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评价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74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后行手术治疗患者的细胞病理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判断细胞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分析细胞病理学诊断中漏诊及误诊的常见原因.结果组织病理学诊断良性病变48例(占65%),恶性肿瘤22例(占30%),良性肿瘤4例(占5%).细胞病理学诊断良性病变或恶性病变与组织病理学的符合率分别为96%和94%.15例诊断不符合病例主要来自于滤泡性肿瘤诊断组,其主要原因是细胞学诊断错误及腺瘤性结甲和滤泡性肿瘤间重叠的细胞学特征.结论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诊断良性病变或恶性病变准确性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采用我们自行研制的多用途活检针行甲状腺粗针活检200例结果。诊断各种甲状腺疾病197例,成功率在98%以上。显示该方法安全、可靠,可满足一般临床所需,为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病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HT)的甲状腺细针穿刺(FNAB)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检查间的差异,并探求其差异产生的原因。方法选取甲状腺手术病例中组织病理诊断的HT和HT合并其他甲状腺病病例119例,其中25例(27份)术前曾行FNAB检查,对比分析FNAB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异同。结果①86例(72.3%)组织病理诊断为单纯HT,33例(27.7%)诊断为HT合并其他甲状腺病;合并其他甲状腺病中良性病变22例(66.7%),恶性病变11例(33.3%)。②行术前FNAB检查的25例(27份)中,术后组织病理诊断为单纯HT17例,而FNAB诊断为11例,FNAB符合率64.7%;组织病理诊断HT合并其他甲状腺病8例(10份)中,FNAB可发现85.7%合并恶性病变。结论正确的穿刺方法、足量的细胞学标本以及对HT的细胞病理学表现的深刻认识是提高FNAB诊断HT准确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液晶、透照、X线对276例乳腺包块进行术前检查与病理对比,其中乳癌120例,3项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4%、56%、74%,3项联合诊断符合率达92%。各项检查诊断符合率与患者年龄、病灶大小有密切关系。液晶、透照检查操作简易、无损伤、诊断迅速,可作为临床及普查首选方法。液晶、X线检查对早期癌诊断有较高的诊断率。本文强调联合诊断,互为补充,减少漏、误诊,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5.
在诊断甲状腺疾病中 ,更好地观察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甲状腺形态、血流分布等。方法 用彩超观察了 2 0例正常人和 1 0 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甲状腺形态 ,与其同位素甲状腺扫描进行对比 ,测定患者的甲状腺功能 ,13 1I摄碘率 ,行甲状腺病理检查。结果 表明彩超可清晰地显示甲状腺大小、形态、结节的有无 ,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等。结论 彩色多普勒是诊断甲状腺疾病及观察疗效的必不可少的一种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弹性成像在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3例患者二维超声检出的150个甲状腺结节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对其进行弹性分级;0级为良性,ⅢⅡ级为良性,Ⅲ级为恶性。结果 1123例(150个甲状腺结节)中恶性20例,其中15个(15/20,75%)弹性分级为Ⅲ、Ⅳ级;良性103例,其中110个(110/130,84.6%)为0Ⅳ级为恶性。结果 1123例(150个甲状腺结节)中恶性20例,其中15个(15/20,75%)弹性分级为Ⅲ、Ⅳ级;良性103例,其中110个(110/130,84.6%)为0级。2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5%(15/20)、84.61%(110/130)、83.3%(125/150)。3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对本组123例甲状腺结节的弹性分级的诊断准确性进行比较,弹性分级Ⅲ级诊断恶性结节时ROC曲线下面积0.884,诊断准确性83.3%。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综合常规超声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结节68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已知病理诊断的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8例因甲状腺结节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中54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79.45%)。其中30例为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24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出血、囊性变或腺瘤样增生。恶性肿瘤7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腺癌6例(8.82%),甲状腺髓样癌1例。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多在30-50岁,均为查体发现。