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作用机理的主要是粘附理论,粘附是指材料彼此之间互相粘结时的物理作用。影响沥青与集料之间粘聚力的因素包括沥青与集料表面的界面张力、材料的化学组成、沥青的粘性、集料的表  相似文献   

2.
1材料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保证1·1集料的破碎面与粘附性集料的破碎面因现在已不再采用卵石,因此一般不成问题。而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在选材时应进行试验保证达到5级。保证在雨水或荷载作用变形小,增强抗车辙能力。1·2集料的针片状由于热拌式沥青混凝土时采用碾压成型,由于细  相似文献   

3.
防水剂处理石料提高与沥青粘附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质量和耐久性。研究二者界面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粘附性是防治沥青路面水损害发生的主要途径之一。玄武岩石质坚硬、致密、耐磨性强,能充分发挥集料间的嵌挤作用,但石料显酸性,与沥青粘附性差,容易在水作用下造成沥青膜的剥落,导致沥青路面的掉粒、松散、坑槽等水损害破坏。目前提高酸性石料与沥青粘附性常用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沥青与集料表面的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矿物材料对沥青的选择性吸附,自由沥青与被吸附沥青等粘附机理,并最终给出了一个定量测定吸附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水损害是目前国内沥青路面普遍存在的损害形式,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对水损害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传统的水煮法、水浸法对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性不能定量、准确、科学地进行判断,主要依赖于试验人员的主观观测,测试结果受人为的影响因素较大。由于贵州区域地理、地势的特点,多数公路建设项目集料均采用地产集料,采用表面能粘附性评价法对贵州地区代表性地产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进行定量评价,以便科学地指导料源选择。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评价天然沥青改性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采用座滴法测定了3种液体在天然沥青改性沥青试样表面的接触角,基于表面物理化学理论,确定了室温条件下沥青表面自由能极性分量和色散分量的测定方法,计算了基质沥青和不同掺量天然沥青改性沥青的表面自由能。结合水煮法试验结果,分析了沥青结合料表面自由能与沥青-集料粘附性等级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70#A级基质沥青的表面自由能为10.60mJ·m-2,而8%掺量天然沥青改性沥青表面自由能增加到18.60mJ·m-2,天然沥青的掺加明显提高了天然沥青改性沥青的表面自由能;采用接触角方法得到的沥青结合料表面自由能和沥青-集料的粘附性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天然沥青含有氧、硫、氮等多种极性较强的官能团,较高的沥青质含量及网状结构能够吸附基质沥青中的饱和分和芳香分等轻质成分,两方面的共同作用提高了天然沥青改性沥青的表面自由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表面泛白的现象,通过现场调研初步确定病害成因。分别通过留样沥青与芯样抽提试验,从原材料与混合料配合比控制与既有规范指标的匹配性角度分析病害成因,进一步基于表面能原理采用浸润性试验分析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研究结果表明,既有指标难以有效区分沥青路面的粘附性,相比水浸法,采用浸润性试验分析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泛白成因主要是由于石灰岩与沥青的粘附性不足,其分析结论能够与现场结论相匹配。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集料表面的洁净程度对集料与沥青粘附性的影响,含泥量越高,使得沥青膜与集料之间越难形成粘结力,从而致使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降低。总结了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性的方法,提出使用消石灰可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质量和耐久性。研究二者界面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粘附性是防治沥青路面水损害发生的主要途径之一。玄武岩石质坚硬、致密、耐磨性强,能充分发挥集料间的嵌挤作用,但石料显酸性,与沥青粘附性  相似文献   

10.
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吸附在填料表面形成薄膜对粗细集料产生粘附作用,由其形成沥青胶浆,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填料的技术指标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低温抗裂和水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冷补沥青与基质沥青的基本性能和粘度的变化,进而得出冷补沥青的粘温曲线,指出冷补沥青的最佳拌合温度;基于沥青与集料的粘附力、液体表面张力理论以及沥青与集料接触角理论,通过接触角分析仪和表面张力仪试验测定冷补沥青与集料接触角、冷补沥青表面张力等数据,应用冷补沥青与集料的粘附功来定量地评价两者间的粘附性程度;为有效控制柴油型全天候冷补沥青的质量,根据大量试验结果和分析,制定出冷补沥青性能特性指标.  相似文献   

12.
集料的破碎面因现在已不再采用卵石,因此一般不成问题。而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在选材时应进行试验保证达到5级。保证在雨水或荷载作用下变形小,增强抗车辙能力。  相似文献   

13.
浅议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力学理论、化学反应理论、分子定向理论、静电理论,分析了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机理,探讨了沥青、集料、水及荷载等因素对沥青与集料之间粘附性的影响,最后比较了水煮法、水浸法、光电比色法、净吸附法等粘附性试验方法的优劣,就我国目前状况,仍推荐使用水煮法或水浸法。  相似文献   

14.
水损害是沥青路面出现危害最大、最常见的早期破坏,它的主要形式有表面层产生坑洞、表面层和中间层同时产生坑洞以及局部表面产生网裂和形变、唧浆、网裂、坑洞,防止水损害的措施有提高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提高集料之间的粘结力,防止水分进入沥青混合料内部。  相似文献   

15.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根本原因是沥青与集料粘附性不足,本文通过分析水稳定性试验试验数据,分别考察了碎石、石屑和矿粉泥土污染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碎石表面清洁度对其粘附性影响显著,石屑中泥土大大降低了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高塑性指数的集尘灰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有明显影响,而使用低塑性指数的集尘灰则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6.
集料泥土污染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根本原因是沥青与集料粘附性不足,本文通过分析水稳定性试验试验数据,分别考察了碎石、石屑和矿粉泥土污染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碎石表面清洁度对其粘附性影响显著,石屑中泥土大大降低了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高塑性指数的集尘灰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有明显影响,而使用低塑性指数的集尘灰则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7.
作为改善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措施,抗剥落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对沥青性能的影响仍有待评价.筛选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抗剥落剂,采用多种试验手段进行了评价.结果说明其确实可以提高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但不利于沥青耐久性.  相似文献   

18.
抗剥落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改善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措施,抗剥落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对沥青性能的影响仍有待评价。筛选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抗剥落剂,采用多种试验手段进行评价。结果说明其确实可以提高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但不利于沥青耐久性。  相似文献   

19.
从理论研究以及测试方法两方面对定量测试粘附性问题进行综合介绍。在比较了多种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具体介绍了表面能理论及其应用、基于表面能理论的测试方法,并介绍了适合如今严酷环境条件下的几种新测试方法,改善了传统方法的不足,体现了表面能理论用于评价沥青和集料界面粘结性能、抗水损性能的正确性。满足在原材料设计时,可以综合运用来初步正确地选择配伍性良好的沥青-集料组合,为定量评价粘附性的好坏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引言 改性乳化沥青碎石封层技术核心技术是路用材料选择,材料选择和材料用量对碎石封层的形成和使用效果起着决定性效果。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情况各不相同,各地盛产石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也各异,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原则上要求采用本地石料。在试验室内对石料与各种标号沥青进行了试验,选出最合适碎石封层的材料,为改性乳化沥青碎石封层技术应用提供最佳材料。同步碎石封层工作原理是采用专门的施工机械,施工时将流态沥青与石料同时喷洒在施工路面上,同时保证沥青与石料最短时间内结合成为一体,具有一定路用性能,在外荷载(车辆)作用下形成强度。提高沥青与集料粘附性,增加石料被沥青裹覆面积是改性乳化沥青碎石封层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