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跨越高速铁路进行桥梁施工时,高速行驶的列车将对施工结构物和施工作业产生影响,同时施工也对高速行驶的列车安全带来威胁。为确保施工及行车安全,针对跨越高速铁路的常用桥型,对通常采用的水平转体法、顶推法、悬臂浇筑法和支架现浇法4种施工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高速列车行驶产生的空气动力对施工的影响并提出防护设计的原则及要求。分析结果表明:水平转体法是用于跨越高速铁路桥梁施工的比较安全的方法;速度达到350 km/h的列车经过时,人与列车侧壁必须保持较大的安全距离;采用双立柱防护体系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
应用三维粘性、非稳态不可压缩流的数学模型,对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时隧道内的压力变化、列车受到的气动阻力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了隧道内的压力流场三维分布图,求出了速度、阻塞比等参数与压力、气动阻力之间的数值关系,为解决高速列车通过隧道引起的空气动力学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铁路隧道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铁路线路质量的好坏.铁路隧道出现的滑坡、渗水、开裂等许多问题都和高速列车的振动有关.高速列车的振动引起的附加动力对隧道内力的影响较大,隧道的内力与高速列车振动时产生的附加动力成正比.附加动力将会使隧道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生改变、使铁路隧道的质量变差.该文从铁路隧道的实际受力情况出发,提出了在高速列车振动下铁路隧道内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三维粘性非稳态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和k-ε两方程紊流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高速列车通过时声屏障上气体压力和气动作用力进行计算。分析了两种高度、三种形式声屏障和四种列车运行速度条件下,单车通过与会车过程中的声屏障气动特性。结果表明:列车通过时,直立板型声屏障所受单位长度气动力最小,倒L型声屏障最大,内倾45°型居中;不同类型声屏障单位长度上气动力与列车运行速度均成2次方函数关系。会车过程中作用在声屏障上气动作用力大于单车通过时相应的气动作用力。  相似文献   

