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地基土标准贯入锤击数与物理力学参数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辉 《路基工程》2011,(5):62-65
根据徐州地区大量的粘性土标准贯入试验及土工试验资料,基于数理统计理论,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标贯击数与物理力学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拟合了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粘性土物理力学参数与标贯击数具有高度线性关系,利用标贯击数确定粘性土物理力学参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可为建立地区经验公式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2.
在岩性特殊的全风化花岗岩地基中进行了旁压试验,确定了该类地基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等,对比发现承载力与标准贯入击数有较好的相关性,变形模量也与标准贯入击数推求的该类地基变形模量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统计同一成因、同一塑性状态下粘性土的液性指数、标贯击数的标准值,用一元线性回归法确定两者间的线性对应关系,反算处于不同液性指数状态下粘性土对应的标贯击数,提出利用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判别粘性土的液性指数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局部加载设计了一种评价不含胶结料的沥青混合料骨架强度的试验方法,并研究了混合料类型、岩性、最大公称粒径对骨架强度的影响。通过建立ABAQUS有限元模型,确定贯入阻力试验的压头直径和贯入速率。压头直径为50mm及贯入速率为2.25mm/min时,具有最优的评价效果。对PAC-13,AC-13,Sup-20及Sup-25进行了贯入阻力试验,采用骨架破坏时的最大贯入压力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骨架强度,试验结果表明:PAC-13的骨架强度大于AC-13,Sup-25骨架强度大于Sup-20,玄武岩的骨架强度大于石灰岩。含有较多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大和集料强度高的混合料具有更高的骨架强度,贯入阻力试验可真实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骨架强度。  相似文献   

