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摩托车与轻便摩托车的中国第四阶段排放标准GB14622—2016《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四阶段)》、GB 18176—2016《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四阶段)》(简称"国四")将于2018年7月1日实施,自2019年7月1日起,所有新销售和注册登记的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应满足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制动新标准的推广实施,已将国内众多摩托车企业和检测机构的注意力迅速聚焦到ABS制动系统的测试研究上。《GB 20073—2018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标准对高端摩托车的制动性能提出了加装ABS系统的新要求,其中低附着路面的测试要求和方法是整个项目中的难点之一。本文通过对标准和测试方法的研究,谈谈一些自己多次实践获得的测试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轻合金车轮新老标准分析看到,新标准能更科学合理地为生产企业提供技术内涵和技术平台,以及更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随着车轮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也对检测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对车轮行业技术更新的理念,扩大视野和交流平台,不断更新技术和工艺水平,缩短与世界车轮先进水平的技术差距,努力打造出更科学、更合理、国际化的车轮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4.
GB 15744—2008《摩托车燃油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和GB 16486—2008《轻便摩托车燃油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2项新国家标准已经出版发行,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新国标中试验方法、数据处理、油耗限值与老国标相比变化较大,新标准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更科学、细致和严格,同时试验技术难度加大,成本提高。  相似文献   

5.
2006年实施的GB 20073-200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标准,主要参考欧洲ECE R78法规,其中取消了法规中的认证申请、认证、认证更改和扩展、生产不一致处置、生产一致性检查、认证证书、认证标记的布置等车型认证管理内容,与前两版摩托车制动标准相比,对摩托车的制动装置要求更明确,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试验更科学,对试验设备和试验人员的要求也有很大提高,用0型试验(行车制动)和Ⅰ型试验(热衰退试验)代替原指定车速下的制动距离试验,下面对GB 20073-200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标准进行简单介绍,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GB 24155—2020《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代替GB 24155—2009,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作为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以下统称为电动摩托车)专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在电动摩托车安全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的技术要求,本文结合标准及企业针对标准进行的样车整改情况,对其中新增技术要点进行凝练、总结,对生产企业样车制备及检测机构标准执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对电动摩托车行业长足进步提供实际帮助。  相似文献   

7.
GB/T 5378—2008《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道路试验方法》2009年4月开始实施,在该标准的前言中指出了与所修订的标准进行对比后的一些变动,但并不详细,本文笔者详细列举了该标准与整合修订及代替标准之间的差异,以供读者参考。文中GB/T5378-2008《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道路试验方法》简称为新标准,其他整合修订及代替标准简称为老标准。  相似文献   

8.
从2004年1月1日起,我国要求新生产的摩托车其排气污染物要符合欧洲Ⅱ号标准,这是我国摩托车排放标准首次与欧洲限值达到同一水平。根据《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  相似文献   

9.
<正>1前言2016年8月22日,国家环境保护部(现更名为国家生态环境部)会同质检总局发布了《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四阶段)》(GB14622—2016)和《轻便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四阶段)》(GB 18176—2016)(以下简称国四标准)。随着国四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摩托车排放标准进入第四阶段,国四标准对摩托车产品提出了更高的污染物控制技术要求,为此需要摩托车企业积极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分析和解读了GB/T 20076—2021《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最大转矩和最大净功率测量方法》与标准GB/T 20076—2006之间的差异,并对新版标准中的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探讨,据此可深入理解新版标准的技术要求,有助于更全面、系统地掌握和应用新版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为规范我国摩托车编条式车轮用辐条、条母零件的技术规格,以作为确立技术指标的参照和设计摩托车辐条、条母的技术指南,编制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辐条》、《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条母》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2.
刘石磊  童谣  王树刚 《隧道建设》2022,42(Z1):104-111
解决特长或单斜井多作业面隧道的施工通风问题常常需要增设通风竖井。为深入分析影响竖井通风的因素,以竖直圆管代替竖井,假设其内壁温度沿井壁线性变化,首先,推导出含内热源的竖井截面内稳态气流的平均风速表达式;然后,采用泰勒级数法得到竖井通风量的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 1)在隧道入口处大气压Pa5与进风竖井井口大气压Pa1的变化保持一致的情况下,两者差值不会对隧道施工通风产生影响。2)当Pa5与Pa1变化不同步时,两者差值(Pa5-Pa1)增大使得竖井进风量减小。3)位于进风竖井井底的风机所需风压随井口大气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地层温度升高而增大。4)在环境参数与工作条件确定的情况下,可应用竖井风量表达式实现需风量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针对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1994)已跟不上公路建设的需要,交通部组织对其进行了修订,制定新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该文就新规范第四部分中对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十条修改内容进行了对比和评述。  相似文献   

