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改善车用发动机部分负载时的燃油经济性,提出了一种应用电磁驱动气门来实现的发动机停缸技术.首先对发动机某一气缸停止工作循环时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性能仿真,以单缸在1个循环内所做负功最小为优化目标,计算得到了单缸停止1个工作循环的起始点.以尽量保证各缸间的工作均匀性为基本原则,设计了4缸发动机顺序间歇停缸方案并进行了仿真与分...  相似文献   

2.
3缸发动机的结构特点使得其惯性力和力矩相对于4缸机难以平衡,其曲轴系的扭转振动更难控制,从而严重影响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的NVH性能。为改善发动机曲轴系扭振及整机NVH性能,采用一维与三维多体系统仿真体系对某3缸发动机扭转振动进行了分析预测,并进行试验验证,而且对3缸机的扭振特性与扭转控制进行了深入解析与研究。结果显示,虚拟样机能够精确地复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状态,其曲轴系上采用的非承载式曲轴扭振减振器使该款发动机的扭振保持在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3.
以某款四缸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对停缸技术的节能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停止工作气缸气门的不同关闭时刻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气门关闭时刻过早或过迟时,发动机的传热损失、泵气损失和摩擦损失均有所增加,压缩上止点前30°CA气门关闭时刻可使发动机获得较佳的燃油经济性改善效果,从而有效降低汽油机燃油消耗量;传热损失、泵气损失的降低分别是停缸技术节能的主、次要原因,但其会增加发动机摩擦损失和排气损失。  相似文献   

4.
汽车动力系统发展日益多元化,混合动力效降低燃油消耗及排放,同时有效的解决了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问题,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由于混合动力发动机运行工况较传统发动机更窄,更多的利用自然吸气发动机的高效率区。但是,由于混动系统较传统动力增加了电动系统,为解决整车布置问题,需要匹配更紧凑的三缸发动机。本文基于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研究三缸自然吸气发动机曲轴结构及平衡重的设计,并对曲轴的扭振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采用四平衡重结构并将平衡重偏心30°布置,可以使得在最小力偶的情况下,实现旋转惯性力矩的平衡;该三缸自然吸气发动机曲轴扭振的最大振幅为0.070 deg,满足扭振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5.
4缸柴油机停缸仿真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停缸技术对小型4缸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和排放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利用GT-Power建立模型并模拟了停缸位置对燃油消耗率的影响,结合传热损失等因素确定了试验停缸位置。在断油式停缸和断油断气式停缸模式下进行试验和燃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停缸后缸内等容度降低;断油式停缸后燃油消耗率和NOx增大但炭烟减少;断油断气式停缸后部分试验点燃油消耗率降低,但NOx和炭烟排放增加。  相似文献   

6.
靳福 《汽车运用》2009,(7):43-43
主轴瓦异响的现象①发动机突然加速时,有明显沉重的连续响声,发动机机体产生振动或抖动;②响声随发动机的转速升高、负荷的增大而增强,与发动机的温度变化无关;③断油试验,单缸断油无什么变化,相邻两缸同时断油,响声明显减弱;④发动机机油压力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两种联轴器和两套支撑系统进行了发动机扭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台架支撑系统和联轴器会对发动机扭振试验结果产生很大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发动机采用不同支撑系统时,传感器支架振动也会不同,从而造成扭振试验结果存在差异。利用某发动机扭振仿真模型,提取影响系统扭振的因子,并进行敏感度分析,发现联轴器主动端惯量是影响发动机扭振综合幅值的主要参数。为保证扭振试验有效性,建议应根据不同试验目的,采用不同试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故障现象:新车行驶了2400km后,出现了发动机怠速发抖,加速迟滞的故障现象。故障诊断:检查各真空管路,没有漏气现象;检查高压火,火花强烈;检查各缸火花塞,火花塞的电极都呈红褐色,说明火花塞工作正常,汽缸内混合气燃烧良好;逐缸进行断油试验,发现各个汽缸工作均匀;检查汽油压力,油压正常;检查配气正时,正时准确,没有问题;加速时,在气门室罩上方偶然听到了"嗒嗒"的细微响声,但响声不经常出现,由此怀疑CVVT(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有故障。  相似文献   

