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铁路运输   1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监理资料管理和竣工资料汇编验交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工程环保验收的重要依据之一。完整、规范、科学的监理资料管理,最终形成竣工环保资料,可以真实、全面、准确、系统地反应工程建设过程的实际情况。本文通过对川气东送管道工程环境监理竣工资料的整理、汇编和归档,为今后进行环境监理竣工资料编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陈泽昊  常欣 《铁道建筑》1998,(11):21-23
叙述隧道内钢轨腐蚀特点及其腐蚀损坏形式,将对国内外钢轨防腐蚀技术研究现状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3.
铁路含油废水中油的形态和粒度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重量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铁路内燃机务段、蒸汽机务段和车辆段含油废水中油的形态分布规律。废水中的油有15% ̄50%上浮至水面,40% ̄70%随悬浮物下沉,只有4% ̄30%的油滞留水中,此外使用显微镜计数法测定了油水乳状液中的油珠粒径,废水中油珠粒径一般在30μm以下,并得了油珠在粒度分布和重量分数。  相似文献   
4.
青藏线路两侧的施工便道、取弃土场、路基边坡等要进行相应的植被恢复.根据几年来环保监理经验和实地观察,通过植被移植、人工植草可以在降雨量较大地区实现植被恢复,但唐北段由于降雨量较少,植被恢复比较困难.如将高吸水颗粒树脂(可贮存自重500~1000倍水份)掺入土壤里,周围环境气候干燥时,高吸水树脂逐渐释放出所吸收的水分,使周围土壤维持一定的湿度,提高土壤含水率、改善土壤保水性,如此可大大加快植被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5.
通过过程管理、工期控制、材料消耗、施工污染等多个方面对阳澄湖段施工栈桥和围堰方案的比较分析,表明京沪高铁阳澄湖段采用优化围堰方案代替栈桥施工,在环境、经济及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措施后,有效地保护了阳澄湖水质不受污染,湖区生态环境及养殖业不受影响,为铁路跨越湖泊施工的环保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青藏铁路格拉段站车固体废物特征及产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藏铁路开通运营后产生的固体废物,若处置不当,将会对高原环境的植被、水体、野生动物及原始自然景观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通过兰新线、青藏铁路西格段现场类比调查、环评预测等有关方面的资料,预测分析了青藏铁路运营后,固体废物的特征及数量,由此可以对高原地区铁路固体废物处置处理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7.
青藏铁路在建设中前期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开展环境监理和竣工期进行了环水保竣工验收,实现了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环境控制,确保了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有效落实。本文介绍青藏铁路的环水保验收工作内容、方式及成效。  相似文献   
8.
青藏铁路临时施工便道恢复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勘测与施工需要 ,青藏铁路建设填筑了大量的临时施工便道 ,总长度达 2 0 0 0km ,施工便道因受到车辆等碾压 ,致使土壤结构板结、植被枯死 ,并在施工后形成条状裸露地面 ,严重影响高原的自然景观。本文总结分析了施工 3年来的便道植被移植和植草恢复试验经验 ,针对非多年冻土、冻土、沼泽、河滩不同地带类型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恢复方案 ,对青藏铁路的便道恢复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青藏铁路15标段处于高原永久性冻土地区,自然环境为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等高原生态系统。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以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为主。铁路建设对沿线水土保持造成影响表现为主体工程、临时用地、取土、弃土用地对地表和植被的扰动、破坏,引起风力侵蚀、沙害,冻融侵蚀以及河道水土流失和次生地质灾害,为此本文就主体工程、临时用地、取土、弃土用地四个方面的水保防护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新建大理至丽江铁路水土流失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新建铁路大理至丽江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特点,简单介绍了铁路施工造成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本文从人为因素的角度,对路基、隧道、桥梁、施工场地、取弃土渣场等方面的水土流失临时防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对铁路施工期水土流失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措施两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