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全国总计销售汽车901.62万辆,同比增长47.67%。其中,乘用车销售672.09万辆,同比增长48.20%;商用车销售229.53万辆,同比增长46.14%。商用车中的R车销售208.46万辆,同比增长47.32%(2010年上半年卡车细分市场销售态势参见图表1、图表2),  相似文献   

2.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以来,我国商用车行业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的颓势,整体市场表现乏力,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重卡销售273681辆,同比下降28%,中型和轻型卡车分别销售1 331 62辆和744846辆,同比分别增长了5%和6%,只有微型卡车同比出现了45.85%的放量增长.  相似文献   

3.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总计销售汽车518.22万辆,同比增长18.52%.其中,乘用车销售360.90万辆,同比增长17.07%;商用车中的卡车销售138.60万辆,同比增长23.08%,客车销售18.72万辆,同比增长14.44%(上半年卡车细分市场按老、新统计口径销售态势分别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4.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总计销售汽车938.05万辆,同比增长6.70%。其中,乘用车销售675.56万辆,同比增长7.27%;商用车中的卡车销售228.43万辆,同比增长6.52%(2008年卡车细分市场销售态势参见图表1、图表2),客车销售34.06万辆,同比下降2.54%。记得2008年1~11月份卡车的累计销售增长率(9.02%)还大于乘用车(8.87%),在面对国Ⅲ排放标准实施,金融海啸带来的经济减速等多重不利因素的考验下,卡车市场终于放慢了脚步。毫无疑问,2009年中国卡车产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将更加严峻,新的一年卡车市场走势到底会怎样?目前这一话题成了业界年初研讨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2007年,全国汽车市场保持了06年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年总计销售汽车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其中,卡车销售2144510辆,同比增长22.46%,其增幅不仅比06年的15.45%提高了7.01个百分点,而且比汽车行业整体增速略高,说明07年卡车市场增长对于整个汽车市场增长的贡献度要高于乘用车和客车。2007年卡车细分车型按老、新统计口径销售态势分别见图表1、图表2。  相似文献   

6.
受国内外宏观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近两年来我国商用车市场也陷入持续低迷的状态。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汽车行业总计销售汽车1930.64万辆,同比小幅增长4.33%。其中,乘用车销售1549.52万辆,同比增长7.07%;商用车销售381.12万辆,同比下降5.49%。商用车中的卡车销售330.38万辆,同比下降6.80%,客车销售50.74万辆,同比增长4.01%。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工业从商用车(尤指载货车,因按新分类方法客车占商用车的份额不足15%)起家,2004年以前,商用车曾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如图表1),1998年到2004年7年间,国内商用车市场年均增速达15.22%,高于同期GDP的平均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8.
国内三强企业中重卡销量及销售收入情况对比2007年销量及销售收入情况与欧洲商用车巨头的对比 由下面图表1、图表2分析,可得出国内商用车三强企业的几个特点:(1)进入2007年以后,国内企业的人均销量已与戴姆勒卡车相当,并高于沃尔沃和曼,(2)国内企业的人均销售收入要比国外三强低得多,如东风商用车大约只有戴姆勒卡车的三分之一;(3)在国内三强中,中国重汽的人均销售收入最高.东风商用车的最低。  相似文献   

