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乔东华 《中外公路》2012,32(5):220-223
由于自密实混凝土的诸多优点,近年来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文主要结合道路工程混凝土的特点,研究了浇筑时无需振捣、可在短时间内硬化并达到开放交通的自密实早强高性能混凝土,并通过大量试验,对路用自密实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文所研究的两种自密实混凝士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均能满足公路工程的技术要求;而且当采用免振成型方法时,混凝土内部也只存在少量气孔,与普通混凝土的内部结构相似,说明采用这种配合比的混凝土能够达到很好的自流平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及变形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军  高丹盈 《中外公路》2006,26(2):161-165
为了研究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性能,该文通过试验研究的方法,取得了大量的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强度以及抗折强度等的试验结果,测试了自密实混凝土的轴压应力应变全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了自密实混凝土与相应振捣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讨论了自密实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应力-应变关系全曲线的特点。结果表明,经过配合比的优化设计,自密实混凝土能够达到振捣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而弹性模量比普通混凝土有所降低,应力-应变全曲线和普通混凝土基本相似,但曲线各个特征点的位置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3.
C50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是具有典型自密性和填充性的特种混凝土,其组成材料比例对技术性能和应用效果影响显著.根据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结合临江红水河特大桥工程实际要求,进行C50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通过试验选择合理的原材料品种和掺量,并在工程应用中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该文研究了自密实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首先针对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求,着重探讨分析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主要参数选择,然后根据"最大堆积密实度原理",提出基于该原理的自密实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四层体系设计法.自密实混凝土在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中的应用成果表明,四层体系设计方法具有理论基础,符合实际工程的需要,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复合膨胀剂掺量对自密实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配合比,获得两种不同复合膨胀剂掺量的自密实混凝土,并以普通混凝土为基准,分别将其拌和物工作性、限制膨胀率、抗压强度、早龄期自收缩性能和体积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膨胀剂能有效改善拌和物离析性能;基准混凝土成型后均表现为收缩状态,而自密实混凝土的体积先微膨胀后自收缩,且收缩变化并不明显;干燥失水条件下,基准混凝土随着龄期的增加,体积稳定性一直呈收缩变化,而自密实混凝土的体积收缩率呈先涨后缩变化,及时、充分对自密实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  相似文献   

6.
合江长江一桥为主跨530 m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拱肋管内混凝土设计为C60高性能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采用真空辅助泵送法施工.根据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原理,通过对不同水灰比、含砂率以及不同粉煤灰、膨胀剂用量的配合比进行试验研究,配制出了符合工程需求的施工配合比.在合江长江一桥的实际工程应用中证明,拱肋钢管内的混凝土工作性能良好,强度达到要求,混凝土与钢管接触紧密,能全面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填充混凝土的自密实、低收缩和高韧性的特殊要求,以九江长江公路大桥为背景,制备C55普通自密实混凝土、微膨胀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和微膨胀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对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弯曲韧性、塑性收缩开裂性能、限制膨胀率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自密实混凝土相比,优选出的微膨胀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不仅满足自密实工作性能的要求,而且显著提高了混凝土的弯拉强度、劈拉强度和弯曲韧性,大幅度提高了抑制塑性收缩开裂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微膨胀特性,能满足钢-混结合段混凝土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地震作用下节段拼装桥墩接缝处混凝土的破坏,以及研究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耗能能力,分别制作了普通自密实混凝土和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节段拼装桥墩模型。采用拟静力试验研究2个试验模型的抗震性能,对试验过程中的节段接缝破坏特点、力-位移滞回曲线和耗能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究表明:钢纤维能有效延缓裂缝的发展和混凝土剥落的发生,但拟静力试验中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耗能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结合内蒙古通辽市胜利大桥工程实例,对具有微膨胀、自密实性能的高强度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试验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使同行对钢管混凝土结构有更详细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以砂率、胶凝料用量、粉煤灰掺量、水胶比四个因素做正交试验,选择配合比参数,经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出同时满足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11.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的设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深圳市龙大公路龙华至横朗段扩建工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的设计,系统介绍加铺沥青层的设计技术,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典型T梁和箱形梁桥,在简支和多跨连续边界条件、承受正温度梯度、负温度梯度、温度和汽车耦合作用下,用有限元法分析水泥铺装层的受力特征和铺装层拉应力、层内最大剪应力、等效应力和接触层间法向拉拔力、层间剪应力,以及各应力对铺装厚度的敏感性.以箱形梁桥为对象,比较分析了连续水泥铺装和划缝、带裂缝工作状态下受力以及配钢筋的影响.提出了设计、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钢筋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与高性能混凝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路新瀛  武建伟 《公路》2002,(4):89-93
简要介绍了桥梁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对策及最新研究成果,举例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讨论了当前桥梁混凝土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急待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典型T梁和箱形梁桥,在简支和多跨连续边界条件、承受正温度梯度、负温度梯度、温度和汽车耦合作用下,用有限元法分析水泥铺装层的受力特征和铺装层拉应力、层内最大剪应力、等效应力和接触层间法向拉拔力、层间剪应力,以及各应力对铺装厚度的敏感性.以箱形梁桥为对象,比较分析了连续水泥铺装和划缝、带裂缝工作状态下受力以及配钢筋的影响.提出了设计、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跨径桥梁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力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结合滨州黄河大桥实体工程,针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受力特点,建立力学分析模型,并通过对桥面铺装体系的受力分析,找出铺装层的最不利荷载位置,研究该位置的应力、应变,确定铺装层设计的力学控制指标,为桥面铺装层设计提供力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该文结合安徽省界阜蚌高速公路旧水泥路面改建成沥青路面施工实例,就旧水泥路面加铺改造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总结探讨。  相似文献   

17.
阐述广西兴六高速公路贵港联线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滑模摊铺机施工,其混凝土配 合比设计、计算方法、试验成果、施工配合比控制与调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介绍一座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桥面铺装病害情况及原因分析。采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技术进行桥面铺装改造处理。  相似文献   

19.
水泥混凝土路面多孔混凝土基层的接缝间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一维热传导假设,求解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温度场,计算得出多孔混凝土基层顶面的翘曲应力;求解多孔混凝土基层的胀缩应力,提出基层开裂临界温度差的预估方法以及基层开裂时接缝间距的计算方法;推荐了常见路面结构厚度范围多孔混凝土基层的接缝间距。结果表明:当基层施工完成时刻与1 a内最冷时刻基层中部的温度差大于临界温度差时,需要设置横向缩缝,缩缝间距应根据基层与面层、基层与底基层或路基间的摩阻力及多孔混凝土的容许拉应力确定。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室内试验测试并分析了修补混凝土强度增长、收缩特性、新旧混凝土粘结强度等技术性能,并采用热重分析探讨了混凝土早强机理。结果表明,超早强系列修补混凝土能够满足6h通车要求,并且具有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增长稳定无衰减、干缩及温缩性好、新旧断面粘结强度高等优点;差热分析表明,修补剂的加入减少了氢氧化钙晶体数量,提高了修补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最终试验路的4年成功应用验证了室内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