14.
该文将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如何编写的要点,用大纲的形式表现出来,为从事市政工程的同行和项目经理提供参考。同时对《施工组织设计》编写质量与投标活动之间的关系及相互间的影响和重要性也作了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5.
周亚萍  姜海波 《隧道建设》2022,42(Z1):321-330
为解决高地应力情况下水工隧洞开挖时产生的岩爆问题,以新疆某高埋深水工隧洞为依托,并结合现场水压致裂法和钻孔套芯解除法测试获得的地应力数据。研究深埋引水隧洞区域地应力场分布规律,通过强度理论判断岩爆发生的可能性;在考虑高地应力与围岩开挖二次应力状态作用前提下,通过岩爆破坏区深度理论公式,结合现场数据计算出岩爆破坏深度。结果表明: 1)隧洞处平均初始地应力应力基本在23 MPa左右,最大水平主应力为28.6 MPa,属于高地应力隧洞; 2)三向主应力间的总体关系为σH(最大水平应力)>σZ(自重应力)>σh(最小水平应力),属于σHZ(走滑型)初始地应力场,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导; 3)隧洞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之间差值较大,依据摩尔-库仑准则,表明该隧洞开挖的临空面会存在较大的剪应力,易引起隧洞发生岩爆; 4)在隧洞开挖过程中,隧洞将会发生中—强等级的岩爆,发生岩爆脆性破坏最大深度为0.68 m。  相似文献   

16.
陶连金  曹乾坤  石城  丁鹏 《隧道建设》2022,42(3):378-387
为研究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在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地震响应,基于有限元软件,建立地层-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三维静动力耦合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场地类别、不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以及竖向地震动条件下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响应,并给出装配式地铁车站的加速度、变形、应力及塑性损伤的变化规律。分析表明: 1)场地类别由Ⅱ类变为Ⅲ类时,车站结构顶底间最大相对水平位移与接头张开角逐渐增大,且增长幅度变大,但接头张开角仍较小(<0.10°),验证了接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在Ⅲ类场地条件下,拱腰、拱肩以及侧墙上下端附近的围护结构等位置易出现塑性损伤; 3)相比单向水平地震动,增加竖向地震动会显著增大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的变形、应力、接头张开角及塑性损伤。总体来看,在Ⅱ类场地条件下,输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别为0.1g和0.2g时,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在Ⅲ类场地条件下,输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4g时,结构处于弹塑性工作状态且塑性区体积较大。  相似文献   

17.
李翔  孙文昊  孙州  陈立保 《隧道建设》2022,42(Z1):369-375
为研究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带的合理抗错设计措施,结合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采用案例调研、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了3种不同抗错方案下隧道结构变形、接缝张开、错台形态以及钢筋应力、螺栓轴力等关键控制指标,探讨不同措施的抗错效果。研究表明: 1)3种不同抗错措施在断层错动作用下管片结构沿纵向受力变形规律相同,断层错动对隧道结构影响主要集中在破碎带上盘边界外30 m到下盘边界外30 m的范围; 2)断层错动作用下钢筋受力整体表现为“顶底部钢筋受压、两腰部钢筋受拉”状态,环宽1.5 m钢筋拉应力最大为436 MPa,3种工况下钢筋均未发生屈服; 3)环宽1.5 m管片环缝张开量为3.8 cm,比其他2种工况减小60%~70%; 4)提出了管片环宽1.5 m以及抗震设防区域为上盘左边界2D至下盘右边界2D(D为15.0 m)范围的抗错设计方案。研究成果对盾构法穿越大错动量断层带的抗错方案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获取挤压性围岩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间,使二次衬砌施作可操作性更强,以变形速率限值为基础,对412个挤压性围岩隧道断面变形量测数据进行拟合和统计分析,得出不同变形等级的变形稳定时间范围值和施工期分阶段二次衬砌施作时机预测方法。具体结论为: 1)提出了基于变形速率判据的变形稳定时间预测方法,通过最优指数函数曲线拟合,实现稳定阶段变形量u稳和最终稳定时间t′稳的预测; 2)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了不同变形等级、不同跨度条件下变形稳定时间t′稳范围值,用于设计阶段初步拟定二次衬砌施作时机; 3)提出了施工期二次衬砌施作时机分阶段预测方法,根据实测20、30、40 d和稳定时的相对变形,可实现分阶段预测最终变形稳定时间; 4)经实测变形数据检验,采用二次衬砌施作时机分阶段预测方法所得预测结果可被工程所接受; 5)以分阶段变形稳定时间t′稳为判别指标的挤压性围岩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预测方法,可操作性强,能避免以变形速率为判别指标时的操作困扰,可直接服务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驾驶员在隧道中间段因驾驶疲劳带来的行车安全问题,对隧道驾驶疲劳唤醒段设置长度进行研究。首先,建立疲劳唤醒段的刺激量与其产生疲劳唤醒后对驾驶员的唤醒程度以及唤醒维持时间的相互关系; 然后,进行蓝、紫、青3种色彩,3种亮度及5种刺激持续时间共45种不同刺激量组合下疲劳唤醒段的静态唤醒试验,研究隧道疲劳唤醒段不同刺激量对被试驾驶员唤醒程度的影响规律,建立刺激量与唤醒程度的相关关系模型,得到疲劳唤醒段刺激量应不低于8.84 cd·s/m2; 最后,分析不同刺激量的疲劳唤醒段对驾驶员唤醒的维持时间,建立不同运行速度条件下疲劳唤醒段刺激量与唤醒维持时间的相关关系模型,根据不同运行速度下隧道疲劳唤醒段侧壁可设置的最高亮度,得到不同运行速度下隧道疲劳唤醒段应设置的长度。当设计速度为60、80、100 km/h时,第x(x∈[1, N-1])处疲劳唤醒段的设置长度分别为160、200、220 m,第N处疲劳唤醒段的设置长度应保证剩余路段驾驶员的正常驾驶,且不低于65、80、9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