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引入船用设备绿色维修的概念、内涵,对维修阶段的绿色度评价方法展开研究.依据层次分析法(AHP)的思想建立船用设备绿色维修的评价指标体系,将模糊物元分析法引入评价过程,构建了绿色维修评价模型,并量化表示评价结果,能够较综合地反映船用设备维修阶段的绿色度,并分析了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
上海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中国,建设绿色港口方兴未艾。建立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指导、规范绿色港口建设,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有着重要意义。阐述了建立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介绍了绿色港口的定义,并以上海港为例,介绍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设计原则、指标构成和应用方法。对同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方法的船舶绿色度评估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绿色船舶的特点,提出船舶绿色度的模糊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并用该评价方法对实船的绿色度进行了综合评价,从而为绿色船舶的设计、评价提供可行的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4.
内河航运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轻和成本低等优势,是典型的低碳运输方式。为更科学地评价内河航运的绿色性能,采用生命周期影响评价(LCIA)方法对内河航运各阶段的输入、输出清单进行分析,建立内河航运绿色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阶梯层次结构模型;运用模糊层次法,量化分析所建指标,并采用线性加权和法计算绿色度综合评价值。结果显示,内河航运具有一定的绿色性,但与我国低碳社会建设的要求尚有距离,进一步从其基本属性和环境属性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湖北省港口绿色发展,本文基于现有的评价研究成果,结合湖北省港口的实际发展现状,从能耗与排放、污染防治、资源利用、技术应用和管理制度五个方面构建了湖北省港口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TOPSIS法对各港口的绿色度进行评价,通过计算找出最优方案,根据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对各评价对象进行排序,确定各港口的绿色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绿色船舶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一系列更为严格的船舶防污染公约、法规的生效,船舶绿色度成为设计满足未来需求的绿色船舶的不可或缺一环。剖析绿色船舶的定义及内涵,将船舶设计阶段和废弃阶段纳入到船舶生命周期中,在全面系统地分析绿色船舶生命周期各阶段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船舶绿色度的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评判准则,为进一步定量评价船舶的绿色度奠定了基础,也为船舶设计和管理部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建立航运企业评价制度,引导航运企业绿色发展,在分析我国绿色内河航运企业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和要求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绿色内河航运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和评价标准,用于评价、比较、衡量、分析内河航运企业在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方面的工作成效。开展绿色内河航运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旨在科学引导航运企业绿色发展,并为整个航运业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对产品设计综合评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机械产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机械产品的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各单项指标的特点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评价,最后采用灰度关联法进行产品设计的综合评价,计算其与最优和最差参考数据列的关联度来确定设计方案的优劣,从中择出最优组合.该研究对于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对产品设计综合评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机械产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机械产品的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各单项指标的特点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评价,最后采用灰度关联法进行产品设计的综合评价,计算其与最优和最差参考数据列的关联度来确定设计方案的优劣,从中择出最优组合。该研究对于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绿色港口发展并给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阐述建立绿色港口评价体系的重要性,系统梳理国内外绿色港口评价体系相关评价或认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未来的绿色港口评价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航道绿色施工评价问题,对长江干线航道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基于长江干线航道整治特点及整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流程,结合航道整治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提出长江干线航道绿色施工评价目标及评价原则,得到长江干线航道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源节约利用、生境保护、生物防护、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声环境...  相似文献   

12.
Over the past 30 years, there have been growing concerns o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which have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from both academia and practitioners. 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s in this area can help guide future research. We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green shipping research, comprising 213 papers published in transportation journals in SSCI of 2017 over the period 1988–2017. We find that research on green shipping has increased greatly since 2012, accounting for 77.5% of the reviewed papers. The main focus today on green shipping was on air pollution,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green shipping practice, such as technical measures, operational options, market-based measures, and recycling and reusing, is becoming clear.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studies, future research on green shipping must strengthen technology research to not only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but also to establish a theoretical green shipping system. Moreover, researcher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coul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o give effective suggestions on setting standards and laws of green shipping. Finally, we identify the future research themes will focus on setting up green shipping system and legislation and policy.  相似文献   

13.
从绿色低碳港口保障体系建设、绿色低碳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信息化手段的运用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连云港港绿色低碳港口的建设思路,并提出建设绿色低碳港口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稳健优化设计的思想,提出了机械产品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对产品方案模糊评价分析的指标体系、数学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给出了产品方案评价的应用实例。该研究对于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绿色低碳港口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我国港口实际,探讨分析了绿色低碳港口的内涵和主要特征,研究构建了一套基于综合性指标、系统性指标、管理性指标、特色性指标等4大类指标的绿色低碳港口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相应测评方法及标准。以广州港为案例,分别对2013年发展现状水平和2016年、2020年规划水平开展了实证评价,验证了指标体系的科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未确知AHP的船员疲劳因素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船员疲劳因素分析的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未确知信息的层次分析模型。基于三值互反标度法及相关变换原则,得到属性判断矩阵,并给出了其一致性检验方法和权系数的简明计算公式,得出了各个子因素对船员疲劳因素的影响系数,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从标准先行的角度介绍了绿色制造定义、绿色设计标准、材料选用标准、绿色制造、工艺、焊接、涂装标准,并提出了绿色造船标准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