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藏铁路的建设者在国家及铁道部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建立施工期的环境监理制度,为保护高原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制度的建立和良好的实施效果对其它铁路建设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工作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介绍了青藏铁路工程环境监理的模式及内容、环境监理的效果,使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青藏铁路施工期环境监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2002年青藏铁路建设的重点任务;从质量、环保、施工图设计与咨询、施工工艺、过程控制、成品质量评估等方面,提出要突破青藏铁路多年冻土技术难题,实现建设工程质量和环境保护双优;同时指出要全面硬化并严格履行合同,提升青藏铁路的项目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动态集锦     
2005年度青藏铁路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4月12日,2005年度青藏铁路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曾培炎出席了会议并亲切接见了荣获青藏铁路建设“火车头奖章”“火车头奖杯”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代表和各参建单位的指挥长。曾培炎对青藏铁路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要求全体建设者进一步深化“三大难题”攻关,大力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努力把青藏铁路建设成为世界一流高原铁路。曾培炎对今年打好青藏铁路建设决战之役提出明确要求:第一,要坚持百年大计…  相似文献   

4.
国家审计署计划于2005年6月对青藏铁路环保投资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这是我国首次对国内大型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环保专项审计。据介绍,青藏铁路仅环保投入就超过11亿元,是目前我国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工程项目之一,并在全国重点工程建设中首次引进了环保监理。这次审计的范围初步确定为开工至2004年年底,国家投入青藏铁路建设资金中的环保投资使用的所有环节。  相似文献   

5.
刘云 《中国铁路》2002,(10):21-24
在介绍青藏铁路建设实施工程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根据青藏铁路指挥部的要求和技术规范,详细介绍了青藏铁路建设管理系统的网络平台和软件功能。该系统的实施,将大大提高青藏铁路建设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青藏铁路信号系统设计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青藏铁路信号系统中的列控、调度指挥、通信传输、道岔融雪等核心部分的技术特点,分析以无线通信作为主要信息传递手段的信号系统设计方案,为保证青藏铁路在高海拔、多年冻土区段等恶劣环境下安全运行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为其他类似铁路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铁路》2004,(3):16-16
2004年3月4日,青藏铁路公司和北电网络在北京举行了青藏铁路GSM—R试验项目合作协议签字仪式。铁道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国家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孙永福,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副总工程师兼铁路建设管理司司长杨建兴,以及铁道部办公厅、运输局、科学技术司、青藏铁路公司、青藏办、信息办、中国铁通公司、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  相似文献   

8.
2007年7月1日,青藏高原"绿色天路"—青藏铁路通车运营一周年。7月7—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曾培炎考察青藏铁路建设和运营情况时,充分肯定了青藏铁路建设和运营取得的成就,青藏铁路建设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谱写了我国乃至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孙永福副部长在青藏铁路建设会议上讲话的摘录,文章分析了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形势,部署了青藏铁路建设明年的任务,并提出了对策措施.本文对包括建设、设计、施工、科研、监理单位在内的青藏铁路建设的所有参建单位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科技领先,打好明年关键之仗,夺取青藏铁路建设的新胜利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格尔木和拉萨两地同时集会,热烈庆祝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习和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而团结奋斗。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又一个伟大成就。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青藏铁路建成通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青藏铁路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全体建设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和支持青藏铁路建设的沿线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干部群众、各有关方面人士、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1.
为认真贯彻落实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精神和曾培炎副总理在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坚决打好青藏铁路建设决战之仗,2005年2月10日,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主持召开了铁道部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就决战之年青藏铁路工程建设、运营准备、安全保卫等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  相似文献   

12.
要闻     
为完成铁道部提出的西格段增建二线应急工程和既有线强化整治项目要求,确保青藏铁路顺利开通试运营,全路上下迅速行动、统筹安排、周密配合,向青藏铁路调运施工所需的大量石碴、轨枕等路料。铁道部工务部门从哈尔滨、沈阳、北京、太原、郑州、西安、成都、兰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10个铁路局紧急调用580辆 K_(13)型风动卸碴车,并要求有关铁路局迅速组织开行石碴专列支援青藏铁路。同时,为加快青藏铁路施工进度,工务部门还从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郑州、成都铁路局和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抽调多台大型养路机械支援青藏铁路施工现场,并抽调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人员赴青藏铁路执行施工任务。各有关铁路局把支援青藏铁路建设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提前组织专业人员整备援藏  相似文献   

13.
新建北京至天津城际轨道交通采用无砟轨道结构,结构需保证地基的工后沉降量较小,借鉴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应用的动态设计管理方法,路基工程试验段施工中采用动态设计思想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三周年,整体推进年各项工作全面展开,逐步形成施工高潮的关键时刻,刘志军部长、孙永福副部长再次率部机关有关司局负责人深入青藏铁路公司和青藏铁路建设工地现场办公。刘志军一行日夜兼程,在西宁出席了西宁铁路分局并入青藏铁路公司会议,视察了青藏铁路GSM-  相似文献   

15.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工程科技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地区地温变化复杂、含冰量高,高温极不稳定冻土区范围广,修建铁路是国内外都未曾实践过的探索性工程。青藏铁路建设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多年冻土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多年冻土区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系统制定科技创新规划,先行组织冻土工程试验,验证完善冻土工程措施,解决了一系列多年冻土区铁路工程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及时组织技术评审,完善多年冻土工程技术标准,加快了技术成果应用转化。通过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工程科技创新与实践,推动了冻土技术的发展,证明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工程措施的可靠性,体现了我国高原冻土技术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高原、冻土和环境问题是青藏铁路建设的三大难题,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世界铁路史上独一无二.由于独特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导致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堤的稳定性异常复杂并具有多变性.因此,为保证青藏铁路路基长期稳定和运营安全,应加强对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堤的系统研究.研究结论:多年冻土斜坡路堤的稳定性计算,不仅要参考普通斜坡分析的方法,也要考虑边坡失稳的时间因素;除此以外,还可以从填料的选取、铺设土工格栅、采用抗滑桩加固等方面提高多年冻土地区斜坡路堤的稳定性,通过本文研究希望能对今后的高原铁路建设及运营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青藏铁路格拉段多年冻土地区线路设计的回顾和介绍,总结青藏铁路格拉段线路设计的主要特点及在设计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新方法、新思路,以期对其他类似铁路线路设计有一定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是青藏铁路建设的全面攻坚年,也是青藏铁路建设6年总工期中最关键的一年。青藏铁路建设面临了突破“三大难题”和预防“非典”、鼠疫的严峻考验。各参建单位和全体建设者,按照青藏  相似文献   

19.
2007年6月26日国家验收委员会通过了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的验收报告;7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曾培炎在拉萨开往格尔木的列车上主持召开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对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的验收,并指出青藏铁路建设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谱写了我国乃至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新篇章。现将《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国家验收证书》内容配以图片摘要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20.
青藏铁路临时施工便道恢复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勘测与施工需要 ,青藏铁路建设填筑了大量的临时施工便道 ,总长度达 2 0 0 0km ,施工便道因受到车辆等碾压 ,致使土壤结构板结、植被枯死 ,并在施工后形成条状裸露地面 ,严重影响高原的自然景观。本文总结分析了施工 3年来的便道植被移植和植草恢复试验经验 ,针对非多年冻土、冻土、沼泽、河滩不同地带类型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恢复方案 ,对青藏铁路的便道恢复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