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沥青路面面层类型及施工本规范中沥青路面面层包括有:表面处治、贯入、上拌下贯、沥青碎石和沥青混凝土等五种类型,其施工仅适于使用道路石油沥青和软煤沥青。对使用其他种液体沥青材料,如渣油、乳化沥青等,其施工仍按照有关施工规范办理。 (一)沥青表面处治表面处治是在具有要求的基层或面层上,用沥青和矿料分层铺筑所形成的薄面层或磨耗层,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基层或面层结构,不致遭受行车的破坏作用和自然因素的不良影响,以延长其使用年限和改善行车条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提高,对改善现有公路的技术状况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省、市、区均根据各该地区的具体情况,对于不少交通繁忙的和著名的文化名胜区的公路利用沥青材料进行了处治,并且在施工技术方面也获得了一些较好的经验。事实证明,现阶段采用沥青材料对现有的过渡式路面进行沥青表面处治,是可以获得满意结果的;同时,施工方法和机具设备均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故这种路面的发展远景是可以预期的。按照规范规定,沥青表面处治系在新建或原有的黑色或非黑色路面上用沥青与矿料予以处治,并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强度;根据浇洒沥青和撒铺矿料的遍数分为单层式、双层式和三层式。沥青表面处治在黑色路面中,虽属较简单的一种型式,但其应用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3.
旧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处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燕萍  陈拴发  李海滨 《公路》2005,(11):203-206
提出在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两油一布铺撒碎石矿料进行综合表面处治的方法,以提高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防滑、防水、耐磨等性能。室内对综合表面处治所用原材料进行研究,提出了质量控制指标,并根据其结构特点确定出单位面积的沥青最佳用量和矿料最佳用量。利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抗剪试验机对成型路面处治进行抗摩擦性能的测试。通过试验路进一步提出了旧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处治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4.
一、沥青表面处治施工方法在目前机械设备不足的情况下,用小锅、小灶及人力洒油车等来铺筑和养护路面沥青表面处治,还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关于表面处治材料用量、施工方法、质量检查、安全措施等,在交通部最近颁发的“沥青表面处治和贯入式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1002-64)中已有具体规定。这里介绍的是几年来我们在新疆地区用小型工具熬油、洒油等的一些具体作法。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在无砂石地区修筑路面,广泛的采用着石灰加固土底层,因为它具有经济、坚固、水稳性强的特点。为了克服灰土层具有不耐磨耗的缺点,我省已在灰土层上直接加铺双层沥青表面处治,实际使用效果是良好的。在灰土上直接铺筑多蜡重油表面处治,一开始我们尚无经验,曾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处治层与灰土层能不能很好地结合,多蜡重油能不能透入灰土,处治层对灰土层有那些技术要求,对结合料和矿料应有那些技术要求,用油量多少适当,以及初期养护应注意那些问题等等。通过今年施工实践有以下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6.
深表处技术是采用有机水硬性复合材料精修矫正出现功能性病害沥青路面的一种新型养护技术。这种有机水硬性复合材料由集料、沥青等有机结合料以及水泥等水硬性材料共成强度、互成网状结构,可在施工中采用专用设备将其摊铺后碾压成型。除具备传统的沥青表面处治和微表处罩面的所有优点外,深表处技术还具有降低噪音、提高路面平整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沥青表面处治和贯入式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最近作了修订。这次修订,是在1957年交通部公路总局制定的“有机结合料表面处治施工暂行技术规范(草案)”和“有机结合料贯入式碎石或砾石铺砌层施工暂行技术规范(草案)”的基础上,并结合几年来对两规范使用的经验和有关部门的研究成果而进行修订的。现将某些主要修改内容简介如下:1.将表面处治的定义作了明确的规定。表面处治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外Mcleod设计法、ModifiedKearby设计法、南非设计法三种沥青表面处治设计方法,对比分析了3种设计法的设计参数、影响因素、设计出的沥青用量、集料用量以及沥青表面处治的技术性能。通过分析发现,南非设计法不仅考虑了交通量、集料特性、道路坡度、气候等因素,而且设计出的沥青用量最为恰当,是考虑因素最全面、设计的表面处治技术性能最优的沥青表面处治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下中面层经过两年重载交通作用、且中面层AC-20承担表面磨耗层功能后,该公路路面技术路况有所降低;设计经过病害调查,采用提前处治基层和中下面层病害、增大SBS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洒布量、增设中上面层之间土工布防水要求的方案;精选原材、严把质量关,注重沥青混合料AC-13配合比设计,室内优化矿料级配、适当提高沥青比例以降低粉胶比;强化施工机械配置、现场铺筑控制,强化层间粘结,严控混合料温度,摊铺机设置,优化碾压组合,做好施工接缝;及时跟进检测,加强过程控制,尤其通过渗水、压实度、矿料级配、平整度等指标追溯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两种铣刨方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铣刨,对回收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RAP)矿料级配、沥青含量、回收沥青性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RAP矿料级配取决于铣刨机具,与铣刨方式无关,普通沥青与改性沥青长期老化后性质趋于一致.对于使用7年左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推荐采用全厚度铣刨.  相似文献   

