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盟港口接收设施收费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在正常的营运过程中会产生废弃物和货物残余物,这些大部分又是污染物。为了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MARPOL在对船舶结构、设备以及操作提出要求的同时,对港口提出了提供接收设施的要求。但由于多种原因,港口提供接收设施的履约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收费制度是影响港口提供充分适用的接收设施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成员国履行MARPOL以及保护海洋环境,欧盟制定了接收设施指令(Directive2000/59/EC)。在该指令的框架下,欧盟内成员国建立了不同的港口接收设施收费制度。本文初步探讨了欧盟成员国港口接收设施主要的收费制度,为我国主管机关对港口接收设施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昭青 《世界海运》2008,31(4):44-44
第57次海环会审核了MARPOL附则Ⅴ(防止船舶垃圾污染规则)复审通信小组的报告,同意该工作的预定完成日期延长至2009年。MEPC鼓励成员国政府和观察员积极参与MARPOL附则Ⅴ和相关指南的审核,以便及时完成任务以供2009年6月第59次海环会考虑。重新成立了通信小组以制定该附则和指南的修订草案,并且向10月份的第58次海环会提交一份进展报告。  相似文献   

3.
海环委(MEPC)第58次会议批准,“地中海海域”自2009年5月1日起作为MARPOL附则Ⅴ的特殊区域。  相似文献   

4.
吕晓燕  宋明 《中国海事》2013,(11):49-52
文中根据GISIS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得出目前港口接收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IMO接收设施的规定、港口接收设施建设和营运的提出了改进建议,为MARPOL公约港口接收设施规定的完善和履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美国港口接收设施的管理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船舶废弃物和货物残余物是海洋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为了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MARPOL公约除对船舶结构、设备和操作作出规定外,对港口也提出了为船舶污染物提供接收设施的要求。多年来,尽管国际海事组织和各成员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港口接收设施的问题依然没能得到很好解决。美国作为MARPOL公约的缔约国,在港口接收设施的履约方面,包括国内法和制度的建立,尤其是港口接收设施充分性发证和检查制度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对我国港口接收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IMO海环会(MEPC)第54次会议于2006年3月20日--24日在伦敦总部召开。该次会议拟审议新建议的拆船再循环国际法规第一稿草案(the first draft of aproposed new international instrument on ship recycling)。会议其他议项还包括:压载水管理和防止船舶大气污染(ballast water management and air pollution from ships)。预计海环委还将通过一系列MARPOL公约的修正案(amendments to the MARPOL convention)。  相似文献   

7.
刘昭青 《世界海运》2008,31(2):29-29
IMO散装液体和气体分委会(Sub—Committee on Bulk Liquids and Gases—BLG)第12次会议于2008年2月4~8日在英国伦敦总部召开。继在大气污染工作组(Air Pollution Working Group)长久和技术上富有挑战性的讨论之后,BLG同意了MARPOL附则Ⅵ关于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的修正草案和硫氧化物技术规则的修正案(a draft revised Annex Ⅵ to the MARPOL Convention and amendments to the NOx Technical Code)。这些修正案现将提交海环会(MEPC)第57次会议(拟2008年3月31日~4月4日举行)。  相似文献   

8.
范云志 《中国船检》2011,(8):41-44,114,115
2011年7月15日,在英国伦敦召开的IMO第62届海环会(MEPC62)徐徐落下了帷幕,除了世人瞩目的有关船舶二氧化碳减排方案以MARPOL附则VI修正案形式获得批准外,对中国柴油机制造业、造船厂影响巨大的氮氧化物技术规则(NOxCode修正案)和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导则(SCR导则,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也一并获得了通过。  相似文献   

