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使用的普通汽车,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需要经常低头观察机油压力表,以此来保障发动机的正常运转,避免润滑系统发生故障,这对驾驶员来说是一种精神负担,它加速了驾驶员的疲劳。一旦不注意,没有及时发现发动机润滑系统机油压力过低或机油中断时,就会造成轻则烧毁轴瓦、重则损坏缸体的事故。在汽车上安装发动机自动保护报警器后,就可以有效地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每到夏季来临,机动车自燃事故就会频繁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室外气温高,车辆保养、维修不到位,驾驶员开带病车上路,这就极易造成车辆火险、火情、火灾的发生.如何才能减少火情的出现呢?这就要求我们的驾驶员要从日常对车辆的维护保养上入手,经常检查车辆的油路、电路等工作是否正常,一旦发现漏油、漏电时,必须及时排除,决不能凑合,更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相似文献   

3.
刘平  王华州 《汽车维修》2002,(11):26-26
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汽油泵来油不畅甚至不来油的情况,在环境温度较高的夏季和海拔高度较高的青藏高原犹为明显.出车时油路一切正常,但行驶一段路程或发动机温度逐渐升高后,就出现不来油或压力不足现象,用手摇臂泵油作用不大,拆下汽油泵检查也无明显问题.待车停驶一段时间后,重新泵油起动,发动机又一切正常.情况较轻的车辆每行驶10~20km出现一次,情况较重的行驶几公里就出现一次,令驾驶人员非常头痛,类似故障我们俗称为汽油泵"发热".  相似文献   

4.
一些新手及非职业驾驶员在行车中常遇到的"犹豫"心理,比如在会车时,对道路、对方车宽心里没数,能不能安全会车心里没底;超车时对能不能超过去一时拿不定主意,在到底是超还是不超之间产生犹豫;通过红绿灯时,正好赶上信号即将切换,是加快速度"赶上最后一班车",还是等下一个"轮回";在通过无信号灯指挥的人行横道线时,有的行人见有来车,既想抢在来车前快速通过,又怕有危险而停下,甚至出现向前走了几步又回退现象,而行人的"举棋不定",也会让驾驶员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加油还是该制动,是加挡还是减挡.  相似文献   

5.
心理疲劳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及恶劣的情绪逐渐形成的.当心理方面出现功能障碍时,会表现出紧张不安,动作失调,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工作效率下降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心理疲劳,驾驶员尤其是长途和出租车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就会加大、上升.  相似文献   

6.
汪须长 《驾驶园》2010,(8):88-88
开车行驶在路上,会遇到红绿灯。一名优秀的驾驶员,可以随着红绿灯的变换,或加速,或刹车,或转弯,或换道,以至能平安到达目的地。其实,在职场的路上,人们也是处处都和"红绿灯"打着交道。  相似文献   

7.
秋季,随着天气渐渐转凉,气候也变得干燥起来.此时,由于驾驶员体内水分不足而极易引起咽燥声嘶、干咳无疾、嘴唇干裂、心烦口渴、皮肤干燥、大便秘结,如果受风凉还会引起头痛、鼻塞、关节痛、流泪、咳嗽、气管炎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将这些症状称之为"秋燥综合症".驾驶员一旦染上"秋燥综合症",就会影响行车安全,导致事故发生.那么,如何预防呢?驾驶员朋友不妨从以下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8.
正奥迪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是1种驾驶员辅助系统,其作用是帮助驾驶员将车辆保持在选定车道上行驶。1台摄像机用来检测车道上的边界线,当检测到车辆两边的车道边界线符合要求时,系统就进入预警状态。只要车辆逼近任何一条系统识别出的边界线,系统就会通过电机振动方向盘警告驾驶员。假如系统处于预警状态,而驾驶员事先打开转向灯,系统  相似文献   

9.
故障现象:我部接检到一辆桑塔纳2000Gai轿车,据驾驶员讲,该车已行驶16万km,一切工况都还可以,就是经常无故自行熄火。最麻烦的是经常在红绿灯前熄火,很不方便。  相似文献   

