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的2004年中国自行车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自行车快讯”“自行车动态”报道,2004年我国自行车的生产和出口,均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自行车产量为7296万辆,出口为5175万辆,出口占总产量的70.90%,较上年上升2.60%。且连续七年在5000万辆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开发、生产“FLYER系列”电动自行车而闻名的瑞士BIKETEC公司,经多次反复试验,终于如愿以偿,于不久前开发成功了第一辆“FLYER”小轮径折叠式电动自行主。这辆小轮径电动自行车装有日本“SHIMANO CARPO”9档变速器,  相似文献   

3.
顺流而上     
谁是行业“巨无霸”?如果单就产量而言,目前广东顺流自行车厂年生产自行车500万辆,超过中国内地任何一家企业。由于产品全部外销,顺流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第一次参加上海国际自行车展的顺流公司,终于于8月14日以其不同凡响的风格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闪亮登场。顺流的出现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她未来的运行轨迹给人以无限的遐思,在中国逐步确立世界自行车大国地位的今天,“顺流”迎合滚滚潮流,顺流而上,将给中国自行车业界以巨大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4.
正永久,1940年建厂,是第一代中国自行车制造者之一,它用70年的时间,为中国人制造了1亿辆自行车,是几代人的交通工具。作为一个"老永久"人,我已经在永久服务了30年。2009年,在国货潮风行的时期,我们抓住机遇创建了全新品牌"永久C",其表现出来的自由、健康、时尚的理念得到年轻群体的追捧。如今,"永久C"的外观设计和品牌内涵,依然被众多同行认可和模仿,为推动中国单车文化多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南京大陆鸽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批量生产电动自行车的专业企业,也是中国电动自行车第一张生产许可证(证书编号XK16-2010128)的获得者。当人们对电动自行车还未闻其名的时候,1997年“大陆鸽”公司已将我国第一辆合格的电动自行车产品成功地推向了市场。从此,人们才对电动自行车产品有了真正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正>经历了十年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动自行车产业已经在中国铸造成为一个庞大而又辉煌的产业,为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截至目前,国内市场电动自行车社会拥有量已经突破一亿辆,整个产业仅整车企业多达2000多家。2008年,电动自行车的整车产量在2188万辆,2009年增加到2369万辆。整个行业形成了产业链完善、配套集群、企业个体竞争优势逐渐显现,知名品牌市场占有率凸现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进入电动自行车行业已经3年多的绿亮,今年来以每月销售6000~7000辆的骄人业绩,继续保持着上海市场“龙头老大”的地位。在电动自行车事业上,绿亮正处于如日中天的时刻。前不久,绿亮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企业正在做的两件大事:一是专门为公安巡警研发的电动自行车已经被上海闵行区公安局在部分社区进行了试骑,有望在整个闵行区推广使用;二是全面进军自行车行业,首批数千辆自行车已推向上海市场。  相似文献   

8.
在前行过程中磕磕绊绊的电动自行车产业,竞争惨烈,却无法阻止它一路高歌猛进。2010年,中国大陆电动自行车估计将以2500万辆(初步统计)的产销量刷新了去年2369万辆的历史记录,使社会保有量增加到约1.3~1.4亿辆,成就了自1998年诞生以来连续12年保持递增的辉煌,让业内外感到惊叹、兴奋与震撼。盘点2010年,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仍然是在震荡中前行。它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看点?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动向,这些动向将对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9.
“300万”!北京市汽车保有量不久前已突破了这个数字。这个数字意味着:在北京每1.65个家庭就拥有了1辆汽车。而不仅北京如此,全国的汽车保有量也在飞速地增加。随着中国由自行车时代迈进了汽车时代,汽车相关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汽车美容装饰行业。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760年的历程,过去的岁月里我们创造了许多辉煌:2012年中国产销量均超过1900万辆,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第一;汽车工业总产值5.29万亿,汽车保有辆达到了1亿2000万辆,占全球汽车总保有量的10%;中国汽车整车企业近百家,中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如今,随着全球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行业增速放缓,成本急剧上升,中国汽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已步入了重要的转折期,下一个10年,中国汽车该如何发展,值得深思,本期专题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中国汽车的强国之路,听听汽车行业意见领袖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1.
嘉陵CJ50面世 上榜理由: 30年前,嘉陵人怀揣着美好的“摩托梦”,发挥聪明才智,仅用4个半月的时间就造出了中国第一辆民用摩托车——CJ50型摩托车。1979年国庆之际,CJ50开进了中南海,受到中央高层的积极评价,引起了极大轰动。随即,神州大地刮起“嘉陵旋风”,它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人的出行方式,成就了一次强烈的社会变革。嘉陵作为中国现代摩托车工业的拓路先锋,不仅创造了自己的辉煌,更引导和推动了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2.
据权威专家保守估算,2010年,中国电动自行车的产销量将可能达到3000万辆,出口量将可能达到500~600万辆,实现工业产值700亿元,电动自行车是目前发展中国特色交通模式的最有前途的方向之一。庞大的中国市场将铸就一个辉煌的电动车产业,并缓解石油紧缺的局面。电动自行车优越的能源效能是中国未来能源战略的一个新支点。一方面,电动自行车具有良好的能效特征和巨大的节能潜力。另一方面,电动自行车排放和污染近乎于零的优良特性使其成为“绿色交通”的经典范例。  相似文献   