11.
《公路》1965,(8)
从1962年开始,我们在北京市郊区公路上学习使用道路渣油做了一些表面处治(以下简称渣油表面处治)工程。这些渣油表面处治下的路面是结合原路面情况和养护大中修的需要来决定做法的,有在原路面上直接泼油的;有在原路面上做碎石整平层或加料辗压保养整平的;有用机械豁松原路面加骨料或石灰调整水稳定性和平整度;有结合处治翻浆加铺石灰土路面和为了补足强度而加铺石灰土、碎石路面等。渣油表面处治所用的材料也是比较复杂的,渣油稠度相差很悬殊,标准稠度从5~160秒。根据就地取材的原则,我们所用的矿料有软硬不同,级配长短不同的砾石和碎石。采用的施工方法,绝大部分是先泼油,后撒料两次喷油的单层处治。现在看来,我们所做的渣油表面  相似文献   

12.
我国援赞比亚公路技术组于1979年6月用沥青乳液铺筑了1.4公里双层沥青表面处治的试验路,效果良好。双层表面处治的下层用喷撒法(俗称层铺法)施工,上层采用沥青砂浆做封面。目前,在赞比亚的公路上广泛使用这种型式的双层表面处治,使用效果都很好。这种新型双层表面处治的优点是:能使表面密实不透水;能提高表面平整度;防滑性能好;耐久性好;尤其是克服了喷撒法双层表面处治面层料容易散失的缺  相似文献   

13.
多年冻土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金钊  汪双杰  台电仓 《公路》2005,(2):124-127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裂缝是青藏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破坏类型,沥青混合 料设计首先应考虑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其次是抗冻水稳性、抗老化性能和疲劳耐久性,高温性能是较 次要的。矿料选择时,需要考虑矿料的强度、抗冻性、级配和酸碱性,对于酸性矿料,应适当添加抗剥落剂,使集料与 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4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应特别注意沥青用量、温度控制、保温措施、接缝和施工季节等, 以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测定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参数,以及克服沥青路面芯样空隙率或压实度代表性差,避免主控指标验收计算不准确导致沥青路面早期损坏,提出用沥青介质法测定马歇尔试件或芯样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基于沥青介质法测定不同沥青材料及级配类型的马歇尔试验数据,利用灰关联分析法分析了矿料级配、沥青的性质、油石比和毛体积相对密度对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影响程度。根据灰关联度排序结果表明:矿料级配对于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影响最大,矿料颗粒愈细,影响程度愈高;毛体积相对密度次之,反映了试件的密实程度对其影响较大;沥青用量和性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当阳县属南方多雨地区,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经常遇到沥青与潮湿的石料拌和裹覆不好的难题。同时还存在如何提高拌和、摊铺效率,缩短施工周期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1985年下半年起,我们用泡沫沥青拌制沥青混合料并用于撒铺罩面的试验获得成功现介绍如下: 一、泡沫沥青混和料的生产过程泡沫沥青是一种在不外加化学添加剂的情况下,使沥青起泡沫以此达到提高沥青表面活性,提高沥青混合料质量,降低沥青消耗,使沥青混合料更易于摊铺和压实的一项低费用、高效能的油路表面处治新技  相似文献   

16.
公路月刊1964年7期发表了“沥青表面处治的材料性质和用量问题”一文,给我们很大启发,特别是作者提出沥青与石料的体积比为1:10和煤沥青做底层,石油沥青罩面的措施,在北京地区来说是行之有效的。但有以下几点特提出商榷: (一)作者提到“如果石料为一级而其颗粒均匀度是1:2或1:1.5,而最小颗粒大于10毫米,则表面处治的使用期限将大大提高”。为了使各种规格材料都能用上,我们认为对底层或中层石料的均匀度,可放宽到1:2.5。 (二)作者建议采用V=0.4PVS~(1/3)公式计算沥青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17,(6)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与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材料用量及经济性关系密切,设计包括三个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配合比设计的工作中心是确定矿料级配组成和最佳沥青用量,设计出一个具有足够密实度,并具有较高内摩阻力的矿料组成,确定相应最佳沥青用量的一个过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必须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严格按照设计级配曲线进行控制,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总结了罗阳高速公路LM1标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8.
郑玉銮 《公路》1990,(3):30-34,39
一、前言沥青稀浆封层是用适当级配的石屑为骨料,以乳化沥青为结合料,加水、水泥等,按一定配比拌和成流动状态的稀浆,将其摊铺在路面上而成的沥青表面处治层。水分蒸发硬化成型后,路面裂缝消除,表面粗糙、平整、坚  相似文献   

19.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和耐久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沥青混合料类型、配合比设计、沥青质量、矿料质量与级配、施工工艺与材料的均匀性、气候环境、交通条件等有较大的关系。该文通过分析得出集料的岩石类型和质量以及矿料级配对沥青混凝土的物理一力学性质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因此,应重视矿料质量与级配,以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公路》1990,(9):15-17
乳化沥青防尘罩面是用石屑为骨料,以乳化沥青为结合料,采用层铺法在砂土路面上罩面,外观与沥青路面相似,主要作为路面磨耗层使用。乳化沥青防尘罩面除具有沥青路面表面处治防水、耐磨、行车舒适及美化环境的使用性能外,还有防尘、与原砂土路面结合牢固、成本低、施工方法简单易行等特点。砂土路面由于受自然因素影响大,病害发生快且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