5.
利用双轴贯入结合无侧限抗压试验方法与直剪试验方法,分别对不同含水量不同干密度下重塑黄土的抗剪性能进行测定,对比两种方法所测得的抗剪强度参数。结果表明:用双轴贯入结合无侧限抗压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剪强度指标C、φ值,通过一定的折减可用来表示土的抗剪强度参数,且两种方法测得的C、φ值随干密度增加而增加,随含水量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实际工程中聚氨酯混凝土因强度形成影响因素多而导致压实时机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便捷直观的压实时机确定方法。首先针对自主研发的聚氨酯混凝土设计了一种贯入阻力测试系统,将容许空隙率(1.5%~4.0%)作为压实效果评价标准,通过重复性试验确定可压实贯入阻力范围值,提出以聚氨酯混凝土贯入阻力量化其固化反应程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以催化剂用量为唯一可控因素的施工可压实时间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湿度及催化剂用量代表性组合的试验条件下,当聚氨酯混凝土的贯入阻力在可压实贯入阻力值范围(0.20 kN±0.03 kN)内时,其马歇尔试件空隙率可满足容许空隙率(1.5%~4.0%)范围要求,相应的可压实时间预测模型相关系数高(R2=0.89)且差异性极显著。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实际工程的勘察测试资料为依据,采用概率统计与随机过程理论,分析计算了地基土抗剪强度指标c、φ和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ρs等土性指标的均值、变异系数和相关距离等概率特征值,既是对土性指标本身的一种深入的探索,也为土工问题的可靠性分析研究及其设计分项的系数确定提供必需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8.
基于静力贯入的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确定新方法,在研究土石混填路基静力贯入变形力学机理的基础上,将贯入变形视为贯入形成的土石柱压缩变形及柱端沉降两部分,考虑到土石柱及柱端土石体被压缩导致其孔隙率和变形模量变化的特点,引进分级加载的思想,分别提出土石柱压缩变形及柱端沉降的计算方法,从而建立贯入变形与路基初始孔隙率的分析模型;依据静力贯入试验曲线,采用基于自适应的遗传模拟退火优化算法,建立初始孔隙率的反演分析方法;根据初始孔隙率与压实度的关系确定路基压实度,进而建立基于静力贯入的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新型确定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确定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而且可确定其他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9.
郭建强 《公路交通科技》2002,19(6):69-70,75
从标准贯入法测试技术入手,研究标准贯入击数与粉体喷射深层搅拌桩强度,水泥质量,搅拌质量之间的关系,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给出有关公式,可作为粉体喷射深层搅拌桩质量控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承载比(CBR)是反映路基土和路面基层承载能力的一项指标,是路面结构设计的一项重要参数。室内CBR试验一般采取在钢试模内制作φ152×120mm的试件(无机结合料需按规定进行养生),浸水96小时后,移到路面强度试验仪上进行贯入试验。但浸水阶段及贯入试验时均需在试件上加足够的荷载板,使试件表面承受的压力等于现场路面传递土基(或基层)的压力。过去我们一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天然沉积硬粘土的结构特性,结合强夯法加固硬粘土地基的工程实例,通过强夯前后的室内土工试验与现场的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静载荷试验,对处理前后的物理性质指标、强度指标及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并对加固效果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强夯加固工法对此硬粘土地基的影响深度约3m;在影响深度范围内,土体的天然结构强度遭到破损,强度指标有所降低,力学性质变差,但物理状态指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2.
标准贯入法在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小兵  冯健 《隧道建设》2009,29(2):181-184
介绍标准贯入法检测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必要性及检测原理。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总结标准贯入法的应用方法,阐述标准贯入法回归曲线的建立过程,结合在工程现场的应用情况分析影响标准贯入法的因素。通过在工程中的实际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二灰土快速养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灰、粉煤灰和土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以高温养生、标准养生为手段,通过配合比试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劈裂强度试验,对二灰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基本研究参数。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高温养生与标准养生条件下材料的强度增长规律关系,从而由短龄期的高温养生强度确定标准养生下180d龄期的强度。并利用电镜扫描技术,对高温养生和标准养生条件下试样的微结构进行观测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高温养生可以改善二灰土的微结构,显著地提高其早期强度,缩短稳定材料的养生龄期,快速确定二灰土的设计参数和施工配合比设计主要控制指标,解决目前工程设计和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根据冲击碾压技术在上海浦东机场场道地基处理试验区的应用实践,对地基沉降、反应模量、标准贯入及静力触探试验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冲击碾压技术对提高浅层地基的强度和密实度,减小工后差异沉降,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淮北平原特有的地质特征,开展静力触探现场试验研究,分析新近沉积粉土、钙质结核土比贯入阻力的值域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了淮北平原静力触探值与地基承载力的相关关系。试验研究表明:地质形成年代和钙质结核是影响黏性土比贯入阻力的主要因素,而新近沉积粉土夹层土质是影响其比贯入阻力的主要因素,钙质结核粒径大小的非均匀分布决定了静探测试值的离散性,而钙质结核含量则直接影响着平均比贯入阻力的大小。建立了淮北平原黏性土、粉土、粉砂比贯入阻力与地基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并采用大量已有实测数据验证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介绍了徐宿高速公路挤密碎石桩处理液化地基试验段研究工作,从地基处理前后桩间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瞬态瑞利波试验(SASW)、静力触探试验等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经过碎石桩处理后该地区的液化势得到消除,土体强度得到增强,该试验研究工作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地震作用产生的地基液化是导致建筑物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沿海地区由于河流的堆积作用存在大量的砂土和粉土地基,存在液化可能,所以地基液化的处理是很多工程中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共振法是一种新型液化地基处理方法。本文依托江苏省无锡至南通过江通道公路北接线工程,通过静力触探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研究共振法处理液化地基的效果。试验结果得出,共振法处理后地基土的锥尖阻力和侧壁摩阻力均得到了很大提高,且随着深度的增加,提高量也在增加。共振法处理后地基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得到了很大提高,且地基土不再液化。  相似文献   

18.
刘磊 《路基工程》2017,(5):30-32
标准贯入试验(SPT)作为原位测试试验,通过标贯值及修正评价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工程原位测试证实,美国标准与中国标准贯入试验存在不少差异,对比两者标贯测试的原理、方法、过程、数据及能源效率的选取,分析中美标准贯入试验的差异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陈开圣 《公路》2006,(1):92-95
根据高速公路工程液化地基加固试验研究,对干振碎石桩加固液化地基的原理、设计和施工参数进行讨论。通过地基处理前后桩间土物理力学性质、标准贯入试验、瑞利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孔隙水压力试验等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干振碎石桩用于处理液化地基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处理后地基强度得到增强,消除了液化。  相似文献   

20.
剪切波速是评价场地土动力特性的重要指标。利用回归方法对天津王庆坨地区实测的剪切波速和相应的标准贯入击数、土层的深度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剪切波速和标准贯入击数、土层深度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土层深度H是当地剪切波速的最佳回归参数,这对天津地区的工程场地的分类和评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