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FAP 1的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相关 (FIGOⅢ~Ⅳ期高于Ⅰ~Ⅱ期 ,病理分级Ⅱ~Ⅲ级高于Ⅰ级 ,P <0 .0 5 ) ,而与组织学类型和转移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FAP 1在卵巢癌组织中有广泛表达 ,且在临床分期晚和病理分级高的组织中表达增高 ,可能对于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及恶变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胸壁结核是青少年多发的一种继发性疾病 ,自1 981年~ 1 997年间 ,我院共收治胸壁结核术后复发病人 1 5例。本文对其复发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并提出了避免复发的方法和体会。1 临床资料1 5例患者中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1 0~ 51岁。复发至前次手术时间 2周至 1 6个月。其中合并寒性脓肿 6例 ,有瘘道者 1 0例 ,包裹性脓胸 1例。前次手术术后服用抗结核药物小于 3月者 9例 ,3~ 6个月者 4例 ,6个月以上者 2例。本组病人在正规抗结核治疗两周后 ,全部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均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行病灶彻底清除术 1 4例 ,行局限性胸部改良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对垂体前叶黄体生成素 (LH)及卵巢雌二醇 (E2 )释放的调节作用。方法 在大鼠垂体组织培养液及卵巢组织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一氧化氮生成抑制剂N 硝基 L 精氨酸 (NNLA)或N 硝基 L精氨酸甲酯 (NAME)和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 (SNP) ,孵育 6 0min ,收集培养液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中LH、E2 含量。结果 NNLA增加垂体组织培养液中的LH含量 ,NAME可增加卵巢组织培养液中的E2 的含量 ,而SNP则使LH及E2 含量减少 ,这些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当NNLA或NAME的浓度为 5× 10 -3 mol·L-1时 ,LH及E2 含量分别增加至基础水平的 5 .5倍及 2 .0倍 ,而当SNP浓度为 5× 10 -3 mol·L-1时 ,LH及E2 含量则分别减至基础水平的 5 0 %及 36 %。结论 一氧化氮抑制垂体前叶LH及卵巢E2 的释放 ,可能在垂体及卵巢的功能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 1986年至今,我们应用显微妇科技术,对12例输卵管妊娠进行保守性手术.对象为婚后无子女,或只有一个幼小子女的年轻妇女,患者及家属要求保留输卵管者;在病情允许下行患侧输卵管保守性手术.术后定期随访.打开腹腔后首先对输卵管出血部位进行止血,再行修复输卵管妊娠部位.修复的12例中术中检查对侧输卵管11例通畅,1例不通。患侧输卵管壶腹部妊娠不全流产6例,输卵管峡部妊娠破裂6例.对前者采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保留年轻宫颈癌患者术后卵巢功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 6例 40岁以下早期宫颈癌患者施行根治术及卵巢自身移植术 (移植于腋下 )或移位术。入院后抽晨 8:0 0~ 9:0 0空腹血 5mL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FSH、LH、PRL、E2 、P、T水平 ,术后 1月、半年、1年分别测定血中FSH、LH及E2 水平 ,术后 1月、半年、1年及 1年半B超监测卵巢的形态和结构。结果 术后半年内卵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1年半内卵巢形态、结构均正常。结论 卵巢自身移植术或移位术对宫颈癌患者术后需加放射治疗者是一种保留卵巢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Th1/Th2型细胞因子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反复自然流产 (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 ,RSA)患者血清及蜕膜组织液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5 4例RSA患者血清及蜕膜组织液中Th1(IL 2、IFN γ) /Th2 (IL 4、IL 10 )型细胞因子水平 ,同时以 5 0例正常健康早孕妇女、要求终止妊娠者作为对照。结果 RSA组血清及蜕膜组织液中IL 2、IFN γ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5 ) ,而IL 4、IL 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5 ) ;RSA患者血清中IL 2、IFN γ、IL 4水平与蜕膜组织液中相应细胞因子水平呈正相关 (r =0 .78,r =0 .6 6 ,r=0 .5 9,P均 <0 .0 1) ,而IL 10呈负相关 (r =- 0 .5 4 ,P <0 .0 5 )。