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对渝川陕社会经济发展和川渝北上西安既有铁路通道运输现状及路网规划的分析,阐明建设重庆至西安铁路客运通道的必要性,同时结合通道所处区位特点、区域经济点分布、路网现状及发展规划,确定线路宏观走向的合理研究范围,并从各走向方案对社会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客流吸引强度以及服务功能、路网布局、工程条件和投资等方面,简要分析各方案...  相似文献   

2.
闫武 《科技交流》2009,39(4):24-27
为了合理选择石油河至红柳河段线路走向,在充分考虑各方面控制因素的前提下,研究了沿既有兰新铁路走行的南北走向方案,另外,在玉门至柳园局部地段,研究了两大组合方案,经过详细比选,确定以既有线南侧方案为贯通方案.  相似文献   

3.
东北东部铁路通道通化至灌水段地处长白山区,线路长180km,沿线相对高差500m左右,地形困难.另外,本地区路网形成年代久远,缺乏统一规划,导致相关既有线标准差异较大.因此,合理选择限制坡度是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建设方案研究的难点.结合沿线地形地质状况,对东北东部铁路通道相关既有线的现状及规划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对10‰和14.5‰两个重点方案,进行了通过能力适应性分析和主要工程量的比较.研究结论推荐采用10‰方案.  相似文献   

4.
三门峡至荆门段铁路的修建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路网结构的完善,站址的选择对当地的资源利用、经济发展布局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选出在经济、生态、人文等方面均符合当地要求的站址。通过对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线位走向的研究,针对工程地质条件、环境敏感性、线路长度、工程投资、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等方面,对内乡西站站址进行了远城、近城两个方案的分析和探讨,经综合比选,推荐内乡西站站址选择采用远城方案。  相似文献   

5.
兴泉铁路宁化至泉州段铁路的修建将使本地区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完善路网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其线路走向的不同方案进行细致全面地比选尤其关键。铁路线路方案比选是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通过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4个子系统,对线路长度、工程投资、工程地质地形条件、线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计算得出宁化至泉州段采用大田—德化—永春县方案作为推荐方案的建议。该评价方法的使用避免定性分析的主观性和定量分析对数据的苛刻要求,将影响兴泉铁路线路比选段的各影响因素统一起来进行评价,使比选方案的评价结果能够得到更直观的呈现,也为今后铁路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穆清 《铁道勘察》2013,(6):54-57
通过对穗莞深城际铁路新塘至白云机场段线路走向的研究,结合城际铁路的功能定位及车站分布原则,选择合理的线路走向。根据城际铁路的性质及客流出行特征与服务要求等,结合区域城际网规划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等,从宏观及分段方案两个层次对穗莞深城际新塘至白云机场段的线路走向方案进行了研究,对影响线路走向的经济点分布、与其他轨道交通设施的接驳方式、地方建设规划、线路敷设方式等因素进行了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比选,提出线路走向的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本文主要介绍了黔桂铁路金城江—都匀段扩能改造沿既有线的改建方案,同时研究了荔波—三都、捞村—独山、麻尾—独山等新建线路方案,通过对这些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对电气化铁路的扩能改造提供借鉴和帮助。研究结论:经过多方案比选研究,金城江—都匀段沿既有线改造方案优势明显,尤其能充分利用既有线,节省投资,利用沿线有商务作业的大站,满足地方发展需要。且地形条件、工程地质情况在区域内是相对较好的,并避免穿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故沿既有改造方案,金城江—都匀段的走向选择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新建巢湖至马鞍山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沪汉蓉铁路运输通道合肥至上海间又一快速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核心区域联系的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针对巢马铁路巢湖至郑蒲港段的线路方案,结合线路走向、城镇分布、矿产的分布和开采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方案比选研究,并最终推荐采用沿高速公路设站方案。  相似文献   

9.
昌景黄铁路乐平至南昌段自乐平引出,经鄱阳、余干至南昌,承担了南昌和景德镇两重要城市间的城际功能。线路在乐平至南昌段穿过鄱阳湖平原区,为平原地区铁路。通过对乐平至南昌线位走向的研究并结合工程投资、旅客出行便捷性、城市规划等影响因素,对乐平至南昌段线路进行多方案比选,确定局部推荐方案;最后整合各局部线路方案,确定兼顾经济据点的近城方案作为乐平至南昌段线路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0.
衢州至宁德铁路位于浙西南和闽东北地区,是海峡西岸宁德港及临港工业后方重要集疏运通道和闽浙两省交通路网衔接的重要一环。方案经过地区控制因素复杂多样,因此选线时既要考虑工程投资、城市及路网规划,又要考虑工程实施难度、对既有线运营影响、地方及路局意见等。本文将结合以上因素对衢州地区线路方案进行研究,重点就本线与既有线并行段方案进行综合比选。  相似文献   