9.
受国内外宏观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近两年来我国商用车市场也陷入持续低迷的状态.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汽车行业总计销售汽车1930.64万辆,同比小幅增长4.33%.其中,乘用车销售1549.52万辆,同比增长7.07%;商用车销售381.12万辆,同比下降5.49%.商用车中的卡车销售330.38万辆,同比下降6.80%,客车销售50.74万辆,同比增长4.01%.商用车市场销量连续两年跌幅超过5%,这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20多年里都是从未有过的.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工业从商用车(尤指载货车.因客车占商用车的份额不足15%)起家.2004年以前.商用车曾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如图1).1998年到2004年7年间.国内商用车市场年均增速达14.38%.均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而这期间.重型卡车年均增长高达45.25%,呈现出国际罕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2007~2010年,BRIC(金砖四国)市场的卡车销量占全球市场的份额在逐步提高。罗兰·贝格预测,未来几年,随着BRIC卡车市场的饱和,其他新兴市场的崛起以及发达国家卡车市场的恢复性增长,BRIC的份额占比和销量增长率都将会有所下降,但在2015年前,其销量仍将占全球份额的60%以上。2007~2010年,为了拓展全球布局,发达国家的商用车企业均在努力扩大其在新兴市场中的销量,这三年其销量份额累计增加了11%。罗兰·贝格预测,未来几年,随着新兴市场本土商用车企业的崛起和发达市场需求的恢复,发达国家商用车企业在新兴市场中的销量份额将会微幅下降,预计2010~2015年,其份额降幅将不会低于1%。  相似文献   

12.
与国内乘用车市场大都被外资品牌瓜分截然不同,在中国商用车市场上,自主品牌一直占有着强势地位.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统计数据,2007年在商用车领域,中国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接近90%,其中卡车销量中自主品牌占94%.  相似文献   

13.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总计销售汽车722.91万辆,同比增长11.94%。其中,乘用车销售510.32万辆,同比增长11.36%;商用车中的卡车销售186.39万辆,同比增长14.90%,客车销售26.21万辆,同比增长3.46%(1~9月份卡车细分市场销售态势参见表1~表3)。显然,  相似文献   

14.
盛宴 继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突破1300万辆占据全球第一之后,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1 800万辆,再次稳居全球产销第一.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全年汽车产销量分别增长32.44%和32.37%,达到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除了乘用车发力猛攻外,商用车也出现了暴发性增长,商用车全年销售430.41万辆,同比增长29.90%.商用车中的卡车销售386.11万辆,同比增长30.47%,其中重卡销售101.74万辆,同比增长59.93%,几乎所有的中国重卡企业都过了一个丰收年.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在乘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中,载货车异军突起,其市场增幅三年来首次超过了乘用车,中、重卡车的市场增速分别高达28.79%和44.98%。然而,进入2005年一季度后,中、重卡车市场就像气温一样,市场增速急剧下降,中、重卡(含非完整车辆,下同)销售同比增长分别只有0.18%和6.07%(如表1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卡车市场销售在06年增长15.45%的基础上,增速升至21.12%,并出现重、中、轻、微型和货车、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等各细分市场全线飘红的格局(如表1、表2).从重、中、轻、微型各细分市场来看,除轻卡市场增幅较小外,重、中、微型均出现了22%以上的大幅增长,其中重卡销售同比暴增59.67%,呈现多年没有的"井喷"行情.是何原因导致一季度卡车市场大幅走高?这种走势在后三季度会延续吗?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全国汽车市场保持了06年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年总计销售汽车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其中,卡车销售2144510辆,同比增长22.46%,其增幅不仅比06年的15.45%提高了7.01个百分点,而且比汽车行业整体增速略高,说明07年卡车市场增长对于整个汽车市场增长的贡献度要高于乘用车和客车.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在乘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中,商用车异军突起,其市场增幅三年来首次超过了乘用车,其中的中、重卡市场增速更是分别高达28.79%和44.98%。然而,进入2005年后,商用车市场容量增长的势头大大放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2005年商用车整体销量同比下跌0.75%。其中重卡销  相似文献   

19.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以来,我国商用车行业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的颓势,整体市场表现乏力,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重卡销售273681辆,同比下降28%,中型和轻型卡车分别销售133162辆gn744846辆.同比分别增长了5%和6%.只有微型卡车同比出现了45.85%的放量增长。在重卡市场经历寒冬之际,华菱重卡却表现抢眼.上半年实现销售8000多辆.与2008年基本持平。出口方面更是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20.
新年伊始,本刊记者1月25日下午就采访了曼商用车公司上任不久的总裁林建兴先生。他回顾了2009年曼商用车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对2010年的中国卡车市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