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分析接运公交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作用,阐述接运公交线网的布局方法,针对大连快轨三号线的接运公交布设区域进行具体分析,在选取接运站点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单位距离接运公交客流量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接运线网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对大连快轨三号线的接运公交线路网进行布设。  相似文献   

2.
厦门市作为典型的海湾型组团城市,在轨道交通初步成网的情况下,常规公交线网面临与轨道交通网络融合发展的问题.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在客流需求互动、线网供给层面的角度,分析轨道交通、公交之间互相促进、互相竞争、接驳换乘的关系,预测轨道交通新线路运营后公交需求走廊,对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线网融合提出明确岛内、岛外、跨岛公共交通发展模式,分类促进轨道交通与公交网络融合,锚固枢纽及优化中途站点等,对轨道交通运营初期的城市进行公交线网优化与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市公共交通线网优化问题,利用遗传禁忌算法进行研究.通过对公交线网优化目标函数和关键约束条件的分析,从乘客利益、企业效益及社会环境的角度出发,以公共交通效率最大化为总目标,建立公交线网优化模型.在分析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算法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遗传禁忌算法的公交线网优化算法,并将其应用于银川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中,结果表明该算法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4.
合理的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线网一体化布局模式,可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是大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2012年为目标年,在分析重庆市城市空间布局结构、道路网络及轨交线网特征的基础上,以构建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线网一体化的网络模式,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的系统效益为目标,从公交线网结构、功能层次、线网规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应重庆市交通现状及发展要求的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一体化的网络布局模式及方案.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公交线网进行了效果验证,综合评价指标B为5.384,表明公交线路网处于较好的运营状态.  相似文献   

5.
<正>开通轨交接驳线30条、优化调整线路21条……巴士集团结合目前推进的区域公交整合重组,合理发挥规模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优化线网布局,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设立课题明确优化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提高公交线网优化工作效率,巴上集团设立市东区、市北区、市西区、市南区四个线网发展课题小组,明确各区域线网优化重点发展方向:市东区重点优化新江湾城和五角场地区公交线网,配合杨浦区打造五角场商业  相似文献   

6.
以现有城市道路网和公共交通线网为基础,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对城市公交线网进行合理调整优化, 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交服务水平, 缩短居民出行时间, 缓解交通拥堵。 文章探讨了基于 TransCAD 软件的公交线网优化的方法和过程。 以武威市凉州城区为例, 利用公交客流预测四阶段法, 结合现有公交线网, 进行公交客流分配。 对分配结果计算相关评价指标, 分析筛选出待调整的公交线路, 针对各线路特点提出合理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7.
合理的常规公交线网规划对于提高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平和整体效率、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大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催生出的“一路一线”制运用到常规公交线网布局中,首先基于公交线路功能分级,以“一路一线”常规公交断面客流为依据,提出城市常规公交线网的“一路二线”布局模式;接着阐述了常规公交“一路一线”线网布设方法的步骤;最后,结合“一路一线”特点,介绍了“一路一线”布局模式特点及其对公交线网布设载体要求和对高换乘率和低直达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对城市公交线网进行合理优化是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方法之一。结合兰州市实际,通过重力模型提高交通分布预测的实际效果,从提高乘客服务水平与公交企业的利益角度出发,建立公交优化模型,并结合现有公交线网特点提出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包括轨道交通、快速公交BRT、地面公交等多种模式,多种模式的整合优化对于发挥公交线网整体运输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方格型路网布局结构,提出理想的公交线网布局结构,将多等级公交线路与公交换乘枢纽结合,表现为主线、辅线和补充线的组织形式.该线网结构的关键设计参数包括公交主线间距、快线线路站距和交通分区大小.从出行者、运营企业和政府管理者角度出发,分别建立关键设计参数优化模型,在特定的城市交通背景条件下,利用数值试验方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给出不同出行距离条件下关键设计参数的建议值,其结果可以为大城市多模式公交线路整合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公交规划研究中,常将公交网络规划问题分解为公交路线设计和行车时刻表设计,并尝试运用非传统优化方法解决,但对于多种公交模式换乘背景下的公交线路与时刻表协调优化问题的研究较为缺乏.文中以直接服务于轨道交通的接运公交为研究对象,在实现接运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有效衔接条件下,构建接运公交的路线选择与时刻表协调优化模型,并设计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实现接运公交路线与时刻表的协同编制,并通过实例分析检验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居民在轨道与小区间的出行难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混合式灵活公交接驳服务模式,构建了在轨道交通枢纽的客流吸引范围内灵活与固定接驳公交的协同运行机制. 在已知灵活乘客需求和车队规模的条件下,综合兼顾出行者与运营者的时间成本,以及同步考虑轨道线路和固定接驳公交线路发车计划,建立了混合式接驳公交系统线路和乘客接运计划优化模型,并采用基于重力模型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在能够有效减小车辆行驶距离和乘客出行时间的同时,提高了混合式接驳公交系统的乘客服务量,相比于单一的灵活型接驳公交系统目标结果更优.  相似文献   