结论 RSA患者血清及蜕膜组织液中Th1/Th2间平衡的改变与流产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 1980年12月~1987年10月,我院门诊治疗淋病160例。其中男148例,女12例。年龄在18~64岁,其中20~40岁者137例,占85.67%,已婚136例,未婚24例。由不洁性交引起发病者154例,占90%。由使用公用盆池洗澡及有同性性器管接触史者4例,占2.5%。否认明显诱因者2例。病程中急性期155例,有合并症者5例,2例合并包皮——龟头炎;2例合并尿道海绵体炎;1例合并慢性前列腺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P2 7KIPL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88例卵巢浆液性肿瘤中P2 7KIPL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6 1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P2 7KIPL阳性表达率为 4 6 % (2 8/ 6 1例 ) ,明显低于浆液性囊腺瘤 80 % (12 / 15例 )和浆液性交界性肿瘤 75 % (9/ 12例 ) (P <0 0 5 )。P2 7KIPL阳性表达在Ⅰ级癌中表达率最高 73 3% ,Ⅱ级癌 4 6 7% ,Ⅲ级癌表达最低 12 5 %。三组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P2 7KIPL阳性表达与组织分级呈负相关。早期 (Ⅰ Ⅱ期 )P2 7KIPL表达率 76 % ,明显高于晚期 (Ⅲ Ⅳ期 ) 2 7% (P <0 0 5 )。结论 P2 7KIPL蛋白表达水平可能与卵巢浆液性囊性癌组织分化、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200例绝育术后施行输卵管吻合术妇女的妊娠情况及影响因素。手术对象年龄为24~41岁,距原绝育手术时间0.5~12年不等,随访的194例中妊娠178例,异位妊娠1例,妊娠率为91.7%。本文对显微外科技术复通输卵管的修复技术,注意事项,支架使用及去留,避孕期限,输卵管吻合部位,修复后输卵管长度与妊娠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宫内节育器 (IUD)对宫颈沙眼衣原体 (CT)阳性率的影响。方法 应用PCR技术对放置含铜IUD GyneFixIN(简称吉妮 )与惰性IUD及未采用IUD避孕的健康妇女 (各 72例 )宫颈分泌物CT抗原进行检测 ,各组之间进行抗原阳性率比较 ,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吉妮组在放置IUD后 3个月 ,宫颈CT阳性率为 4.1 7% ,6个月时为 3.2 8% ;惰性组在放置IUD后 3个月 ,宫颈CT阳性率为 1 6.67% ,6个月时为 1 6.1 3% ;未放置组宫颈CT阳性率为1 8.0 6%。吉妮组分别与惰性组及未放置组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5 ) ;惰性组与未放置组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含铜IUD对宫颈CT感染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 (sexcordtumorwithannulartubules,SCTAT)是一种罕见的功能性肿瘤。其组织来源、分类及良恶性界定存在着不同意见。我们现将收集的 5例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 2 4、2 8、2 5、13岁和 2 2岁。就诊前病程最短 2d ,最长 4年。 5例均有阴道不规则出血 ,表现为经期时短时长 ,经量多 ,淋漓不净。 5例均有腹部包块 ,2例有下腹疼痛 ,1例婚后 2年未孕。 5例中均未发现皮肤粘膜黑色素沉着和胃肠道息肉综合症 (peutz jeghers sy…  相似文献   

19.
经腹和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腹和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对71例临床可疑异位妊娠(未破)患者行经腹与阴道超声检查,与临床病理对照。结果 经腹和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与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和82%。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确认早期异位妊娠比经腹部超声具有更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对 2 0 0例不孕患者及 10 0例正常生育者进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 (UU)检测 ,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不孕组沙眼衣原体感染阳性率 (33.0 % )明显高于对照组 (10 .0 % ,P <0 .0 1)。经治疗后 ,沙眼衣原体检测转阴者妊娠率 (5 4 .90 % )明显高于未转阴者 (11.11% ,P <0 .0 5 )。同时证实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孕、UU感染、宫颈糜烂相关 (P <0 .0 1)。结论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引起不孕的因素之一。对不孕夫妇进行沙眼衣原体常规检查并及时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