7例恶性肿瘤B超均为低回声实性单结节,6例扫描冷结节。其余病例分别为甲状腺腺瘤、甲状舌管囊肿、桥本氏病。结论本组甲状腺结节手术病例以良性疾病,尤其结节性甲状腺肿占多数。B超为低回声实性单发结节且扫描为冷结节者恶性可能性大。对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结节病例,临床应结合多种辅助检查综合判断,以减少良性结节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以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与甲状腺细针抽吸(FNAB)细胞病理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甲状腺细胞病理学诊断的82例AIT患者,采集空腹静脉血分别进行TSH、TPOAb、TGAb及T4等检测,分析血清学指标与细胞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①82例患者中TPOAb、TGAb的阳性率分别为91.4%和74.4%,约有半数(47.6%)TSH值位于正常值范围内(0.3~5 mu/L);②所有患者细胞病理学均存在淋巴细胞不同程度的浸润,49.3%可见生发中心,32.8%可见嗜酸性变细胞(Askanazy细胞),26.9%可见浆细胞,22.4%可见胶质,9%可见多核巨细胞;③将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分级,分别与TSH、TPOAb及TGAb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仅淋巴细胞极重度浸润者其血清TSH、TPOAb水平较其他组显著升高(P<0.05),其他细胞病理学改变与血清学指标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结论 TPOAb、TGAb是AIT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LADA)与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关系。方法 对 90例LADA( 2 3~ 74岁 )、10 4例 1型糖尿病患者 ( 7~ 70岁 )、10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 ( 2 9~ 74岁 )和 10 0例健康对照 ( 5~ 79岁 )进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 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 Ab)的检测。LADA及 1型糖尿病患者还分别进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 Ab)的检测。TPO Ab、TG Ab采用放免法检测 ,GAD Ab采用放射配体法检测。结果 ①LADA患者TPO Ab的检出率为 16 .7% ( 15 /90 )高于 2型糖尿病患者 ( 7.0 % ,7/10 0 ;P <0 .0 5 )。LADA患者中任一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出率为 18.9% ( 17/90 ) ,与 1型糖尿病 2 5 .0 %( 2 6 /10 4 )、2型糖尿病 11.0 % ( 11/10 0 )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该抗体阳性率在前二者均高于正常对照 8.0 % ( 8/10 0 ;P<0 .0 5 ) ,而 2型糖尿病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②携高滴度GAD Ab(GAD Ab指数≥ 0 .5 )的LADA患者中任一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出率为 5 0 .0 % ( 9/18) ,高于 1型糖尿病患者 ( 2 5 .0 % ,2 6 /10 4 ;P <0 .0 5 )和携低滴度GAD Ab的LADA患者 ( 12 .5 % ,8/6 4 ;P <0 .0 5 )。③LADA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率为 2 7.4 % ( 14 /5 1) ,高于 2型糖尿病患者 ( 9.1% ,3/33;P <0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对甲状腺危象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减少误诊 ,增加抢救成功率。方法 采用系统回顾的方法对我院 1994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的住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甲状腺危象的患者 2 1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共住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876例 ,合并甲状腺危象 2 1例 ,占全部患者的 2 .4 %。男 6例 ,女 15例 ( 1∶2 .5 ) ,年龄 18~ 6 5岁 ( 38.6 1± 13.6 1) ,病程 2个月~2 0年 ( 4 .5 4± 5 .2 1) ,有 2例为反复复发患者 ;6例合并糖尿病 ,其中 4例同时存在DKA。 2 0例有明确诱因可查 ,其中感染 7例( 4例为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1例有粒细胞减少症 ) ,5例为甲亢心心衰加重 ( 1例与感染并存共同诱发 ) ,2例为脑梗塞 ,放射治疗 2例 ,手术 2例 ,外伤 (骨折 ) 1例 ,妊娠分娩 1例。入院前有典型甲亢症状的 16例 ,入院时 (开始按甲状腺危象处理时 )体温升高者 17例 ( 38~ 4 1℃ ) ,体温正常者 2例 ,体温不升者 3例。 2例伴谵妄状态 ,淡漠 4例 ,昏迷或昏睡者 6例。并黄疸 3例。心率 90~ 190次·min-1( 15 7± 2 4 .14 ) ,BP :72~ 180 / 30~ 10 0mmHg。合并心律不齐 11例 ,有明显脱水征者 6例 (后有 4例证实合并DKA) ,右侧肢体偏瘫 2例 ,肌力 1~ 4级 ,合并周期性麻痹 1例 ,同时存在甲亢心 7例。根据协和内分泌  相似文献   

11.