12.
以苏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开通后地面公交的线网优化规划为例,提出基于多源数据的轨道交通和公交换乘客流特征分析方法,并用以划分服务范围.利用轨道交通和公交的IC卡刷卡数据及手机大数据,模型分析轨道交通和公交换乘客流和潜在客流进行换乘的行为,明确轨道交通新开后对公共交通的影响范围,并预测换乘的公共交通供需变化,作为线网调整优化的依据,并在项目应用中得到较好的应用.该模型可用于轨道交通开通后公共交通线网优化的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上海市公共交通客运量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轨道交通客运量保持快速增长,全市基本形成轨道交通网络化经营格局.公共汽电车服务范围进一步延伸,运营线路长度和站点数量进一步增长.在完善轨道交通线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与公交线网的有效衔接,强化轨道交通与公共汽电车“两网合一”,提升公共交通系统整体服务水平具有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对本市公共交通发展概况、轨道交通网络发展、公交网络发展进行了阐述,对两网在线网和客流上的融合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两网不是简单的“你进我退”和“你主我次”关系,提出两网融合水平逐步提升,总体水平仍有待提升,应进一步发挥公交弹性,推进两网市区两级区域差别化.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居民在轨道与小区间的出行难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混合式灵活公交接驳服务模式,构建了在轨道交通枢纽的客流吸引范围内灵活与固定接驳公交的协同运行机制. 在已知灵活乘客需求和车队规模的条件下,综合兼顾出行者与运营者的时间成本,以及同步考虑轨道线路和固定接驳公交线路发车计划,建立了混合式接驳公交系统线路和乘客接运计划优化模型,并采用基于重力模型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在能够有效减小车辆行驶距离和乘客出行时间的同时,提高了混合式接驳公交系统的乘客服务量,相比于单一的灵活型接驳公交系统目标结果更优.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公交线网优化研究模型求解复杂、可操作性不强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公交线网优化方法:从分析乘客对线网的需求意愿入手,获取线网优化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策略。建立平衡乘客及公交运营企业利益的系统成本最优模型。最后以济南为例,验证方法的可操作性和优化结果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6.
轨道接运公交的设置是完善公共交通系统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提出的轨道接运公交线路生成方法由候选线路集合生成技术和线路布局优选技术两部分构成。前者分析接运公交服务区域,提出线路依附道路网络筛选标准、候选站点集合生成方式、线路路径搜索规则和求解步骤;后者将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设计改进的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最后,对无锡惠山新城轨道接运公交线路生成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与建设,小汽车拥有量不断攀升,城市出行结构逐渐改变,常规公交功能定位随之发生转变.为了应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环境变化,充分发挥常规公交功能,以武汉"十四五"公交线网优化为例,深入分析常规公交发展趋势,系统梳理常规公交线网及各等级线路网存在问题,结合新时期常规公交线网需求,深入研究公交线网分类分级...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市实施公交改革、推动公共交通发展的背景下,以对北京市2006年初的地面公共交通线网评价为基础,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线路长度、线路网密度、线路重复系数、非直线系数、站点密度、平均站距、站点覆盖率等指标,对截至2007年8月已完成的五批大规模地面公交线网调整方案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目前地面公共交通线网的总体特征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实施公交线网优化方案、提高公交运行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水平,弱化二者客流竞争,提出基于轨道公交一体化的常规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法。首先,计算轨道交通影响范围内既有公交线路重合度和客运量,并采用聚类分析法筛选出待调线路集,按照与中心区的相对位置将待调线路分为区内线、区外线、尽头线和过境线4类,分别提出不同类型线路的调整方法。然后,选择高峰期公交衔接客流强度大的轨道站点为接驳公交站,建立目标约束函数,以乘客出行时间最小为目标生成新增接驳公交线路。最后,借助TransCAD建模并通过SPSS进行聚类分析,对昆明轨道交通1, 2, 3号线影响范围内的既有公交线路进行调整并新增接驳公交线路。调整后的公交线网密度增加了0.21km/km2,站点500m覆盖率增加了3.2%,公交线路重复系数降低了0.08,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缓解轨道和公交客流竞争,增强一体化网络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重要指标,建立了公交线网优化的数学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中小城市公交线网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