5.
铁路桥梁在高速列车作用下会产生共振现象.采用积分变换的方法分析了桥梁的基本理论模型,估算了自由振动的幅值;同时给出了可能引起共振的临界速度.列车轴重荷载的重复作用以及高速本身均可达到引起共振的临界速度.在现今的高速铁路线上已经达到由列车轴重荷载重复作用引起的临界速度,但还未达到由第二个原因引起的临界速度.共振的最大振幅在列车最后一个轮对离开桥梁时发生,为求得桥梁上部结构的挠度、弯矩及加速度,对该最大幅值进行了计算,并给出了能用于高速铁路桥梁估算的类似于动荷载冲击系数的简单表达式.将理论值与试验值进行比较,得出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桥塔遮风效应对移动列车气动参数的影响,以沪通长江大桥这一钢桁梁斜拉桥为背景,基于移动列车模型试验装置,设计了缩尺比均为1:30的桁梁、桥塔和CRH3列车模型,依托XNJD-3风洞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基于测试结果,分析列车通过桥塔区域时车速、风速以及合成风向角对列车气动参数的影响,并利用风-车-线-桥耦合振动模型分析了桥塔处气动参数突变对CRH3列车行车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桥塔遮风效应对移动列车影响显著,车辆气动参数在桥塔区域呈现突变的现象,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经历了先减小后增大的过程,力矩系数则先增大后减小;风速越低,气动参数曲线在桥塔处的突变程度越大;气动参数曲线的突变宽度远大于桥塔自身的宽度,且车速越高突变宽度越大;合成风向角越小,列车气动参数在桥塔区域的变化越显著;列车离开桥塔区域时,桥塔尾流会造成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局部增大;在考虑桥塔遮风效应的情况下,列车车体加速度在桥塔区域急剧增大,当列车远离桥塔区域时又逐渐减小;桥塔遮风效应会威胁列车的行车安全,未考虑桥塔遮风效应的分析结果是偏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小金山隧道塌方后形成一个巨大的塌腔,通过搭设“安全棚架”使施工人员在棚架下安全施工,消除施工人员的恐惧心理.文中分析了该隧道塌方的原因,分别说明了塌方影响段和塌方段的处理技术及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叙述了汽车列车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的形成与影响,介绍了汽车列车空气导流装置对改善汽车列车的动力学特性的作用,及其产生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厂和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合作进行了CQ4261、CQ4161兰挂牵引汽车列车风洞试验,研究了影响汽车列车气动性能的因素。本文报告了这次试验的设施、试验方法、根据试验数据整理的列车气动性能参数;利用试验结果分析了降低气动阻力对降低油耗率和改善动力性能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曾耀东 《时代汽车》2021,(8):27-28,6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高速列车成为一种高速度、高载能力的现代化轨道交通工具,其外观设计也成为高速列车整体设计的重点内容。为了在高速列车外观设计中把美观性和实用性进行有效的结合,本文针对高速列车外观设计的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研讨,对高速列车外观设计中的造型、色彩、空气动力学、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我国高速列车外观设计的进展进行研究分析,对未来我国高速列车外观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希望可以为我国高速列车外观设计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郑西客运专线渭河特大桥的简支箱梁桥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工期紧张的问题,提出利用膺架法结合节段拼装技术进行大跨度简支箱梁的施工。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膺架的构造,简述了膺架法结合节段拼装技术架设箱梁的施工流程与技术要点。实践表明,膺架法具有施工速度快、可操作性强、经济和安全等优点,可为同类桥梁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主桥采用Y形刚构与钢箱系杆拱、钢桁梁组合结构,系杆拱主跨420m。介绍有大悬臂、不对称三维空间特点的Y形刚构支架法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高墩大跨度空腹式刚构桥空腹区施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松  彭旭民  黄盛 《桥梁建设》2012,42(3):101-106
为解决高墩大跨度空腹式刚构桥无法采用支架施工,且施工过程中上、下弦结构无法独立承受长悬臂的挂篮施工荷载施工难题,以主跨290 m的北盘江特大桥为例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4种方法(双扣挂法、下弦扣挂结合上弦支架节段现浇法、下弦扣挂结合上弦支架整体现浇法和下弦扣挂结合支架支撑的上弦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该桥空腹区的适用性、经济性、安全性及工期.分析结果表明,下弦扣挂结合上弦支架节段现浇法适用性较强,经济性较好,所需工期较短,对结构受力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移动模架在外海桥梁中的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结合跨海大桥移动模架施工PC连续箱梁的施工经验及海上施工特点,从移动模架过跨行走、安装和拆除、混凝土浇筑、裂缝预防和控制和曲线桥施工等方面探讨了移动模架施工外海PC连续箱梁的关键工艺。新工艺在跨海大桥连续箱梁施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新工艺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还能节省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有效地解决了常规工艺下的各种难题,充分发挥了移动模架在海上施工的优越性,对其它类似桥梁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郭俊雅 《桥梁建设》2006,(Z1):14-16
广州芦苞涌特大桥引桥第5联、第7联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设计采用现浇支架施工。介绍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该箱梁现浇支架上、下部结构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6.
刘云斌 《桥梁建设》2006,(Z1):42-44
鲁家峙钢管混凝土拱桥混凝土系杆梁采用支架现浇混凝土施工方法,介绍了高支架模的设计、施工,系杆梁的线形控制措施及下锚箱位置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赣州章江大桥V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州章江大桥V构设计新颖、结构复杂,施工控制难度大.介绍V构支架的设计与施工、V构施工及监控技术.  相似文献   

18.
朱莉  卢斌  张宏杰 《桥梁建设》2006,(Z1):39-41
介绍信阳狮河大桥施工中采用的节段预制、龙门吊机提运、拱架上拼装等施工方法和工艺。  相似文献   

19.
前、后支点组合挂篮是针对重庆双碑嘉陵江大桥超重大断面单索面混凝土节段悬臂浇筑施工而发明的一种挂篮结构体系。该体系前、后支点挂篮组合,可增强挂篮总体稳定性,并减轻其结构自重。作为2种受力特征和变形特征完全不同的挂篮,其组合结构变形协调性以及对施工的影响是研究的重点。基于大量理论分析和试验,分别采用2种不同的挂篮组合刚度设计来分析其体系在变形协调方面的特征,并提出综合性解决措施,使该挂篮体系得到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20.
长春市轻轨独塔无背索斜拉桥采用支架支撑主塔浇筑混凝土,由于对主塔塔臂段的沉降值要求不能超过2 cm,所以在施工中采用了对主塔塔臂预加向上顶力的施工技术。对主塔各施工阶段进行仿真分析,预加向上顶力的施工技术能满足主塔在施工阶段对应力和变形的要求,工艺操作简单,可靠性较强,并能够保证工期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