测定 59例甲状腺良、恶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 受体 (SIL- 2 R)。结果显示 :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 SIL- 2 R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及对照组 (P <0 .0 1 )。良性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甲状腺癌术后 5~ 1 0 d血清中 SIL- 2 R较术前增高 ,可能与术前血清中 SIL- 2 R高水平及手术干扰机体免疫有关。术后约 2 0 d基本降至正常。甲状腺癌血清中 SIL- 2 R升高与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提示检测血清中 SIL- 2 R对判别甲状腺疾病良、恶性 ,估计疗效及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hanges in T lymphocyte subsets and NK cells in patients with simple Graves' disease (GD)and Graves' disease combined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GD/T2DM). Methods Fifteen cases of GD/ T2DM were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01 to November 2004. Before and after therapy thyroid function, thyroglobulin antibody (TGA), thyroid microsomal antibody (TMA) and blood glucose level were measured, and T lymphocyte subsets (CD3, CD4, CD8, CD4/CD8) and NK cells (CD56) were measur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double labeling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flow cytometry, resp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 comparison was made with simple GD (15 cases), T2DM (15 cases) and healthy control (20 cases). Results Before therapy, CD4/CD8, CD4 and NK cells in GD/T2DM were less than normal,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mparison with simple GD (P<0.05). In T2DM group, only CD4/CD8 and CD4 were less than those of healthy controls (P<0.05). When thyroid function recovered after 1 to 3 months of methimazole treatment in both GD/T2DM and simple GD groups, various indexes recovered, which were more obvious in simple GD. Conclusion Immune hypofunction of GD may be the key to the immune abnormality of GD/T2DM, which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of simple GD or T2DM. The recovery of thyroid function and immune abnormality is not consistent, and the recovery of GD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of GD/T2DM.  相似文献   

13.
以成人桥本氏病60例为对照,分析了60例儿童桥本氏病。显示:①阳性的自身免疫甲状腺病家族史较成人组多见(P=0.0126);②甲状腺峡部大为主者多于成人组(X2=49,P<0.05);甲状腺质地硬或韧如橡皮者显著少于成人组(X2=12.48,P<0.001),伴结节者显著少于成人组(X2=8.2,P<0.01);③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微粒体抗体(TMAb)阴性者显著多于成人组(X2=5.1和X3=5.81,P均<0.05);④淋巴细胞型显著多于成人组(X2=7.01,P<0.01),而嗜酸细胞型明显少于成人组(X3=3.89,P<0.05);⑤甲状腺肿大程度、生化和碘代谢,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4.
15.
甲状腺癌组织端粒酶逆转录酶和P53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和P5 3基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6 0例甲状腺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 1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hTERT和P5 3的表达。结果 hTERT和P5 3阳性率在甲状腺癌中增高 (P <0 .0 5 ) ;hTERT与P5 3阳性率在未分化癌、有淋巴结转移或Ⅲ、Ⅳ期病例中增高 (P <0 .0 5 ) ;hTERT表达与P5 3表达具有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hTERT与P5 3的过度表达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P5 3突变在转录水平上调控hTERT基因的表达 ,激活端粒酶可能是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阶段 ;hTERT和P5 3在甲状腺癌中表达的变化可用于评估其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Thethyroidcanceristhemostcommoncarci nomaintheendocrinicneoplasms.Thyroidcarcino ma,dependingonthepathologicaltype,hastwo thoroughlypolarizedcharacteristicsofprogression. Undifferentiatedcarcinomaischaracterizedbyex ceptionallyquickprogressionwithdire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 P53、P2 1 (WAF1 /CIP1 )基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 S- P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 60例甲状腺癌、1 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1 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 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 P53、P2 1 (WAF1 /CIP1 )的表达。结果  P53、P2 1(WAF1 /CIP1 )阳性反应仅见于甲状腺癌 ,其阳性率分别为 53.3%、41 .7% ;P53阳性率在未分化癌、有淋巴结转移或 、 期病例中增高 (P <0 .0 5) ;但 P2 1 (WAF1 /CIP1 )阳性率在未分化癌、有淋巴结转移或 、 期病例中降低 (P <0 .0 5) ;P53表达与 P2 1 (WAF1 /CIP1 )表达关系密切(P <0 .0 5)。结论  P53突变、P2 1 (WAF1 /CIP1 )缺乏均与甲状腺癌发生有关 ;P2 1 (WAF1 /CIP1 )在甲状腺癌中表达主要依赖于 P53;P53、P2 1 (WAF1 /CIP1 )在甲状腺癌中表达的变化可用于评估其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发病与TSH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PCR SSCP方法对 1 46例Graves病 ,30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DNATSH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突变进行筛查。结果 经PCR扩增后均出现明晰可辨的带型 ,SSCP分析1 76例无 1例出现异常泳动。结论 PCR SSCP分析未发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患者TSH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有突变 ,提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发病可能与TSH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突变无关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 Autoimmune thyroiddisease,AITD)合并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 Dist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DRTA) 30例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不合并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30例患者进行肾小管抗体测定 ,并与健康人比较。结果显示 :合并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组有 9例肾小管抗体阳性 ,阳性率为 30 % ,该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浓度明显高于不合并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组及健康组 ,后两组肾小管抗体均阴性。提示部分肾小管抗体可能来自甲状腺的自身抗体 ,它们具有免疫交叉反应。其抗原可能系肾小管细胞胞浆 ,这种反应损坏肾小管而导致了肾小管性酸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