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瑟利模型是把人、机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和危险释放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各自包括一组类似人处理信息的过程,即感觉、认识和行为响应。在危险出现阶段,如果每个环节的处理都正确,危险就能被消除或得到控制;反之,就会使操作者直接面临危险。通过分析安全系统中人的行为特性建立地铁火灾的瑟利模型,将地铁火灾分成前期火灾形成和后期火灾释放过程两个阶段,分析了地铁火灾发生原因,提出了地铁火灾预防和控制的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2.
基于灾害学原理,从灾害事故的构成因素、触发理论和预防原理等对地铁火灾的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地铁系统中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影响与管理的缺陷均可能造成火灾的发生。通过采取技术因素、教育因素和管理因素等措施,可以构成地铁火灾的综合预防系统,且任何一种因素必须要伴随其他因素的支撑,才能发挥整体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人、机、环境、管理”是事故系统的四大要素,“人、物、能量、信息”是安全系统的四大要素。不难看出,人则是安全的关键环节。在生产实践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如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都是发生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为了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在管理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采取科学、合理措施,加强施工过程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管理。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为了保障广州地铁2号线运营的安全及避免事故和损失的发生,及早发现和通报火灾,防止及减少火灾危害,防火工作变得十分重要,因此广州地铁2号线设置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ire Alarm System,简称FAS),该系统对于确保地铁的安全及正常运营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地铁各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地铁防火系统的完善对减少地铁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至关重要。沈阳地铁1号线增购车辆是国内首个兼具火灾探测系统和灭火系统的地铁车辆,文章对其防火系统的组成、技术特点及电气控制方案进行了简析,以期为国内其他地铁车辆安装该系统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地铁火灾的能量释放事故模型,该模型把地铁系统中存在的能量和危险物质视为火灾的危险源,而能量与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将可能导致地铁火灾的发生。在基于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在地铁火灾的孕育期通过控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来防止火灾的发生,在发生期通过加强对系统设施和人员的防护来降低火灾的伤害与损失,即“屏蔽-防护”的地铁火灾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7.
地铁火灾事故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铁客流量大、空间封闭、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在轨道交通系统发生的灾害中,火灾占的比例最高,在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地铁建设的今天,地铁大灾灾事故的预防和应对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前交通问题是我国绝大多数大中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地铁是解决此问题的基本手段。由于地铁封闭性好,一旦发生火灾并发展起来,扑救难度、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是巨大的。本文分析了防烟分区的设置、防排烟模式和灭火系统的选择问题,提出了未来地铁防火安全工程的发展方向:开发地铁的火灾监控和报警系统;完善地铁的防排烟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发展先进的环保、安全、经济的地铁灭火系统;改进地铁的疏散预案,为地铁火灾的扑救工作和被困人员的疏散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地铁车辆防火设计是保证地铁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介绍了地铁车辆防火设计的框架,分析了我国地铁车辆防火设计的现状,提出了地铁车辆防火控制的建议.应建立系统化的地铁车辆防火规范体系;注重车辆结构件的防火试验,建立试验测试机构,完善测试标准;利用社会资源完善火灾的防控体系;建立完善的防火工程师认证体系.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地铁工程安全事故涉及因素多,关联关系复杂,一般很难直接获取事故因果关系规则,给事故应急处置决策带来困难。本文针对地铁工程安全事故应急决策的困境,在对地铁工程安全事故机理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借鉴CBR理论构建面向地铁工程事故的案例表示模型,提出案例检索策略和案例相似度计算方法。研究结论:(1)基于灾害系统理论对地铁工程事故发生机理进行分析,地铁工程事故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在对地铁工程事故案例特征要素剖析基础上提出的多层次案例结构化表示模型,可为案例检索提供基础;(3)地铁工程事故案例具有特征属性多、类型多样等特点,两级检索策略可提高案例的检索效率和有效性;(4)该研究成果可为地铁工程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铁防灾救援系统   总被引:23,自引:11,他引:12  
