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城市空间发展趋势和实施公共交通导向开发(TOD)的情况进行分析,针对目前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TOD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采用“BRT主导型”TOD模式更具有现实意义。并对不同城市规模和空间发展模式下“BRT主导型”TOD模式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以烟台市为实例,结合城市规划远景目标,提出以BRT为主导的城市TOD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重要指标,建立了公交线网优化的数学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中小城市公交线网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快速公交(BRT)在我国方兴未艾,而目前缺乏实用的快速公交线网布局优化方法。针对传统直达客流方法应用于快速公交线网布局优化的不足,根据快速公交的特点和功能定位,提出了以直达客流运输密度最大和直达客流绕行系数最小为目标的快速公交线网布局双层非线性优化模型,对模型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简单容易操作的实用求解算法。  相似文献   
4.
莫一魁 《交通与运输》2007,23(B07):102-104
快速公交(BBT)在我国方兴未艾,而目前缺乏实用的快速公交线网布局优化方法。针对传统直达客流方法应用于快速公交线网布局优化的不足,根据快速公交的特点和功能定位,提出了以直达客流运输密度最大和直达客流绕行系数最小为目标的快速公交线网布局双层非线性优化模型,对模型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简单容易操作的实用求解算法。  相似文献   
5.
沥青使用性能随老化时间变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压力老化箱 (PAV)对高等级道路沥青进行了不同时间的老化 ,对不同老化程度的试样进行了主要理化指标和粘度变化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针入度近似指数式下降 ,软化点上升 ,延度下降 ,粘度增大 ,其中粘度具有重要试验价值 ,最有可能作为评价沥青老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徐家汇地区是上海市中心城4个市级副中心之一,是上海重要的CBD商务区。自2004年初第一批停车诱导显示屏投入使用以来,该区域停车诱导系统已包含停车场(库)21个,诱导泊位近5000个。从使用情况来看,该系统在诱导显示屏的设置、设计和诱导信息的提供上,没有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行为、心理特性,群众满意度不高。为配合该系统的改造升级,2006年4月进行了大规模的停车行为及意向调查,分析了目前停车诱导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取得的成果对其他地区停车诱导系统的实施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危害交通事故是指在交通事故统计中造成主要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事故,为识别高危害交通事故的主要形态,探寻其致因,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理论的分析方法.将道路交通事故危害程度划分为4个灰类,构建4个灰类的白化权函数,通过灰色定权聚类系数确定高危害交通事故的主要形态和致因.以深圳市为例,基于全年交通事故数据,识别出深圳市高危害性交通事故的4类主要形态和6种主要致因.研究表明:车辆碰撞是高危害事故的主要形态,驾驶过程中妨碍安全行车的行为、酒驾以及未保持安全车距等是产生高危害事故的主要原因.针对高危害交通事故的主要形态和致因,提出相应的交通安全管理对策,有利于减少高危害交通事故,提升道路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8.
候车时间是决定通勤出行中公交系统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的划分通勤出行公交候车时间服务等级有助于提高公交服务质量.通过乘客访谈,掌握乘客候车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历程,按照乘客心理变化特征将其分为Ⅰ、Ⅱ、Ⅲ、Ⅳ等四个服务等级,构建隶属度函数,并基于隶属度最大原则划分每一等级的候车时间区间;通过SP 调查,应用非集计理论建立不同候车服务等级下候车时间价值模型,基于乘客的支付意愿,利用候车时间价值度量乘客感知候车时间,研究在不同服务等级下乘客感知候车时间的差异及随收入和候车服务等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Ⅱ、Ⅲ和Ⅳ级服务水平乘客感知候车时间比Ⅰ级服务水平分别增加50%、近300%和540%;且在Ⅰ级和Ⅳ级服务水平下不同收入群体感知候车时间差异不明显;但Ⅱ级和Ⅲ级正好相反.从而为制定面向乘客的候车时间服务质量标准和优化运营调度方案、提高公交系统的吸引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接运公交作为一种特殊的公交,是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一体化公交系统的重要环节。如何基于乘客的感知对接运公交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并以此为依据改善和提升接运公交的服务质量,不但是建立满足乘客出行需求和偏好的公交服务系统的需要,而且是提高接运公交+轨道服务系统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关键。以深圳市接运公交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以乘客视角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识别接运公交服务质量维度,并基于顾客满意度理论构建接运公交服务质量评估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接运公交服务质量、乘客感知价值、乘客满意度和乘客忠诚之间的关系,以乘客的感知为基本出发点发现当前接运公交服务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接运公交服务质量包含可用性、便利性、可靠性、舒适性和安全性5个维度;服务质量和感知价值是决定乘客满意的关键因素,且乘客满意对乘客忠诚具有直接正向影响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改善公交服务质量是保证乘客忠诚的重要途径;当前接运公交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偏低,亟待改善接运公交服务质量,若从对改善接运公交服务质量贡献度大小而言,当前应提高接运公交的可用性和舒适性,若从乘客对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结果而言,当前亟待提升接运公交服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我国各城市公交专用道布置分散、覆盖面积小和未成系统的现状,对公交专用道系统化、网络化、规模化的整体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公交专用道的网络优化模型,提出了公交专用道优化方案的客流预测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