11.
吉图珲客运专线综合选线技术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铁路选线设计,是一个涉及专业多,技术复杂、综合性较强的工作;一个好的线路方案综合考虑了路网布局、区域经济、城市规划、地形、地质、环保、用地、投资等因素,在诸多的因素中抓住主要矛盾,平衡好技术、经济和外界条件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结合吉图珲客运专线选线设计情况,对工程选线、经济选线、地质选线、环保选线、规划选线的基本要求、主要原则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新建长寿、垫江、梁平铁路选线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长寿、垫江、梁平铁路的修建将使本地区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设计出一条线路短、工程小、投资少的铁路方案,对促进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和完善铁路路网结构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研究方法:以拟建长寿、垫江、梁平铁路沿线的经济、自然条件和工程特征为基点,通过分析铁路线路走向、设计坡度、接轨方案等设计要素,优化线路方案,节约投资,协调与其他基础设施项目布局。研究结论:经过对该项目的选线设计研究,提出了一条线路短、工程小、投资少的铁路线路方案,这个选线设计方案既能与沿线城镇基础设施和建设规划项目有机地配合,带动和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同时又能较好地适应铁路运输要求  相似文献   

13.
拉日铁路选线回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拉(萨)日(喀则)铁路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线路穿越近90 km的雅鲁藏布江峡谷区,沿线地势起伏多变,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结合路网规划、线路功能定位、接轨方案和线路走向方案、沿线地质情况、环保要求、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等特点,提出复杂山区铁路选线的基本原则和研究思路,为同类山区铁路选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阳安铁路增建第二线山区地质选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随着我国山区铁路的大量修建,山区铁路地质选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阳安铁路是典型的山区铁路增建第二线项目,该项目进行地质选线对于降低后期勘察设计难度、减少投资、降低后期维护费用等方面起决定性作用。针对既有河谷线地段,增建第二线线路穿越区域性大断裂等工程地质问题,采取何种地质选线的技术原则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本次地质选线过程中,综合采用遥感解译、地质调绘、钻探、试验等勘探方法,查清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2)对线位比选起决定性作用的工程地质条件主要是断层、滑坡等不良地质,线路通过断层应以大角度、简单工程通过,其余不良地质应以绕避为主;(3)在充分总结汲取山区铁路综合选线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地质选线、定线原则;(4)通过对阳平关至响水、西乡至石泉、石泉至池河三段线路方案的比选,得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避免在铁路走向方案选定过程中遗漏有价值的方案,并减少工作量、加快比选速度,同时定量把握铁路走向与沿线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以华北平原某拟建城际铁路为例,在描述铁路走向选择问题的基础上,利用潜能模型表示铁路从不同地区经过时对周边城市的影响,运用GIS栅格算法得到铁路走向的最优方案。从所得方案可以看出,铁路走向既要短直又应经过更多城市,铁路应优先顾及更大的城市,铁路走向选择应考虑到铁路不能经过的城市的需求,铁路应引入城市核心区域。该方法排除了铁路走向方案研究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无需事先选定比较方案即可快速得到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6.
尚培培 《铁道建筑》2022,(2):158-162
随着朔黄铁路运量的逐年攀升,下行线谭家庄线路所—肃宁北站区间通过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亟待进行扩能改造.本文基于既有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对改建王佐下联线、改建朔黄铁路下行线两种线路走向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采用改建王佐下联线方案,并对该方案控制性工程特大桥上跨京九铁路、肃宁上联线的4种桥型方案进行了比选,选定采用主...  相似文献   

17.
山西中南部铁路线路穿越莱芜矿区,由于垂杨铁矿非法向铁路方向开采,导致铁路线路走行在采空区影响区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在广泛收集并消化吸收莱芜矿区及区域地表移动规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矿床赋存条件、地质构造和开采方式等因素,按工程地质类比法,采用地面塌陷移动角的方法,找出安全可靠的铁路廊道通过矿区。通过方案比选,推荐满足铁路运营安全,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绕避了港里村等重大拆迁工程,工程可实施性较强的沿汇合大道方案。矿区铁路可采用地面塌陷移动角的方法进行铁路选线,可有效缩短铁路安全廊道的距离,大大减少压覆矿藏的数量,对矿区铁路选线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越岭段的铁路选线是线路选线中的重点、关键,涉及到线路走向、投资节省、运营安全、减灾防灾等;越岭段的选线应因地制宜、因线制宜,综合考虑铁路建设及运营期间的各方面需求。针对锦州港至白音华铁路由赤峰越天河梁进入锡林浩特界,线路方案综合了灾害防治、绿色环保、运营通风、运输实践、投资节省等因素,经过系统的研究、比选后确定。天河梁越岭段线路选线是减灾选线理念在山区越岭选线的工程实践,对严寒多雪的山区铁路越岭选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结合新建铁路西安至平凉线永寿梁越岭地区线路方案研究工程实践,针对新建铁路西安至平凉线黄土沟谷纵横、强烈下切、岸坡坍塌、陷穴分布广、且多呈坡陡谷深的黄土"V"形谷的特殊地形条件,以及以黄土滑坡为主的不良地质广为分布、规模大、危害重的特殊地质条件,首先根据线路基本走向和主要技术标准,在进行大面积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勘探基础上,结合区域内自然特征、环境敏感点等,选择合理的越岭垭口;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系统、全面分析控制线路方案的主要因素,从线路技术条件、越岭主隧道长度及工程施工条件、工程可靠性及环境影响、工程经济性等多方面比选,选择合理的越岭隧道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