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结合佛山市105国道改造工程,从LB-2000CN沥青拌和站主要组成及工作原理入手,探讨了拌和站质量控制的几个问题.同时对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生产过程中常见故障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八十年代以来,许多高等级、长距离的公路相继修建,必须使用大型拌和站加快施工速度,保证摊铺过程的连续性和质量.采用大型拌和站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合理布局,即恰当地选择拌和站的拆迁安装次数和位置,保证技术要求和经济目标之间的平衡,并应符合环境与社会的要求.本文利用数学手段,建立了各种情况下的混合料拌和站的合理布局模型.  相似文献   

3.
沥青拌和站设备改造与成本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针对拌和站的日常维护、燃烧及加热系统的改造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对拌和站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储备、矿粉加工、乳化沥青生产等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提出了方法和意见,可为同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单个拌和站基础上的选址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当前沥青路面的施工实际,分析了影响拌和站选址的主要因素和主要费用,提出了主要费用计算方法,并以客观条件为前提,从技术角度、经济角度2方面提出了基于单个拌和站基础上的拌和站选址模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沥青拌和站中沥青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沥青用量在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存在波动性和规律性,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沥青用量进行分析,绘制了控制图,并对其进行修正,使其可以有效的对沥青拌和站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保证沥青混合料生产环节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从合理地布局拌和站、避免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提高设备利用率的角度出发,分析广东省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布局影响因素及布局原则。构建拌和站布局规划模型,并在模型求解方法的基础上,得到广东省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布局规划,为拌和站物流系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朱胜利 《公路》2005,(8):350-352
立足沥青拌和站,分析原材料及拌和设备性能对沥青混合料的影响,浅谈拌和设备管理及混合料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针对建设公路沥青拌和站过程,从拌和规划、选址、加热方式选择、拌和设备选型、配套设施、环保等方面入手,分析并探讨了建设合理、高效的沥青拌和站的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沪通长江大桥水中墩混凝土用量为1 325 000m3,为确定超大体量水中混凝土的供应系统,结合河床标高和混凝土需求量,按浅水区和深水区进行混凝土拌和站总体规划。通过对钢平台拌和站和吹填筑岛拌和站两种方案在供应能力、施工难度、建设周期和造价等方面进行比选,确定在浅水区采用吹填筑岛拌和站,筑岛高度约6.1m,围堤顶外围设置1圈高1m、厚0.3m的现浇混凝土挡墙;深水区采用钢平台拌和站(由钢管桩+桩顶分配梁+贝雷梁+钢桥面系组成)。浅水区吹填筑岛拌和站施工时,先施工围堤,再进行围堰内吹填砂和围堰外侧边坡防护施工,铺填片石基础,最后浇筑混凝土,形成平台。钢平台拌和站施工时,先插打钢管桩,再依次施工桩间联结系、桩顶分配梁、平台主梁及桥面系。  相似文献   

10.
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安装调试的好坏是保证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的前提条件,通过对日工NBD-320沥青拌和站的安装与调试,提出沥青拌和站安装调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结合当前高速公路路网养护需要,分析了影响拌和站选址的主要因素及相关费用,并以整数规划为基础提出了在不考虑原材料料场情况下路网养护中的拌和站选址模型,以及拌和站生产能力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结合稳定土拌和站水泥输送系统的工作原理,从水泥输送系统的流程、喂料机的内部结构、螺旋输送机安装、电机调速控制、水泥剂量及外部环境条件进行了改造和调整.检测结果对比显示,改进后水泥碎石的水泥计量精度显著提高,不仅减少了水泥材料的浪费而且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胡文斐 《交通科技》2004,(3):112-114
对广东省现状的沥青分散拌和站生产成本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并重点剖析省内某一拌和站沥青砼的成本构成情况,从而使决策者能够充分了解现有的竞争力,对是否采用沥青中心拌和站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水稳拌和站骨料放料的工作原理,对水稳拌和站骨料称量系统的标定方法进行研究。结合实体工程的试验与验证,提出与传统的静态标定有本质区别的水稳拌和站骨料称量系统的动态标定方法:频率-产量法。通过动态标定过程,发现目前水稳拌和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材料的运杂费和拌和料的运输对工程成本影响极大,其成本是随拌和站的数量、地点和材料的分布不同而有较大变化。针对拌和站的布置,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寻找最佳的拌和站布置,以获得费用最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结合实际工程给出了计算实例,优化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成本与效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文斐 《交通科技》2004,(4):125-127
对沥青混凝土固定和分散拌和站的成本进行预测分析,并对二者的优势和效益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固定拌和站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此得出,集中拌和是筑路业进步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1 冷料供配系统1.1 冷料启动(1)一般拌和站的各冷料启动都是按设定的比例同时启动,若停止某种料的供应,只能通过将其比例设为0来实现,但此时驱动电机仍在转动。而ASTEC拌和站冷料启动的控制比较随意,各种冷料的供应比例可随时调整,既可单独增加某一种料的量,也可同时按比例增加各种料的量;各冷料的供应可独立实现启动、停止,这对控制冷料供应更简便。1.2 冷料仓报警装置在冷料斗空斗报警方面ASTEC拌和站具有声、光两种报警,有利于操作人员及时发现。1.3 细料斗振动器控制对于细料斗(砂仓斗)的振动器…  相似文献   

18.
拌和站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监控,基于GTM的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和基于目标配合比的生产配合比设计计算方法,通过从拌和楼采集的各料仓集料重量,并根据热料仓比例及料仓筛分结果,使用传感、移动通讯和互联网技术,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在服务器上通过编制软件将拌和站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盘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到级配曲线、油石比、矿粉及关键筛孔等分析数据。有效控制沥青混合料拌合质量,保证道路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0月18日,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BICES 2011)在北京九华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泰安岳首派团参加此次展会。3000型沥青拌和站模型和岳首干混砂浆生产线模型成为本次岳首展团的亮点。展会首日达成1000型沥青拌和站、3000型沥青拌和站、干混砂浆站多项订单,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对砼拌和站生产状态的动态监控和管理,保证砼生产质量符合设计、施工和规范要求,安定(安远—定南)高速公路项目施工中,通过总结国内在建项目对砼拌和站的监控模式与方法,在全线推行砼拌和站动态质量监控系统,通过砼生产过程中对各种材料和数据的实时监控、分析,实现砼生产过程的智能、实时和动态监管,保证砼的生产质量。文中对砼拌和站动态质量监控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应用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