10.
疲劳驾车事故很常见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产生生理机能或心理机能失调,即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疲劳,从而机能失调.驾驶员在行车中一旦出现疲劳征兆,离闯祸也就不远了.据统计,因疲劳驾车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起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11.
行车安全的关键在于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一旦驾驶员的行为发生反常,功能出现失调,就不能有效地控制汽车正常行驶.在行为失调不能自控的情况下,这种潜在隐患随时都有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构成驾驶员行为失调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谭智男 《汽车维修》2007,(11):31-32
一般来说,现代汽车电控发动机的电脑(ECU)都具有自诊断功能。在工作过程中,一旦发现某部件或线路出现故障,ECU即会发出指令,使故障检查灯点亮,警告驾驶员发动机电控系统出现故障,需要尽快检查维修,同时会把发生故障的部位以代码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器内,以方便维修人员分析和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13.
高庆福 《驾驶园》2006,(10):104
秋季,随着天气渐渐转凉,气候也变得干燥起来.此时,如果人体内水分不足极易引起咽燥声嘶、干咳无痰、嘴唇干裂、心烦口渴、皮肤干燥、大便秘结等症状,如果受风还会引起头痛、鼻塞、关节痛、流泪、咳嗽、气管炎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将这些症状称之为"秋燥综合症".驾驶员一旦染上"秋燥综合症",就会影响行车安全,甚至导致事故发生.那么,如何预防呢?驾驶员朋友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4.
自动激活制动并具有增强制动功能的警示系统在发生事故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会以多种方式工作。当汽车接近一个静止的或者运动的障碍物而驾驶员并未作出反应时,警示灯就会闪亮并反射在前风窗玻璃上,同时激活一个蜂鸣器,以引起驾驶员作出反应而避免危险。  相似文献   

15.
驾驶员出门在外,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儿.而公路上的"三乱"行为,往往使驾驶员们搞不清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自己要被罚?到底自己什么地方违了章?有时罚款还真让人摸不着头脑.好在现在驾驶员法律意识增强,打个电话到驾驶员协会,咨询一下,问个清楚,就不至于被"三乱"行为处罚.  相似文献   

16.
薛志成 《中外公路》2005,25(3):28-28
通常公路上使用的交通灯是用电源驱动的红绿灯,指挥汽车安全有序地通行。在智慧公路上,所有的交通指挥灯改用太阳能作为能源,照射距离比目前使用的电源信号灯远10倍,汽车驾驶员远在1~2km外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信号灯的状态,事先作出反应。太阳能交通标识灯可以有效地吸收和贮藏太阳能,即使在阴、雨、雪天和夜间也能以足够能量发射光芒。  相似文献   

17.
凌晨据调查统计,在夜间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80%是出在凌晨.这是因为,受人体生物钟影响,凌晨时人的神经中枢活动处于低潮,加之凌晨时段道路上人稀车少,容易使驾驶员放松警惕,导致处理交通情况的反应能力下降.此外,凌晨行车还会导致身体素质差的驾驶员诱发疾病.因此,驾驶员应切记:凌晨3时~5时不宜出车.  相似文献   

18.
杨麒瑞 《驾驶园》2006,(3):52-53
一、警惕出现挑衅驾驶行为 驾驶员在行车途中往往容易遭遇被他人挑衅或者挑衅他人的行为.安全专家近日提醒,挑衅行为属于一种认知干扰,都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甚至酿成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9.
刘锐 《汽车维修》2004,(4):18-19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的工作情况备受驾驶员和修理工的重视。但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或机械损伤事故,其中发动机捣缸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严重机械损伤事故。  相似文献   

20.
通俗地理解,驾驶员驾驶自主能力是指驾驶员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驾驶技能,在车辆驾驶过程中的心理和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对某些可能诱发交通事故的行为的约束,以及在车辆驾驶中出现特殊情况时分析、判断和处置能力。据2001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原因统计分析:因驾驶员直接责任引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