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4月20日,郑州公交总公司与郑州天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推出的共享单车管理平台"单车之家"正式推出,将为解决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提出解决方案。面对当前共享单车停放存在的问题,郑州公交借鉴共享单车和有桩公共自行车投放的经验,与郑州天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融入创新管理手段,结合公共交通体系的优势,打造共享单车绿色出行升级模式,将有效解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评估共享单车和公共交通之间的复杂时空关系,根据替代或补充关系的具体成因类型,结合共享单车出行起讫点的分布情况,定义共享单车与公共交通多元关系;其次,考虑公共汽电车与轨道交通的差异性,提出一种基于弱监督全连接神经网络的共享单车与公共交通多元关系的分类模型,并根据共享单车轨迹数据,计算不同关系分类和交通方式下的公共交通可达范围、共享单车骑行时长及步行接驳距离边界阈值。结果表明:共享单车与公共交通的多元关系可分为接驳补充、空白补充、替代关系1和替代关系2。其中,共享单车与公共汽电车多元关系的三参数划分阈值分别为329.75 m、5.07 min和182.93 m,与轨道交通多元关系的划分阈值分别为816.96 m、10.27 min和653.91 m。共享单车与公共汽电车以替代关系1为主,占总行程的54.98%;共享单车与轨道交通以空白补充关系为主,占总行程的48.90%。共享单车与公共汽电车关系主要为多元替代与接驳补充,与轨道交通主要为多元补充与替代关系2。共享单车与公共汽电车的关系相比于轨道交通会更为复杂。本文可为促进共享单车与公共交通在各自优势距离上的协同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国内现有的共享单车与城市公共自行车的异同,同时通过剖析高校共享单车现状指出了目前高校共享单车租赁系统所面临的巨大考验,在共享单车大大减轻环境负担为城市居民带来巨大优势的同时也存才着多种弊端。通过调查问卷以及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在已有高校共享单车和公共自行车的基础上,针对高校共享单车租赁服务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发展慢行交通已成为当前城市交通建设的一个热点,公共自行车以及共享单车等共享型自行车已经成为发展城市慢行交通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搜集福建省晋江市公共自行车IC卡数据以及微信移动端调查,研究典型的机动车出行占主导城市中公共自行车的出行特征。研究发现,通勤出行是使用者最主要的出行目的,骑行目的地的土地性质以及起讫点空间范围是决定骑行热度的重要因素。最后通过构建可靠的晋江市时空环境与骑行热度模型,为城市后续公共自行车站点选址、共享单车投放点及集中管理区选址等提供预测支撑。  相似文献   

5.
正1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现状和问题2007年,我国出现了第一家系统性、在城市实现全覆盖的公共自行车运营公司——杭州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此后10年间,投资形式不同、运营方式各异的公共自行车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全国上百个城市建立了公共自行车系统。2009年,武汉市采取"政府主导扶持,企业投资运营"的模式,成为我国首个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免费公共  相似文献   

6.
正金通科技成立于2009年,隶属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专业从事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致力于让公共出行更美好。迄今为止,金通科技仍是全球最早、最大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打造者和运维者,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834069),2016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品牌升级为集团公司,主营业务为智慧单车、智慧公交、智慧停车三大板块。2019年,由金通科技首创的城市单车综合管理方案,推动传统公共自行车行业全面升级换血,同时一举破除互联网租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解决接驳共享单车供需不平衡问题,以共享单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类型公共交通站点接驳单车使用特征,提出基于数据的共享单车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采集共享单车使用数据,对其进行起终点解码,并根据解码后的经纬度与周边用地类型将公共交通站点分为5种典型站点类型;其次,提出以接驳活跃度、接驳距离以及用户使用忠诚度作为共享单车出行特征指标;最后,以北京朝阳区的单车数据为例,分析共享单车出行特征指标。结果显示,共享单车作为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出行接驳工具,居住类站点接驳共享单车使用高峰为6:30—9:30,其他类站点为7:30—9:30。共享单车接驳距离一般在2 km以内,但办公类站点接驳距离可达到3 km,且该站点的用户使用忠诚度最高。  相似文献   

8.
海外扫描     
《城市交通》2017,(6):100-101
正巴黎拟征共享单车停车税负责交通和公共空间事务的巴黎副市长与负责城市规划事务的副市长会见了欲在巴黎市推出公共自行车出租服务的公司负责人,拟以"商业用途占用公共空间"的名义对共享单车经营公司征税,并希望对这个日益火爆的市场设立管理框架。拟被征税的共享单  相似文献   