9.
史婧力编译 《中国船检》2011,(5):I0002-I0002
IMO第60届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会议于2010年3月召开.会议决定根据MARPOL附则5的规定.在泛加勒比海区域.可利用适当的废料接收设施。这就意味着根据MARPOL附则5规定.泛加勒比海特殊区域的废料排放规定可以在原定的2011年5月1日生效。按MARPOL附则5定义的泛加勒比海区域包括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以及大西洋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自1986年以来,我国每年都按规定时间向IMO报送前一年度的《执行MARPOL73/78强制报告》。报告包括5个部分:一是溢油事故年度摘要报告;二是关于报送违反规定排放的年度强制报告;三是关于接收设施不足的年度强制报告;四是年度统计报告;五是执行MARPOL73/78遇到的困难。我国每年报送的强制报告中,  相似文献   

11.
刘昭青 《世界海运》2008,31(2):57-57
IMO散装液体和气体分委会(BLG)第12次会议于2008年2月4~8日在英国伦敦总部召开。BLG同意MARPOL附则Ⅵ的修正草案和氮氧化物技术规则的修正案。这些修正案现将提交今年3月的海环会第57次会议。该会议将进一步讨论包括有关船舶减少硫氧化物和微粒物质排放的3个含量选项及新发动机氮氧化物规定、氮氧化物技术规则等许多事项。现将该次BLG会议情况加以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在62届海环会闭幕致词中,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Mitropoulos对本次会议取得的成就予以高度评价,会议取得了诸多巨大成果,是高效可信的。Mitropoulos先生指出,尽管尚未达成共识——当然这些文件也只是理想化的结果,但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已经通过了MARPOL公约附则VI的修正案,使得船舶能源效率方面的技术和操作措施具有了强制效力。让我们寄盼有关这些议题的后续工作将使得未参加本次会议的全部成员国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3.
在海环会(MEPC)第52次会议上,MEPC同意制定国际海事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重大溢油事故后自然资源破坏评估和恢复联合手册(joint IMO/UNEP Manual on Natural Resource Damage Assessment and Restoration Following Major Oil Spills),并将提交在海环会第53次会议审议。  相似文献   

14.
李健强 《珠江水运》2008,(12):35-37
船舶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有油污染、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垃圾污染、废气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直接或间接排出的废弃物正污染着水域环境,危及人类健康。《MARPOL73/78公约》附Ⅳ是全球最重要的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方面的国际公约,我国也为防治水污染出台了一系列法规。但内河船舶在防治污水仍存在很大问题,需加强对船舶排放的管理,加大对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设施建设的投入,尽快出台国内航行船舶履行《MARPOL73/78公约》附Ⅳ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5.
刘昭青 《世界海运》2008,31(3):37-37
在最近IMO召开的第57次海环会上,海环委同意了有关确认所提议的新发动机3个层次结构规定的修正案,其将针对新发动机依据其安装日期确立日趋严厉的氮氧化物(N0x)排放标准。第1层次适用于安装在2000年1月1日或之后和2011年1月1日之前建造船舶上的柴油机和代表现存的MARPOL附则Ⅵ里规定的17g/(kW·h)标准。  相似文献   

16.
国际海事     
《中国船检》2005,(1):59-60
IMO拟举行海保次地区性研讨会;MEPC敦促成员国落实港口接收设施;马耳他成欧洲第二大船舶登记国;新加坡拟削减海港税提高竞争力;巴拿马透露修改定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IMO海安会(MSC)第81次会议后,海安会和海环会(MEPC)发布联合通函(Joint MSC-MEPC circularS),内容涉及:  相似文献   

18.
日本出席62届海环会的代表团团长大坪一郎在接受劳氏日报采访时表示.日本对本次海环会所达成的协议基本满意。他同时希望日本与马绍尔群岛联合提出的关于技术协助以及技术转让的观点能被考虑,并可以从决议升级为法规。他表示,日本已为业界达到一致的减排措施而付出努力,但最后却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19.
MARPOL73/78附则Ⅵ-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 MARPOL73-78附则Ⅵ包含有关控制散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释放有毒蒸气造成港口大气污染,要求船舶设置蒸气控制系统(VECS)回收蒸气和港口设置接收装置与船舶货舱蒸气回收系统配套使用。  相似文献   

20.
海安委,海环委人为因素联合工作组(The Joint MSC/MEPC Working Group on the Human Element)于海环会第56次会议期间进行了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