9.
故障现象:一辆斯太尔ZZ1167型汽车,行驶中出现发动机动力不足,停车怠速运转中,听到发动机上部有异响,消声器冒黑烟。故障检查:对发动机各缸进行断油试验,发现是其中一个缸不工作,打开不工作缸的气门室  相似文献   

10.
一辆1991款丰田佳美轿车2.2L,5SFE发动机,配置自动挡变速器,由于怠速抖动(油底里的平衡轴在1缸压缩上止点时,两个平衡重都顺着活塞运动的方向向下,正时标记对准且工作正常),查得原因是:因气门顶工作面磨损严重,造成气门关闭不严.于是更换了新的气门导管、气门,并研磨了气门口.装复后试车.发动机怠速平稳,不再抖动,但有明显的气门响,比原来严重.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曲轴扭转振动对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的影响,在介绍曲轴减振器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及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曲轴二级并联橡胶扭转减振器参数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方法,这种方法以同时降低曲轴和带轮的扭转振幅为目标对减振器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法设计的减振器,不但曲轴的扭转振动特性得到改善,曲轴带轮的振动也得到很好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扭振特性,开展了扭转减振器的结构及仿真分析研究。对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现有扭转减振器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弧形弹簧式从动盘扭转减振器;针对某款车型建立 8 自由度集中质量模型,采用 AMESim 仿真软件搭建仿真模型;通过对离合器从动盘扭转减振器、双质量飞轮和弧形弹簧式从动盘扭转减振器 3 种不同结构减振器的扭振特性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了它们在典型工况下的扭振特性,并对扭转刚度和迟滞力矩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弧形弹簧式从动盘扭转减振器能保证较短的发动机启动时间,且拥有较好的减振特性;在混合驱动行驶工况下扭转减振器的减振效果与扭转刚度及迟滞力矩的大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复合式减振器对柴油机噪声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歌群  苏炎玲  吕兴才 《汽车工程》2003,25(5):460-462,505
设计了一种可调频的动力减振器和原柴油机上的橡胶扭振减振器组成了扭/弯复合式减振器。在一直列6缸车用柴油机上进行了噪声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减振频率,复合减振器对于轴系的三维振动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发动机的噪声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14.
汽车发动机曲轴扭振的多体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段秀兵  郝志勇  岳东鹏  宋宝安 《汽车工程》2005,27(2):233-235,250
采用结合有限元法(FEM)的多体系统仿真(MSS)方法对汽车发动机曲轴进行扭转振动分析。建立了包括柔性曲轴的车用发动机曲轴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根据多体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分析了曲轴的扭转振动,测量了曲轴自由端的扭转振动,与仿真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振动信号的发动机转速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基于发动机气缸振动信号测量转速的方法.通过采集发动机气缸内部混合气燃烧时的振动信号,利用Labwindows/CVI软件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低通滤波,结合发动机的振动源以及发动机振动与转速之间的关系,得出发动机的转速.试验证明,此测试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测量齿盘齿数对扭振测量精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群虎  闫兵  李聪 《车用发动机》2007,(5):70-72,77
通过理论推导,定量分析了用等分齿盘作为扭转振动测量信号齿盘时,齿盘齿数与扭振测量精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并对仿真信号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单谐次幅值精度满足要求时每周期内所需的最少采样点数以及齿数较少时的有效简谐次数。以某多缸车用内燃机为研究对象,进行并齿处理后,比较各谐次幅值随齿数的变化,进一步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同时,利用理论分析得到的数学关系,对少齿数扭振信号进行准确有效地修正。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快速混合燃烧过程(FMC)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一多缸柴油机上的应用结果,在单、多缸柴油机燃烧系统硬件配置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取得良好的性能指标,满足了整机对燃烧过程的要求,且多缸机的各项性能指标与单缸机基本相当,证明了单缸机性能模拟整机性能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轿车加速车身纵向振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样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试验诊断,建立了整车加速纵向振动模型,并加以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样车加速时车身的纵向振动低频成分(3.9Hz)由动力传动系扭振所引起,高频成分(7.9Hz)由发动机第五悬置与车体限位框碰击所产生。在考虑生产的可行性和仿真验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