9.
基于宁波大学校园内共享单车的调查,全面分析高校共享单车的使用现状,发现目前共享单车在宁波大学校园内使用并不多,学生自己拥有自行车、投放数量不多、使用程序复杂等是主要原因。大部分学生对共享单车未来在高校的发展持乐观肯定态度,认为需要保证使用的数量、设置停放地点、简化租借手续和押金需等,促进共享单车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公共交通导向型土地开发模式(TOD)已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认可,然而TOD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噪声、人居环境下降、交通拥堵、公平等一系列由高密度、高强度开发带来的负面问题。近年,随着共享单车在国内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城市出行选择自行车作为轨道交通的主要接驳方式,然而交通系统和土地资源的配置并未跟上共享单车的发展。本文在已有TOD思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公共自行车处于发展模式决策的关键时期,亟须明确合理的发展定位,以适度控制规模,引导并协调好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关系。从北京市公共自行车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入手,分析公共自行车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及其与现有交通系统的关系。明确北京市公共自行车的发展定位,即私人自行车交通的有效补充、发展自行车交通的重要环节、倡导绿色出行的重要手段。北京市应明确公共自行车的公益性定位,将公共自行车纳入公共交通体系,作为大容量公共交通的延伸和补充,使之成为解决公共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实施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强  郭晟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32(8):199-200,202
自行车交通由个体交通向准公共交通转化,是城市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政策与举措之一。在对国内外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实施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广州市自行车交通现状,并对广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实施策略进行研究,有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状况,减缓城市交通拥挤而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厘清共享单车参与各方的权利与义务,更好地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 率,从共享单车的经济外部性特征入手,运用经济学成本收益理论分析了共享单车的负外部性产 生的原因,论证了共享单车外部成本管理的必要性,最后从外部成本内部化角度,面向政府、企 业和用户分别提出了管理策略,为共享单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共享单车的 正外部性主要体现在促进自行车出行,优化交通结构,促进交通领域节能减排;负外部性主要体 现在挤占道路资源,车辆乱停乱放,安全隐患突出;消减共享单车负外部性的根本手段是控制共 享单车的规模在动态最优投放量附近。在市场价格调节机制失灵的情况下,必须发挥政府的激励 作用,将可持续发展目标、共享单车企业、共享单车使用者紧密联系起来,共同消减共享单车带 来的负外部成本。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被广泛关注的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实际应用问题、城市交通缓解拥堵措施问题,以及共享单车出现引发的道路空间划分问题开展研究。提出如下观点和结论:一是科学应用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指标,不应将其作为短期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评价的统计指标,也不应为了大规模建设轨道交通而提出过高的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目标;二是对于城市拥堵状态应有理智的认识,缓解拥堵不是无限增加道路网密度、无限提高车速,而是使道路能够有序地运行;三是对于新兴的共享单车,在鼓励发展的同时,应深入研究非机动车通行和停车管理问题、逐步实施道路的空间划分。  相似文献   

15.
公共自行车作为政府补贴的免费骑行项目,与共享单车相比在供给模式上存在显 著差异,两者具有一定的互补关系.其中明确政府补贴机理,是差异化2 种交通方式、强化两者 互补关系的关键.本文运用多目标规划方法,从政府的效用最大化、企业收益最大化、用户满意 度最大化3 个方面构建三者博弈关系,并以西安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状况为例,分析政府补 贴对用户满意度、企业收益及政府效用等方面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政府的财政补贴有利于 提高公共自行车企业服务水平、用户满意度;但随着公共自行车使用率的增加,政府的财政压 力加大,用户满意度、企业收益与政府效用呈下降趋势,而共享单车可分担部分用户,减轻政 府及公共自行车运营企业压力.  相似文献   

16.
正去年,一个新兴事物"共享自行车"从概念走到现实生活中,让人眼前一亮。紧接着就是铺天盖地的广告,给人洗脑的厂告语,"黄的那个"经常会出现在大街小巷,路边胡同。轻轻一扫便可便捷的骑上外形时尚的单车,可谓是绿色出行价值典范。然而就在大家对此事物一致看好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却是一个个关于"共享自行车"的负面消息。与公共自行车不同,共享单车归还时无需还至固定停车点,尽管运营方  相似文献   

17.
正立陶宛(LITHUANIA)位于波罗的海东岸,首都维尔纽斯,这个城市在2015年7月推出了共享单车系统,属于无桩智能共享单车,在手机上安装共享单车app(手机软件),想骑自行车时打开app,查询附近什么地方有共享单车,并按地图导航路线找到共享单车,扫描二维码直接解锁。维尔纽斯共享单车系统要求用户换车时,要把单车放在市政部门规定的自行车停车位上,上  相似文献   

18.
鉴于国内传统城市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在功能和服务对象等方面表现出的明显互补性,为促成合作从而实现联盟超可加性,研究城市公租单车系统中多方合作的收益分配具有必要性。首先,针对城市公租单车系统中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合作博弈为基础,构建了共享单车、城市公共自行车、政府的三方合作博弈模型。然后,利用Shapley值法对合作博弈模型进行求解,得出收益分配向量。接着,以一致许可值法为基础,考虑参与人在进出联盟时对其他参与人的外部性影响,改进收益分配向量,使得联盟收益分配更合理,联盟更稳定。最后,以兰州市为例的收益分配计算结果表明,城市公租单车系统中各参与人的合作收益符合集体理性;分配结果符合个体理性;政府应处于主导地位,以监管和补贴为主要手段主动促成大联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公共自行车系统作为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方便快捷、低碳环保、适合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接驳等特点日益受到重视.西安市公共自行车项目于2011年4月启动以来运行状况良好,但也出现了一些亟需改善的问题.本文通过调研总结西安市公共自行车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并结合西安市自身的特征,对西安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从小汽车到共享单车参与的出行模式转变是解决交通与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南京市 308名小汽车出行者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共享单车影响下心理因素对小汽车出行模式转移的影响.通过建立改进后的技术接受模型,研究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健康价值对共享单车的态度,以及对出行方式转移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作用于共享单车的态度,感知健康价值和感知易用性对转移意愿产生积极影响,感知有用性则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共享单车可以在短途出行中替代小汽车,中距离下出行者最有可能受到激励从小汽车用户转变为潜在的共享单车接驳公共交通使用者,而长距离下共享单车较难影响小汽车出行者的出行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