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跨文化交际研究包含文化价值观的文化纬度理论研究、言语行为的文化特征研究和非言语交际研究三方面。在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的情况下,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能使我们更深的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对于避免文化冲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中从言语行为的角度卅发对法庭中法官、律师的语言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法庭言语行为的几个构成性原则,并对这几个主要的构成性规则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对中美联合培养项目中国留学生在美大学跨文化学习适应性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大学所遇到的主要学习问题,深入探讨造成中国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问题的主要原因。基于留美中国学生的跨文化学习适应问题的调查结果,提出对国内大学课程教学的具体启示。  相似文献   

4.
文化语境在跨文化交际领域中尤为重要,而其中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最具代表性。深入研究高低语境文化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信息表达方式,顺利实现跨文化交流。该文章首先简要概述了高低语境文化差异的成因及其表现,并以中英文汽车广告语为例,分析了中美高低语境文化下,语言表达体现出的差异性,旨在彰显高低语境文化下交流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下的中西礼貌原则之文化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礼貌原则是人们顺利进行言语交际的基础,在不同文化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阐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分别由顾曰国和利奇提出的中西礼貌原则,对比分析了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与成因,说明了在跨文化交际中对礼貌原则的研究的重要性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在涉美外事视译教学中美语文化的影响。通过分析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方法,尝试在教学改革中强调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对促进其掌握涉美外事视译交际的基本技能十分重要。为此,教学过程中,在把握美语文化新动向的同时,要求做到与时俱进地选取涉美外事文化选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了解各国文化差异以便更好地跟沿线各国进行交流与合作显得更加重要,这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公共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可以通过选择富含文化元素的教材、加强对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等策略来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文化认同与跨文化适应存在着耦合关系。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培养是提高其跨文化适应能力,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两所高校的来华留学生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总体而言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且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上的得分较为均衡,但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中华文化输入渠道等制约了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针对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可通过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创新对外汉语教学策略,构建中华文化课程体系,完善中华文化多元评价考核体系,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加强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拓展各类文化体验活动等途径提升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度,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实现跨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9.
结合城市干路中行人过街安全问题,针对行人过街警告标志设置的前置距离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视认特征进行分析,并将其划分为不同阶段,其次根据不同阶段驾驶行为特征建立各阶段车辆行驶距离模型,并考虑停车安全距离,最终构建行人过街警告标志前置距离解析模型。最后,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驾驶模拟试验,测定相关数据,并对模型中各参数值大小进行标定。经计算得到不同速度、不同车道数下的行人过街警告标志前置距离,并给出建议距离。结果表明,当速度一致时,随着车道数增加,行人过街警告标志前置距离不断增大;当车道数一致时,随着速度增加,标志前置距离增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干路行人过街警告标志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警告标志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根据数据统计,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受测者的年龄、性别、学历等因素对警告标志认知无显著影响,并对低于67%的认识率的警告标志,以语意分析方法从“名称含义不清楚”“不易识别”“不易联想”“图形设计太复杂”4个因子进行辨识错误分析,并进行了优化改善设计,通过方案必选和认识率的研究,最终确定合理的改进警告标志.  相似文献   

11.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的认识、思维、经历、甚至行为的基础,要学好一种语言,了解、正确理解与文化相关的隐喻是非常重要的。文中从语义理解入手.对英汉隐喻的跨文化差异从文化根源差异和英汉隐喻关系差异进行深入比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学习英语隐喻,培养地道英语的思维习惯,提高理解和表达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接骨师之女》为例,详细分析了这部小说之中描写的华裔母女之间、以及这对母女与周围美国人的冲突与融合,揭示了当时美国华裔人群的生活情况,由此来分析美国华裔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论汉语的八大句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和理论背景的制约,汉语语法学界一直将现代汉语的句类模式定格在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的四分系统之中,句类划分理论上裹足不前、无法突破;操作上削足适履、无视事实。本文拟借鉴言语行为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整理分析大量汉语句子语料的基础上提出句子功能类型八分的模式,并进而分析八大句类的语用条件,从而构拟出一个全新的汉语句类系统。  相似文献   

14.
比喻在英汉习语中的运用较多,但由于文化的不同,设喻形象上有较大差异。本文通过分析英汉习语差异的原因来论述英汉习语中设喻形象的翻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聊斋志异》翻译的关键是看如何在读者可接受的范围内准确传达出中国风俗,传统和典故等文化信息。本文以跨文化翻译的视角出发,对国外译者译本(翟理斯和马尔的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其在文化信息处理上的差异和相同之处,并试图研究跨文化翻译角度在中国古典文库翻译中的导向作用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交际用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民族由于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生活习俗以及不同社会制度,在思维方式上存有较大差异.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人们之间的交流、往来日益频繁.了解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有利于促进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提高跨文化交际,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比喻是我国人民最喜闻乐见的修辞方式,从比喻的历史演变中,可以发现文化对语言的巨大影响。可以说,比喻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文化多姿多彩的身影。本文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三个层面对此进行了管窥。  相似文献   

18.
在简要分析干散货海运市场走势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Delphi法、时差相关分析法、K-L信息量法与经验借鉴法,建立了中国干散货海运市场环境景气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与中国干散货海运企业景气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同时,综合利用t检验、综合评价法、合成指数与扩散指数等方法,分别建立了中国干散货海运市场环境监测示警模型、中国干散货海运市场环境预测示警模型、中国干散货海运企业监测示警模型与中国干散货海运企业预测示警模型.最后,通过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中国干散货海运市场环境存在偏冷风险,干散货海运企业流动资金依旧比较紧张,未来将进入一段较长时间的复苏期.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的方法,以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40位二年级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以10位操英语为母语的英语教师作为参照,对他们言语行为中的“道歉行为”进行了语用比较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