分析了地铁火灾的特点,并从火灾预防、监控与报警、人员救援、火灾扑救与灾后处理等方面对地铁火灾救援系统进行了阐述和概括.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广州地铁3号线消防救灾的设计原则、系统组成,以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的结构、主要功能,对车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讨论了典型车站火灾报警确认流程.阐述了车站消防救灾联动控制的实现.运行实践证明,FAS、机电设备监控系统(EMCS)、自动灭火、低压配电等专业配合良好,消防救灾系统运行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地铁站火灾疏散演练与实验多采用人与火分离的方式进行,所得结果能否反映乘客在真实火灾中的行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对此,研究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集成走步设备、视觉设备、火灾仿真、地铁环境系统建模等技术,构建适用于地铁大空间的沉浸式火灾疏散仿真软硬件技术框架。其中地铁列车、车站、隧道等环境采用UNITY建模,而火灾动态发展则加载SMARTFIRE仿真结果导入。以北京地铁6号线某车站及隧道为案例,应用系统框架开发具有丰富交互功能的火灾疏散演练综合平台,设计并开展实验。初步结果表明:乘客行为及体征参数在虚拟火灾中均有明显变化,体现虚拟环境较高的还原度;大部分乘客在逃生过程中较少观察疏散标志;双洞隧道疏散中乘客通常会错过横通道,VR技术在地铁疏散领域非常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关于地铁的安全疏散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分析国内外地铁消防标准、规范,认为在安全疏散设计方面,国内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通过对地铁各部位火灾危险性的分析,说明加强安全疏散设计的必要性.分别对列车车厢内的疏散,区间隧道内、车站站台层及车站站厅层的事故及安全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地铁火灾的事故树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事故树对地铁火灾进行定性分析.总结了地铁火灾事故发生及预防途径.提出了从火源、可燃物、扑救措施等三方面入手控制地铁火灾的对策措施,以供地铁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
长大交通隧道防灾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长大交通隧道不断修建,隧道防灾成为日益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本文主要从隧道火灾的主要因素与危害及隧道防灾技术2个方面对国内外长大交通隧道防灾研究与设计进行评述,并从隧道衬砌结构的防火保护技术、安全疏散技术、固定消防技术、通风排烟技术、火灾监测及灾害时的车流疏导技术、区域交通管理系统等方面系统总结在隧道防灾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应用情况。研究结论:我国在长大隧道防灾方面研究缺乏系统性,与国外有明显的差距,体现长大隧道防灾设计中存在不少问题,如隧道衬砌结构防灾设计研究不充分、交通疏散设计随意性大,在运营过程中管理救灾体系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等。因此,期望本文能对我国长大交通隧道防灾设计健康发展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高海拔铁路隧道火灾的研究较少。本文应用火灾动态仿真模拟软件(Fire Dynamic Simulation,FDS)对海拔500,3000 m铁路隧道内的火灾烟气蔓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对比了高海拔环境低温、低压、低氧等显著特征及纵向风速对隧道火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文的火灾计算条件下海拔3000 m时隧道内的最高温度比低海拔时低24.8%,CO浓度增大30%~50%;海拔3000 m时随着纵向风速增加,拱顶最高温度显著下降,最大降幅达62.5%,且最高温度点向下游偏离火源区边缘上方;火源上游温度减小且升温范围逐渐减小,纵向风对上游烟气的“稀释”“阻拦”作用强于下游。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消防救灾系统的重要性。为避免遗漏与误发消防救灾指令而影响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需要对火灾模式指令传送与接收技术进行认真详细的研究。介绍了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火灾模式指令传送与接收确认的软件处理技术,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送给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的火灾模式指令的传输与检测过程的实现进行了详细设计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现有隧道防火及救难策略的基础上,研究长大隧道的火灾特点,分析了长大公路隧道中引发火灾事故的原因、隧道中安全设施水平及安全设施运作模式需具备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普遍评价意义的指标体系,包括隧道火灾安全系统、运输与管理政策、隧道技术条件、应急救援水平以与社会救援能力在内的5个一级指标及23个二级指标,利用证据理论处理糊模信息的特点,建立了基于证据理论的长大公路隧道风险的评估模型,并举例说明其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