13.
时事速递     
中国自行车检验机构联盟在天津宣布成立;中国江苏国际自行车、电动车及零部件交易会再次荣登南京市“优秀会展品牌”之榜;上海市闵行区首推300辆免费租赁自行车;2008年昆山自行车出口477万辆;无锡市“3.15”检查结果显示电动自行车问题多。  相似文献   

14.
经过10多年的打拼,今天的富士达已经是拥有数干名员工,以自行车为主打,以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相关产业为辅助的大集团公司。去年,富士达公司产销自行车450万辆,其中销往美国250万辆、日本60万辆、韩国70万辆、欧洲5万辆,内销的自行车与电动自行车分别为60多万和18万辆。“富士达”和“邦德”这两大品牌自行车已率先成为国家免检产品,并享誉国内外各大市场。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电动自行车产销量每年递增速度十分惊人,2004年已经越过了500万辆这一心理关口。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它不仅意味着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的美好前景,还意味着中国将诞生一大批电动自行车产业巨人,今天的“和平”就是这样一位巨人。2004年,可说是“和平“崛起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原来在行业中默默无闻的苏州和平实业有限公司一举实现了年销售额1.78亿人民币的佳绩,  相似文献   

16.
<正>赢在人脉贵在品质神韵与您携手共创辉煌!无锡市神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前身为无锡飞虹车辆厂,由国防科工委周一萍政委题名),1985年在国防科工委全力支持下研制成国内第一辆电动轻骑,由此诞生了中国第一辆踏板式电动自行车。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企业规模逐步壮大,现拥有现代化装配流水线4条,年产能突破100万辆,集研发、创新、  相似文献   

17.
堪称“世界折叠式自行车领头羊”的美国集团DAHON公司,2004年折叠式自行车销售业绩十分喜人:公司总计销售各种高品位折叠式自行车23万辆,同比(与2003年相比)增长了44%。据介绍,美国集团DAHON公司的折叠式自行车的“足迹”如今已遍布世界各地,如美国、欧洲以及亚洲等地区。  相似文献   

18.
今天,来自美国的一种“全新的自行车使用方式”(采用一种结构独特的“自行车适配系统”,将一辆标准的MTB自行车或“混合型”自行车在极短时间内“改建”成一辆可两人同时踩踏的双座串列式自行车),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自行车》2006,(5):14-15
去年整个上海电动自行车企业产销约123万辆,千鹤、绿亮、依莱达、杰宝·大王和欧通五家企业的产销量占到了近42万辆。尽管这五家车整车企业的数量在整个上海电动自行车行业只占5%,但产销量却占据了三分之一,销售控制着上海市场40%的份额,可见这五家企业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上海电动自行车企业的旗帜和象征。在第十六届中国自行车展会上五家企业齐装上阵,展示了上海原产地制造企业“原汁原味”的风貌。始终以“不求最大,唯求最好”著称于整个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千鹤,参加这次上海展向参观者表达三大愿望,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笔者为中国是“自行车王国”而自豪不已:年产8000多万辆,出口5000多万辆,国内消费近3000万辆,社会保有近5亿辆,均居世界第一。但是,我们自行车人均拥有量仍少于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从全国看自行车道的建设也较为缓慢,在一些城市甚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